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人类皮层中时间预期的神经特征表征事件概率密度函数
《Nature Communications》: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17日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时间预测是神经系统的核心功能,但大脑如何计算未来事件概率仍存争议。德国法兰克福大学Matthias Grabenhorst团队通过脑磁图(MEG)技术,发现人类通过α/β频段神经振荡编码事件概率密度函数(PDF)而非传统风险率(HR),揭示了右顶叶-颞叶皮层和感觉运动区的跨模态预测机制,为理解时间认知的神经基础提供了新视角。论文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预测是生物生存的基石——从猎豹捕捉猎物到拳手躲避攻击,快速反应依赖于精准预判事件发生时机。尽管传统理论认为大脑通过风险率(Hazard Rate, HR)计算事件概率,但这一复杂运算的神经机制始终成谜。更关键的是,HR计算存在数值不稳定性,其生物学合理性备受质疑。近年来,一种新假说提出:大脑可能直接编码更简单的事件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PDF),但缺乏直接神经证据。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Matthias Grabenhorst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通过精妙的"Set-Go"任务结合脑磁图(MEG)技术,首次揭示了人类皮层中PDF表征的神经签名。23名参与者在听觉和视觉双模态任务中,需对随机时间出现的"Go"信号快速按键。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对比了PDF模型与HR模型对行为数据的拟合效果,并溯源分析了α(7-12 Hz)、β(15-35 Hz)频段神经振荡与反应时(RT)的时空动力学特征。
关键技术方法包括:1) 采用截断指数/翻转指数分布控制Go信号时间概率;2) MEG记录结合DICS/LCMV波束成形进行源定位;3) 基于AAL图谱的皮层分区分析;4) 单试次功率-RT相关性检验;5) 概率模糊化与时间模糊化计算模型对比。
研究结果呈现三大发现:
?行为证据支持PDF计算模型
RT动态完美拟合概率模糊化PDF模型(调整R2>0.9),而HR模型甚至出现定性错误预测,证实人类采用PDF而非HR进行时间预测。
?α/β振荡编码预测信号
在Go信号出现前,右顶下小叶(IPL)和后颞中回(pMTG)的α功率(7-12 Hz)、右顶上小叶(SPL)的低β功率(15-22 Hz)与RT呈负相关,这些区域的神经活动精确追踪PDF变化。左感觉运动区高β功率(23-30 Hz)则显示与运动准备相关的正相关。
?事件相关场验证概率表征
时间锁定分析发现,Go信号后250 ms右顶叶P3b成分和 cerebellum活动与PDF显著相关,而左感觉运动区ERF动态反映从运动准备(100 ms正相关)到执行(250 ms负相关)的完整过程。
这项研究颠覆了传统HR理论,首次证明:
该发现为理解帕金森病等时间感知障碍疾病提供了新靶点,其提出的"概率模糊化"计算原则可能普遍适用于各类预测性编码神经网络。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1) PDF计算在决策和记忆中的普适性;2) 皮层-基底节环路在时间预测中的作用;3) 临床人群的PDF编码异常特征。这项工作为破解"大脑如何预见未来"这一终极谜题奠定了关键基石。
涓嬭浇瀹夋嵎浼︾數瀛愪功銆婇€氳繃缁嗚優浠h阿鎻ず鏂扮殑鑽墿闈剁偣銆嬫帰绱㈠浣曢€氳繃浠h阿鍒嗘瀽淇冭繘鎮ㄧ殑鑽墿鍙戠幇鐮旂┒
10x Genomics鏂板搧Visium HD 寮€鍚崟缁嗚優鍒嗚鲸鐜囩殑鍏ㄨ浆褰曠粍绌洪棿鍒嗘瀽锛�
娆㈣繋涓嬭浇Twist銆婁笉鏂彉鍖栫殑CRISPR绛涢€夋牸灞€銆嬬數瀛愪功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