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通路血管造瘘术前规划的断层成像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17日 来源: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 1.5

编辑推荐:

  推荐阅读:本文系统探讨了 CTA 和 MRA 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透析血管通路术前规划中的作用。

  ### 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通路血管造瘘术前规划的断层成像

一、引言


终末期肾病(ESRD)发病率和患病率高,多数患者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最为常见。有效血液透析依赖可靠的血管通路,上肢动静脉瘘(AVF)或动静脉移植物(AVG)是较好选择,其成熟率和通畅寿命对患者至关重要,可降低并发症和住院率。因此,透析通路血管的术前规划和评估,对构建理想的血管通路意义重大。

在术前规划阶段,影像学检查作用突出。超声是上肢外周动静脉解剖成像的主要手段,能实时动态评估血管结构,帮助确定合适的血管用于构建功能性透析通路。而 CT 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断层成像技术,可提供更详细的血管解剖和病理信息,在复杂病例中辅助选择最佳的血管通路位点和类型,有助于 AVF 和 AVG 的术前规划。

本文旨在探讨断层血管成像在 ESRD 患者透析通路血管术前规划中的现状、价值、优缺点及未来发展方向,并结合典型病例进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


作者系统检索了 PubMed 和 Cochrane 数据库中截至 2024 年 1 月发表的相关研究,检索词包括 “vascular access”“hemodialysis”“CTA”“MRA” 等。纳入标准为评估透析血管通路规划成像的研究,涵盖原创研究、综述文章和包含相关临床数据的病例系列,且须为英文发表。排除标准为无临床相关性、非英文发表以及仅聚焦成像技术而无患者结局的文章。最终,45 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被纳入本综述。

三、血液透析中的血管通路创建


AVF 因其长期通畅性好、无合成材料、并发症少,被视为首选的血管通路。成功创建和维护 AVF,能减少患者使用隧道式透析导管的时间,降低感染风险,改善免疫功能低下的 ESRD 患者预后。

术前成像在 AVF/AVG 创建的血管规划和选择中起着关键作用,有助于提高长期成功率。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的 KDOQI 指南强调优先选择 AVF。通过超声、CTA 等无创成像技术,早期准确评估血管通路选项,对优化患者结局、减少术后血管通路成熟和维护的重复干预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类型,结合有效的术前规划和持续监测,是血液透析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

四、断层成像的适应证


CTA 和 MRA 等断层成像,在怀疑存在中心静脉或中心动脉疾病、血管解剖复杂、有手术或介入史、多次放置导管等情况下价值显著。当需要精确评估血管解剖结构,尤其是超声结果不明确时,CTA 或 MRA 比超声更具优势。超声难以对中心静脉系统成像,受胸骨、锁骨和第 1、2 肋骨遮挡,无法清晰显示中央胸部静脉。

对于患有严重钙化性动脉粥样硬化、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病史或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患者,断层成像能更好地显示中心血管及其周围结构。选择 CTA 还是 MRA,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CTA 在精确测量血管、评估中心静脉狭窄方面更具优势;MRA 适用于有残余肾功能的患者,可避免使用肾毒性的 CT 对比剂,对于血管钙化严重的患者,MRA 受钙化伪影影响小,能更清晰地显示血管细节。

五、断层成像方式


  1. CT 血管造影(CTA)
    • 成像特点:CTA 能清晰显示血管解剖结构和病变,通过薄层扫描生成的图像,可进行多平面和三维重建,尤其适用于有手术干预史的复杂病例。
    • 术前优势:在评估整个血管系统时,CTA 视野广,能同时观察中心和外周血管,对解剖结构复杂或有血管手术史的患者帮助很大,可高分辨率检测血管腔狭窄、闭塞和动脉瘤,是日常临床实践中常用的术前断层成像方式。准确测量血管直径,对规划 AVF 或 AVG 至关重要,有助于判断血管是否适合构建透析通路,提高透析通路成熟的可能性。CTA 能有效显示动脉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钙化程度,但严重钙化会产生 blooming 伪影,影响对关键细节的观察,此时可考虑选择 MRA。CTA 在识别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方面效果显著,常见于多次放置导管、有胸部手术或放疗史的患者。此外,CTA 对支架移植物的成像伪影较少,可评估支架的位置、通畅性和支架内血栓情况,尤其在评估锁骨下静脉支架通畅性方面表现出色。
    • 局限性:CTA 使用的含碘对比剂具有肾毒性,不适合有残余肾功能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可能加速其向 ESRD 进展。而且,血管钙化严重时,钙沉积产生的 blooming 伪影会掩盖小动脉血管和狭窄病变;血管靠近骨性结构,也会降低 CTA 评估中心静脉狭窄的敏感性。

  2.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 成像特点:MRA 使用基于钆的对比剂,相比 CTA 的肾毒性含碘对比剂,更适合 CKD 患者。与专注于管腔评估的 CTA 不同,MRA 能提供高分辨率图像,并显示软组织对比,可详细评估血管系统及其周围解剖结构。
    • 术前优势:MRA 可评估血管周围软组织,检测可能影响动脉血流的异常情况,如纤维化组织、炎症过程或肿块病变,对有胸部手术或放疗史、解剖结构变异的患者尤为重要。MRA 的主要优势之一是使用的对比剂无肾毒性,部分 MRA 序列(如 Quiescent-Interval Slice-Selective,QUISS 成像)无需对比剂即可进行血管诊断评估。与 CTA 不同,MRA 受血管壁广泛钙化产生的 blooming 伪影影响较小,在评估钙化影响管腔通畅性,尤其是中小血管时更具优势。除了解剖结构可视化,MRA 还可通过 4D 流或计算流体动力学等协议,对血流动力学进行功能评估。
    • 局限性:MRA 设备不如 CTA 普及,且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图像采集时间较长,对肥胖患者、有幽闭恐惧症或精神状态改变、认知障碍的患者可能存在困难。虽然 MRA 能提供丰富的解剖和功能信息,但在检测小血管或细微狭窄病变时,分辨率通常低于 CTA。此外,体内有某些植入物(如起搏器)或关键结构附近有异物的患者,需谨慎考虑,因为部分设备在磁共振环境下不安全,异物也可能影响 MRA 检查的安全性。

  3. 两者比较:CTA 和 MRA 都是有效的透析血管通路术前规划无创成像方式,但应用情况取决于患者具体临床场景。CTA 更适合详细的解剖结构可视化,尤其是中心血管,且能精确测量血管直径,成像速度快,在急性情况下更具优势。MRA 则更侧重于血流和血流动力学的功能评估,但成像时间长、设备可用性存在差异,限制了其在某些临床场景中的应用。

六、挑战与未来方向


血管通路创建的术前规划面临诸多挑战,如成像技术的差异和评估不准确的问题,特别是仅依赖操作人员经验的超声检查时。因此,需要标准化的成像协议和专业的血管成像解读能力,尤其是在 MRA 用于透析通路术前规划时。

不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希望。它们可辅助图像解读,提高评估的准确性,为透析血管通路的术前规划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有望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七、结论


对于特定的 ESRD 患者,断层成像在透析通路血管术前评估和规划中不可或缺。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 CTA 或 MRA 方案,可能提高透析通路的成熟度和使用寿命,降低再次干预率,从而改善患者的整体预后。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

    生物通精彩推荐 • 植物褪黑素合成、信号及功能研究进展 • 肠道菌群与磷脂酰胆碱 “联手” 影响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开辟治疗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