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价纳米疫苗:抗击乳腺癌转移的新利器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16日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编辑推荐:

  为解决传统抗生素治疗肿瘤内细菌的难题,研究人员开发 PLGA/Ags 疫苗,有效抑制细菌诱导的乳腺癌转移。

  

# 多价纳米疫苗:乳腺癌转移治疗的新曙光
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早期乳腺癌如导管原位癌,通过手术切除等方式或许能得到有效控制,但癌细胞极易脱离原发部位,借助淋巴和血管系统转移到肺部、肝脏和骨骼等远处器官,这一转移过程使病情急剧恶化,治疗难度大增,患者的预后也变得极为不乐观。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人体微生物组与癌症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肿瘤组织中存在多种微生物,就乳腺癌而言,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ngui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和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等细菌在肿瘤组织中被检测到,它们会通过阻碍肿瘤浸润性 T 细胞的募集、增强肿瘤细胞对流体剪切应力的细胞骨架抗性等机制,促进乳腺癌的转移。


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在对抗肿瘤内细菌时面临诸多困境。长期使用抗生素不仅会产生肝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等副作用,还会破坏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平衡,影响癌症免疫治疗的效果,甚至可能催生 “超级细菌”,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攻克这些难题,苏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展开了一项具有开创性的研究。他们开发出一种安全有效的四价治疗性疫苗 —— 聚乳酸 - 羟基乙酸共聚物 / 抗原(PLGA/Ags)疫苗。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为乳腺癌转移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研究人员在这项研究中运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通过双乳液法制备 PLGA/Ags 纳米颗粒,将细菌裂解物包裹其中。其次,利用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对纳米颗粒的粒径、形态和稳定性进行表征。再者,借助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手段评估疫苗在体内外的免疫刺激效果,以及通过生物发光成像监测肿瘤转移情况。


1. PLGA/Ags 的制备与表征


研究人员精心设计了 PLGA 纳米颗粒,将具核梭杆菌、血链球菌、粪肠球菌和木糖葡萄球菌的裂解物包裹其中。为了获得丰富的抗原,他们采用超声破碎的方法在 8M 尿素溶液中裂解细菌,经检测,这种方法制备的细菌裂解物蛋白质浓度更高、蛋白质谱更宽。随后,利用双乳液法和溶剂蒸发技术,将细菌裂解物成功封装进 PLGA 纳米颗粒,得到的纳米颗粒水动力直径约为 200nm,且在体内环境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即使经过冷冻干燥和复溶处理,纳米颗粒的大小、形态和稳定性依旧不受影响,这为疫苗的储存和分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通过 SDS-PAGE 和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LC-MS/MS)分析证实,多种细菌蛋白被成功封装进 PLGA 纳米颗粒,这些蛋白来自细菌的不同细胞部位,能够有效激活免疫反应。


2. PLGA/Ags 的体外免疫刺激作用


对于治疗性疫苗来说,激活树突状细胞(DC)成熟至关重要。研究发现,PLGA/Ags 在体外能显著促进骨髓来源的 DC(BMDC)成熟,使其共刺激分子(CD80 和 CD86)表达水平大幅提升,同时分泌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 12p70(IL-12p70)、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和 IL-6。与游离抗原相比,PLGA/Ags 纳米颗粒能更有效地被 DC2.4 细胞摄取,且摄取量随时间增加。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PLGA/Ags 纳米颗粒中的抗原能更高效地进入 DC 细胞,并在细胞内进行加工和呈递。进一步的转录组测序分析表明,PLGA/Ags 激活 BMDC 是一个涉及多个信号通路的复杂过程,包括 Toll 样受体(TLR)信号通路、核因子 -κB(NF-κB)信号通路等,激活后的 DC 具有更强的激活下游免疫反应的能力。


3. PLGA/Ags 的体内免疫刺激作用


在体内,抗原需经淋巴管运输至引流淋巴结(dLNs)才能与 DC 细胞相互作用。研究显示,与游离抗原相比,PLGA/Ag-Cy5.5 纳米颗粒能更有效地在 dLNs 中积累,且能将抗原传递给抗原呈递细胞(APCs)。在接种疫苗的小鼠中,PLGA/Ags 组 DC 细胞的成熟标记物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 细胞(CD3+)、CD8+T 细胞、CD4+T 细胞和 B 细胞(CD19+B220+)的比例也明显增加。此外,PLGA/Ags 组小鼠血清中针对细菌抗原的 IgG 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其他组,表明该疫苗能有效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同时,对小鼠进行的全面生物安全性评估显示,PLGA/Ags 对正常组织和器官的副作用极小。


4. PLGA/Ags 预防癌症转移的作用


在肿瘤小鼠模型实验中,研究人员将 BALB/c 小鼠分为五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感染具核梭杆菌、血链球菌、粪肠球菌和木糖葡萄球菌的小鼠肿瘤转移速度加快,生存期缩短。而接种 PLGA/Ags 疫苗的小鼠生存期显著延长,甚至超过了未感染细菌的小鼠。对小鼠肺部组织的分析表明,PLGA/Ags 疫苗能有效清除肿瘤细胞内的细菌,减少肺部肿瘤病灶,降低肿瘤转移。在另一细菌诱导的 CT-26 肿瘤转移模型中,PLGA/Ags 疫苗同样能延缓肿瘤进展,进一步证实了其抑制细菌诱导的肿瘤转移的有效性。


5. PLGA/Ags 诱导的长期保护作用


由于乳腺癌具有高转移和高复发的特点,疫苗诱导长期免疫记忆的能力至关重要。研究表明,接种 PLGA/Ags 疫苗后,小鼠血清中的抗原特异性 IgG 水平逐渐升高,且在接种后第 42 天,小鼠体内的效应记忆 T 细胞(CD44+CD62L-)、中枢记忆 T 细胞(CD44+CD62L+)和记忆 B 细胞(CD19+CD38-)的比例显著增加。再次接种感染细菌的肿瘤细胞后,接种 PLGA/Ags 疫苗的小鼠肺部肿瘤转移速度明显减慢,这表明该疫苗能诱导有效的免疫记忆,长期预防细菌诱导的肿瘤转移。


研究人员开发的 PLGA/Ags 多价治疗性抗菌疫苗,能够选择性地消除具核梭杆菌、血链球菌、粪肠球菌和木糖葡萄球菌以及被它们感染的肿瘤细胞,有效预防细菌诱导的乳腺癌转移。该疫苗克服了传统抗生素治疗的诸多弊端,展现出强大的免疫激活能力和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乳腺癌转移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也为肿瘤微生物组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方向。随着对肿瘤相关微生物的深入研究,这种疫苗平台有望进一步优化,为更多癌症患者带来福音。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