综述:子宫腺肌病保留子宫治疗前后影像学关键发现回顾

《Abdominal Radiology》:Treatment-related changes in adenomyosis: a primer for radiologists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18日 来源:Abdominal Radiology 2.3

编辑推荐:

  本文聚焦子宫腺肌病保留子宫治疗,总结治疗前后影像学关键发现,助力临床决策。

  # 子宫腺肌病保留子宫治疗前后影像学关键发现回顾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作为一种常见的雌激素依赖病症,其主要特征为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肌层内生长,同时常常伴有平滑肌肥大。以往,医学界普遍认为该病症主要出现在多产妇身上,且患者常伴有月经过多(menorrhagia)和痛经(dysmenorrhea)症状。然而,近年来的临床观察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以及不孕或生育力低下的人群也受到子宫腺肌病的困扰。
这一变化促使医学领域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策略进行重新审视,旨在保留子宫并改善生育结局的保守治疗方法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异常子宫出血和痛经的管理上,但针对子宫腺肌病相关不孕的治疗,尤其是影像学随访方面的研究证据却相对匮乏。鉴于此,本文对新兴文献展开深入回顾,着重梳理子宫腺肌病保留子宫治疗前后的关键影像学发现,为临床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与雌激素密切相关。雌激素作为女性体内重要的性激素,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组织在雌激素的刺激下会发生周期性变化,但在子宫腺肌病患者中,雌激素的过度刺激或子宫内膜对雌激素的异常反应,导致子宫内膜组织突破子宫肌层的屏障,侵入到肌层内部生长。随着病情的进展,平滑肌细胞受到刺激而发生肥大,进一步破坏了子宫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从临床症状来看,除了常见的月经过多和痛经外,子宫腺肌病对生育功能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对于年轻的未生育女性而言,子宫腺肌病可能导致受孕困难,即使成功受孕,也面临着较高的流产风险。这是因为子宫肌层内的病变组织会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干扰受精卵的着床和胚胎的发育。同时,子宫腺肌病引发的炎症反应也可能对精子的运动和存活产生不利影响,从而降低受孕几率。

在诊断方面,影像学检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它能够清晰地显示子宫的形态、大小以及肌层内的病变情况。通过超声图像,医生可以观察到子宫肌层内的回声不均,出现散在的小囊样改变或团块状回声,这些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子宫腺肌病的初步诊断。此外,磁共振成像(MRI)在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中也具有独特的优势。MRI 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子宫解剖结构信息,对子宫肌层内的微小病变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有助于准确判断病变的范围和程度,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随着对子宫腺肌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保留子宫的治疗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这些治疗方法旨在尽量减少对子宫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育功能。常见的保留子宫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介入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通过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来抑制子宫内膜组织的生长,从而缓解症状。例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能够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使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萎缩,达到缓解疼痛和减少出血的目的。然而,长期使用 GnRH-a 可能会引起低雌激素相关的不良反应,如潮热、骨质疏松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手术治疗方面,病灶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选择。该手术通过切除子宫肌层内的病变组织,减轻子宫的负担,改善子宫的形态和功能。对于局限性的子宫腺肌病病灶,病灶切除术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缓解疼痛和出血症状,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育几率。但对于弥漫性的子宫腺肌病,由于病灶范围广泛,难以完全切除,术后复发的风险相对较高。

介入治疗则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手段,如子宫动脉栓塞术(UAE)。UAE 通过栓塞子宫动脉,阻断病变组织的血液供应,使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缺血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尤其适用于那些不适合手术或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不过,UAE 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如栓塞后综合征、卵巢功能损害等,需要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告知。

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评估对于判断治疗效果、指导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影像学检查中,超声和 MRI 仍然是主要的评估手段。治疗后,通过超声可以观察到子宫肌层内的病变组织回声发生改变,小囊样结构减少,子宫体积可能缩小。MRI 则能够更精确地显示病变组织的坏死情况、子宫肌层的修复情况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果治疗有效,MRI 图像上可以看到病变组织的信号强度降低,边界逐渐清晰,提示病变组织的活性受到抑制。

同时,影像学检查还可以发现一些治疗相关的并发症。例如,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通过超声或 MRI 可能会发现子宫肌层局部缺血、梗死的表现;药物治疗后,可能观察到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以及卵巢大小和功能的改变。及时发现这些并发症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尽管目前在子宫腺肌病保留子宫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对于子宫腺肌病相关不孕的治疗,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不同的治疗方法在改善生育结局方面的效果差异较大,需要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明确最佳的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影像学随访的时间节点和评估指标也尚未完全明确,如何更准确地通过影像学检查判断治疗效果和预测疾病复发,是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此外,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虽然已知雌激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具体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探索子宫腺肌病发病过程中的关键靶点和信号通路,不仅有助于开发更精准的治疗方法,还能够为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综上所述,子宫腺肌病保留子宫治疗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但又充满挑战的领域。通过对治疗前后影像学关键发现的回顾和总结,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有助于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进行有效的临床管理。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结合,深入探索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优化保留子宫的治疗方法,完善影像学评估体系,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