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急性脑损伤患者通气实践与结局关联:VENTIBRAIN多中心观察研究的国际视野
《Intensive Care Medicine》:Ventilation practices in acute brain injured patients and association with outcomes: the VENTIBRAIN 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study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17日 来源:Intensive Care Medicine 29.6
编辑推荐:
推荐语:针对急性脑损伤(ABI)患者机械通气(MV)策略缺乏循证依据的现状,国际团队开展VENTIBRAIN多中心研究,揭示全球74个ICU中2095例患者通气参数差异及与预后的关联。研究发现,平台压(Pplat)、驱动压(DP)等参数与ICU及6个月死亡率显著相关,但神经功能结局关联不明确,为个体化通气策略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急性脑损伤(ABI)患者的机械通气(MV)策略一直是神经重症监护领域的争议焦点。尽管肺保护策略(LPS)在普通ICU患者中已被证实能改善预后,但由于可能对脑生理产生不利影响——如低潮气量(TV)导致的高碳酸血症或高呼气末正压(PEEP)引起的颅内压(ICP)升高,ABI患者常被排除在相关研究之外。这种"肺-脑交互"的复杂性使得临床医生在平衡肺保护和脑保护时面临两难选择。欧洲重症监护医学会(ESICM)指南也指出,当前ABI通气策略的证据等级极低,亟需针对性研究。
为填补这一空白,由意大利热那亚大学领衔的国际团队开展了VENTIBRAIN多中心观察研究。这项覆盖26国74个ICU的研究纳入2095例需有创通气的ABI患者(包括创伤性脑损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急性缺血性卒中),每日记录通气参数直至第14天,并评估ICU死亡率、6个月死亡率和神经功能结局(扩展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E)。研究结果发表在重症医学顶级期刊《Intensive Care Medicine》上,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研究采用前瞻性观察设计,通过电子病例报告表(eCRF)收集通气参数(如Pplat、TV/预测体重、DP等)、ICP数据和并发症。统计方法包括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国家间差异,时间依赖性Cox回归评估参数与结局的关联。
研究首先揭示了全球ABI通气实践的显著差异。入院时中位TV为6.5 mL/kg预测体重,PEEP 5 cmH2O,Pplat 15 cmH2O,86.1%患者接受LPS,但机械功率(MP)和DP的国家间变异系数高达35%和26%。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出现ICP>20 mmHg(占22.7%),通气参数也未见调整。
关键发现是通气参数与预后的明确关联。Pplat(HR=1.50)、DP(HR=1.41)和峰值压(HR=1.43)升高线性增加ICU和6个月死亡风险,而TV/PBW较高(HR=0.86)反而降低风险。PEEP、呼吸频率和FiO2则呈现U型关联。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参数与6个月神经功能结局(GOSE<5)无显著相关性,仅FiO2显示边缘性关联。
讨论部分指出,这是首个系统评估ABI通气策略的大规模国际研究。虽然LPS应用已成主流,但参数设置的巨大地域差异反映缺乏共识。Pplat和DP作为"机械力"指标与死亡率的强关联,提示需关注呼吸机诱导的肺损伤(VILI)风险。而TV的"保护性"效应可能与维持正常PaCO2有关,但需进一步验证。神经结局的"零结果"可能反映GOSE量表的局限性或受其他ICU后因素干扰。
该研究为ABI个体化通气策略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控制Pplat<30 cmH2O和DP<15 cmH2O的前提下,适度TV可能更有利;FiO2的精细调控对神经保护尤为关键。未来需开展随机对照试验验证这些发现,并探索更敏感的神经功能评估工具。
涓嬭浇瀹夋嵎浼︾數瀛愪功銆婇€氳繃缁嗚優浠h阿鎻ず鏂扮殑鑽墿闈剁偣銆嬫帰绱㈠浣曢€氳繃浠h阿鍒嗘瀽淇冭繘鎮ㄧ殑鑽墿鍙戠幇鐮旂┒
10x Genomics鏂板搧Visium HD 寮€鍚崟缁嗚優鍒嗚鲸鐜囩殑鍏ㄨ浆褰曠粍绌洪棿鍒嗘瀽锛�
娆㈣繋涓嬭浇Twist銆婁笉鏂彉鍖栫殑CRISPR绛涢€夋牸灞€銆嬬數瀛愪功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