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脱矿、刷牙和再矿化顺序对牙本质影响的研究成果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17日 来源:Odontology 1.9

编辑推荐:

  为探究脱矿、刷牙和再矿化顺序对牙本质的影响,研究发现该顺序影响 Ca/P 保留等,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牙本质作为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约 70% 是无机物质,主要为羟基磷灰石( ),20% 是有机物质,10% 是水。它不仅为牙釉质提供结构支撑,还在牙齿结构内传递感觉信号。然而,牙本质很容易受到酸性物质的侵蚀发生脱矿,进而影响其功能。比如,细菌代谢或饮食中的酸性物质会溶解牙本质中的矿物质,削弱牙齿结构;牙龈退缩、口腔卫生差和创伤等情况,会使牙本质暴露,增加脱矿风险;一些美白牙膏或高研磨性牙膏的使用,也会加剧牙本质的侵蚀。虽然再矿化是修复脱矿牙本质的自然过程,但自然再矿化恢复矿物质含量的能力有限。
此前关于干预顺序,尤其是刷牙时间对牙齿表面影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牙釉质上,且对于刷牙的最佳时间,建议也不尽相同。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牙本质在口腔环境中暴露的频率增加,牙本质过敏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为了深入了解脱矿、刷牙和再矿化对牙本质的影响,来自首尔国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Odontology》上。

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技术方法来开展此项研究。首先,制备牛牙本质标本,选取符合特定表面粗糙度(Ra<1)和维氏硬度值(VHN = 50 ± 3)的标本。之后,将标本分为五组,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对照组(不处理)、脱矿组、脱矿后再矿化组(D–R)、脱矿后再矿化然后刷牙组(D–R–B)、脱矿后刷牙然后再矿化组(D–B–R)。利用 X 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牙本质表面元素组成,评估脱矿和再矿化程度;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牙本质表面微观结构变化;测定表面粗糙度和显微硬度,评估牙本质的物理变化;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确定不同处理组间钙磷(Ca/P)含量、表面粗糙度和显微硬度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

  • Ca/P 含量:对照组的 Ca/P 比值最高,说明未处理的牙本质保留了更多的矿物质。在处理组中,脱矿后立即再矿化的 D–R 组,Ca/P 保留量显著高于脱矿后刷牙再再矿化的 D–B–R 组,这表明脱矿后刷牙会导致更多的羟基磷灰石流失,而脱矿后直接再矿化更有利于矿物质的保留。D–B–R 组与仅脱矿组(D 组)的 Ca/P 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刷牙后再接触牛奶等再矿化物质,对 Ca/P 含量影响不大。而 D–R 组和 D–R–B 组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意味着脱矿后应立即进行再矿化,以有效恢复 Ca/P 水平。
  • 表面粗糙度和显微硬度:经过不同处理后,表面粗糙度和显微硬度均发生变化,且均未恢复到基线水平。再矿化对表面粗糙度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相较于 Ca/P 含量的影响较小。脱矿后,不同处理顺序对表面粗糙度和硬度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再矿化不够充分,刷牙对牙本质表面粗糙度和硬度的影响也不明显。不过,显微硬度结果显示,酸处理或再矿化后刷牙,会对牙本质显微硬度产生负面影响,刷牙后维氏硬度值(VHN)有下降趋势,只是这种下降没有统计学意义。
  • SEM 图像分析:SEM 图像显示,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均可见牙本质小管暴露。刷牙区域损伤更明显,刷牙和未刷牙区域有明显区别。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脱矿、刷牙和再矿化的处理顺序,对牙本质中钙磷的保留、表面粗糙度和硬度都有显著影响。脱矿会导致大量羟基磷灰石流失,后续再矿化只能部分恢复。刷牙在再矿化之前进行,会进一步降低矿物质的恢复程度,所以治疗干预的顺序非常重要。虽然该研究是体外实验,但对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从大众角度看,饮用酸性饮料后用富含钙磷的牛奶漱口,可能有助于牙本质再矿化。在临床方面,医生可能需要建议患者在饮用酸性饮料后避免使用研磨性牙膏,或延迟刷牙时间,以减少牙齿脱矿。同时,持续或重复应用再矿化剂,可能比一次性应用更有助于牙本质的长期修复和机械性能的保存。

这项研究为临床治疗牙本质敏感、龋齿等疾病,以及制定有效的再矿化治疗方案和口腔卫生指导,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