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生物膜形成能力的体外研究

《The Egyptian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Investigation of the in vitro biofilm-producing ability of isolated microbes in chronic otitis media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17日 来源:The Egyptian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0.4

编辑推荐:

  本研究聚焦慢性中耳炎生物膜的体外形成能力,通过分析145例患者样本,揭示了生物膜在不同中耳炎类型中的分布特征及主要致病菌,为临床精准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强调了生物膜在慢性中耳炎中的关键作用(COM)。

  慢性中耳炎(Chronic Otitis Media, COM)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其反复发作和难以根治的特点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这种疾病的发生与生物膜的形成密切相关。生物膜是一种由细菌或真菌组成的复杂微生物群落,它们通过分泌一种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附着在宿主的黏膜或人工植入物表面,形成一种难以被传统抗生素和免疫系统清除的结构。这种结构使得细菌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并持续感染,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和治疗困难。
为了深入探究慢性中耳炎中生物膜的形成机制及其对疾病的影响,国内某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前瞻性观察研究。他们共收集了145例慢性中耳炎患者的组织样本,包括肥厚黏膜、肉芽组织、胆脂瘤碎片和基质等,通过实验室检测分析了这些样本中生物膜的存在情况及致病菌种类。研究结果表明,在145例样本中,有28例检测到了生物膜的形成,其中以Pseudomonas aeruginosa(铜绿假单胞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为主要致病菌。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生物膜在鳞状上皮型慢性中耳炎中的发生率(50%)明显高于黏膜型(13.82%),这可能与不同类型的中耳炎病理生理机制有关。该研究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强调了在治疗慢性中耳炎时需要特别关注生物膜的存在,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复发。该论文发表在《The Egyptian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上,为耳鼻喉科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在研究方法方面,研究人员采用了以下关键技术:首先,通过手术获取患者的中耳组织样本;其次,利用标准的微生物培养技术(包括Mac Conkey和羊血琼脂培养基)对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最后,采用Christensen等人的微孔板法检测生物膜的形成能力。样本来源于国内某医院的145例慢性中耳炎患者。
研究结果方面,研究人员在“Results”部分详细描述了生物膜在不同中耳炎类型中的分布情况。在鳞状上皮型慢性中耳炎中,Pseudomonas aeruginosa(铜绿假单胞菌)是最常被检出的细菌,共出现4次,其次是Proteus mirabilis(奇异变形杆菌)3次,Escherichia coli(大肠杆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Morganella morganii(摩根菌)和Acinetobacter(鲍曼不动杆菌)各1次。而在黏膜型慢性中耳炎中,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共5例,其次是Staphylococcus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Pseudomonas aeruginosa(铜绿假单胞菌)3例,Acinetobacter(鲍曼不动杆菌)和Citrobacter(肠杆菌)各2例,Streptococcus haemolyticus(溶血性链球菌)1例。这些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慢性中耳炎中生物膜的形成能力和致病菌种类存在显著差异。
在“Discussion”部分,研究人员进一步探讨了生物膜在慢性中耳炎中的作用及其对临床治疗的影响。他们指出,生物膜的形成使得细菌能够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和抗生素的杀灭作用。这种特性导致了慢性中耳炎的反复发作和治疗困难。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特别关注生物膜的存在,并根据生物膜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和治疗方案。此外,研究人员还强调了手术治疗的重要性,指出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彻底清除含有生物膜的病变组织,以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这些讨论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有助于提高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该研究通过分析大量临床样本,揭示了慢性中耳炎中生物膜的形成特征和致病菌种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慢性中耳炎的病理生理机制,还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和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生物膜形成的分子机制,寻找有效的生物膜抑制剂或清除剂,以期为慢性中耳炎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