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险急性肺栓塞治疗新突破:系统溶栓、手术取栓及导管介入治疗或优于单纯 VA-ECMO

《Intensive Care Medicine》:Management of high-risk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an emulated target trial analysis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17日 来源:Intensive Care Medicine 29.6

编辑推荐:

  为探究高风险急性肺栓塞(PE)的最佳治疗策略,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观察性研究。通过分析 1060 例患者数据,发现系统溶栓(SYS)、手术取栓(ST)和经皮导管介入治疗(PCDT)等再通策略,相比单纯使用静脉 - 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或对患者短期生存更有益。

  肺栓塞(PE)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每年每 10 万人中就有超过 35 人患病。大约 5% 的 PE 患者会因急性右心室(RV)衰竭出现持续性低血压、心源性休克或心脏骤停,这类患者被定义为高风险 PE,死亡率极高。在严重情况下,右心室扩张和收缩力丧失会阻碍左心室舒张期充盈,导致全身灌注不足,再加上低氧血症,情况更加危急。所以,对高风险 PE 患者进行紧急救治时,稳定血流动力学、恢复足够的气体交换以及缓解肺血管阻塞至关重要。
目前,对于 PE 合并顽固性循环衰竭或心脏骤停的患者,静脉 - 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是临床实践中的一线机械循环支持设备。它能够恢复全身灌注和氧合,还能降低右心室前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同时,新型基于导管的系统也丰富了肺再灌注的治疗手段,补充了传统的系统溶栓(SYS)和手术取栓(ST)等方法。然而,关于 VA-ECMO 作为恢复或再灌注桥梁的疗效,以及如何选择最佳的高级再通策略,相关证据非常有限,目前也缺乏高风险人群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来自欧洲多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观察性研究。该研究旨在评估不同高级治疗策略对高风险急性 PE 患者院内死亡率的影响,研究成果发表在《Intensive Care Medicine》杂志上。
研究人员采用目标试验模拟(target trial emulation)的方法,收集了 34 个欧洲临床中心 2012 年 1 月至 2022 年 8 月期间 1060 例高风险急性 PE 患者的数据。这些患者被定义为存在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或持续性低血压。研究排除了入院前接受过院前系统溶栓的患者。研究设置了四个治疗组:(I)单独使用 VA-ECMO();(II)院内系统溶栓(SYS,);(III)手术取栓(ST,);(IV)经皮导管介入治疗(PCDT,)。在分析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多种统计方法,如使用 g 公式、倾向得分匹配等,对混杂因素进行调整,以估计不同治疗策略与院内死亡率之间的因果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在总体目标试验人群中,患者的中位年龄为 62.0 岁,53.3% 为男性。主要目标试验意向性分析表明,单独使用 VA-ECMO 的患者院内死亡概率为 57%(95% 置信区间 [CI] 47%;67%),而院内 SYS 为 48%(95% CI 44%;53%),ST 为 34%(95% CI 18%;50%),PCDT 为 43%(95% CI 35%;51%)。这表明,与单独使用 VA-ECMO 相比,其他先进的再通策略在降低院内死亡率方面更具优势。敏感性分析也证实了这些结果的稳健性。此外,研究还发现,各治疗组中存活至出院的患者大多具有良好的神经系统预后。在不良事件方面,PCDT 组的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且该组患者发生多器官衰竭、急性肾损伤或下肢缺血的频率较低,输血需求也较少。
在讨论部分,研究人员指出,尽管该研究在方法学上尽力减少偏差和混杂因素,但研究结果仍需在充分样本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中进一步验证。目前的 2019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虽推荐在高风险患者中联合使用 VA-ECMO 与手术取栓或经皮导管治疗,但缺乏足够的循证依据。本研究中,SYS 是最常用的一线再通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其可能降低高风险 PE 患者的院内死亡率,但关于其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的效果还需更多研究。ST 在当前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可能被低估,本研究显示其在改善患者生存方面具有潜在优势。PCDT 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虽具有一些优势,如可在同一手术中完成诊断和治疗、出血风险低等,但不同设备的疗效差异以及在高风险患者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探索。
综上所述,该研究表明,对于高风险急性 PE 患者,系统溶栓、手术取栓和经皮导管介入治疗等先进再通策略,相比单纯使用 VA-ECMO 作为恢复桥梁,可能对患者的短期生存产生积极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为高风险急性 PE 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临床医生在治疗决策中做出更合理的选择,同时也为未来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指明了方向。未来需要更多前瞻性研究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高风险 PE 患者的长期预后。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