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暴饮暴食行为在青少年的诊疗过程中常常被忽视。尽管遗传、生物、社会经济和心理社会等因素已被广泛研究,但睡眠这一关键健康行为与 BED 发病的潜在联系却长期未得到足够重视。在美国,青少年睡眠不足的问题十分普遍,57.8% 的中学生存在睡眠时间短的情况。而睡眠,作为一个多维度的行为,涵盖了睡眠时长、入睡潜伏期和睡眠质量等多个方面,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调节。
那么,睡眠与青少年暴饮暴食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神秘关联呢?为了揭开这层面纱,来自美国等多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Jason M. Nagata、Rachel Huynh 等)开展了一项极具意义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Eating and Weight Disorders - Studies on Anorexia, Bulimia and Obesity》上。
研究人员利用美国青少年大脑认知发展(Adolescent Brain Cognitive Development,ABCD)研究的大量数据,这些数据来自美国各地 21 个招募点的 9428 名青少年。研究人员运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深入探究了多个睡眠变量(如整体睡眠障碍、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即失眠、睡眠时长等)与 BED 及暴饮暴食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对社会人口学等多种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了调整。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父母或监护人填写儿童睡眠障碍量表(Sleep Disturbance Scale for Children,SDSC)来评估青少年的睡眠状况,包括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睡眠呼吸障碍等多个维度,同时询问孩子的睡眠时间。对于 BED 和暴饮暴食行为的评估,则借助儿童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检查表(Kiddie Schedule for Affective Disorders and Schizophrenia,KSADS - 5),依据 DSM - 5 的标准进行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