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物质增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的破骨细胞中促炎介质的蛋白释放:实验表明,小鼠破骨细胞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会产生 TNF,且在 P 物质存在的情况下,TNF 的产生会增加,尽管 mRNA 表达没有显著变化。同时,感染后破骨细胞中 MMP-9 的 mRNA 虽无增加,但蛋白产量却显著上升,且 P 物质处理后进一步增强。然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虽使破骨细胞中未成熟的 IL-1β(proIL-1β)水平增加,但并未引发成熟 IL-1β的释放,P 物质也不影响其表达。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破骨细胞会释放 CCL2、CCL4、CCL7、CXCL1 和 CXCL2,P 物质能显著增强这些趋化因子的产生,不过在成骨细胞中,感染引发的趋化因子反应不受 P 物质影响。
综合来看,研究人员发现 P 物质与 NK-1R 的相互作用会加剧金黄色葡萄球菌骨髓炎中骨组织的完整性丧失和紊乱,这一效应与吸引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产生显著增加、破骨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活性升高有关 。破骨细胞在体外受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会产生多种趋化因子,P 物质处理能显著增强这些趋化因子在蛋白释放水平的产生,表明 P 物质加剧感染骨组织炎症损伤的机制,至少部分是通过增强破骨细胞招募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产生。不过,要确定这一作用机制,还需要更多的体内实验证据。
这项研究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骨髓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即 P 物质与 NK-1R 的相互作用,有望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饱受骨髓炎折磨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未来,研究人员或许可以围绕这一靶点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更多针对性的治疗策略,让更多患者摆脱骨髓炎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