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L 的发生多数是原发性的,但也与既往化疗药物暴露、放疗史或潜在血液疾病相关。其遗传异质性显著,染色体异常常见,约 50% 患者存在正常核型,此时分子变化在白血病发生和预后预测中起关键作用。目前,AML 的诊断依靠多种方法,包括检测外周血或骨髓中的髓系原始细胞、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核型分析以及特定基因突变检测等。尽管治疗手段不断进步,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和化疗仍是主要治疗方式,但多数患者仍面临复发和死亡风险。
持续监测 AML 患者的病情,无论是在治疗前还是治疗后,都有助于改善预后、优化治疗方案并提高生存率。鉴于 circRNAs 的显著特点和潜在优势,其有望成为新型预后因素。众多研究已对 circRNAs 作为新预后因素展开探索,例如,Yi 等人发现 circ - VIM 可作为预后标志物,其高表达与 AML 患者较短的无白血病生存期(LFS)和总生存期(OS)相关;Hongli Chen 等人的研究表明 circ - ANAPC7 通过与 miR - 181 家族相互作用,影响其生物学功能,最终恶化 AML 患者的预后。此外,临床病理参数在理解 AML 疾病状态和预测治疗结果方面至关重要,综合考虑这些参数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制定合适的治疗策略。基于 circRNAs 在组织和体液中的稳定性、组织特异性表达以及丰富性等特点,其作为新型预后生物标志物具有巨大潜力,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 circRNAs 在 AML 患者预后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为全面获取相关研究资料,研究人员检索了多个数据库,包括 Web of Science(WOS)、Scopus、PubMed、Google Scholar、ProQuest,检索截止至 2023 年 3 月。同时,还对灰色文献资源如allconferences.com、conferencealerts.com、oatd.org进行了搜索,并仔细审查了纳入研究的所有参考文献。
通过漏斗图、Egger 检验、Begg 检验和 Trim and Fills 方法评估发表偏倚。结果显示,预后荟萃分析中,OS 指标存在明显发表偏倚,非 OS 指标同样存在显著发表偏倚。在临床病理荟萃分析中,Begg 检验和 Egger 检验表明 FAB 分类中的 M2 型、CEBPA 突变、DNMT3A 突变和 NPMI 突变存在明显发表偏倚,仅 Egger 检验显示 M6 型存在发表偏倚,其他临床病理参数发表偏倚较低。
采用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去除任何一项初步研究对汇总结果均无显著影响。对于非 OS 指标,Trim and Fill 方法显示添加了四项研究,但发表偏倚对结果无影响。敏感性分析还发现,Yun - Yun YI 的研究对 circRNAs 总体效应的 HR 组合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在临床病理参数的敏感性分析中,Yuanyuan Lin 在 CEBPA 突变参数的研究和 Xiao - Yu Su 在 t (15;17) 参数的研究对汇总结果有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排除 Xiao - Yu Su 的研究不改变 t (15;17) 参数的汇总结果,而排除 Yuanyuan Lin 的研究使 CEBPA 突变参数变得显著(RR=1.21,95% CI:1.04 - 4),且降低了研究间的异质性(I2=0%)。
运用修改后的 GRADE 评估方法对预后和临床病理荟萃分析的证据确定性进行评估。预后荟萃分析中,OS 和非 OS 指标的汇总结果证据确定性为中等。临床病理荟萃分析中,对于显著的临床病理参数,FLT3 - ITD 和风险状态参数结果的证据确定性为高,M6 型的证据确定性为低。
研究讨论
AML 是一种异质性疾病,预后差异较大。尽管血液癌症研究和治疗取得了进展,但 AML 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仍然较低,成人 5 年生存率低于 50%,老年人更低,65 岁以上患者的典型生存期不足 12 个月。因此,选择合适的预后因素对于预测疾病进程、选择治疗方案和监测治疗反应至关重要。
circRNAs 在细胞内具有多种重要功能,通过与 miRNAs 相互作用等方式参与细胞增殖、凋亡、转移和细胞周期调控等过程。由于其对生存率和治疗趋势的影响以及在组织和体液中的稳定性,circRNAs 有望成为 AML 的新型预后生物标志物。本研究通过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深入探讨了 circRNAs 在 AML 患者预后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表明,AML 患者中 circRNAs 表达失调与 OS 和非 OS 指标相关,这种关系为中等强度,证据确定性为中等。研究还发现,circTASP1 过表达和 Circ - 0040823 低表达与较差的 OS 显著相关,其表达失调与较高的 HR 相关。
本研究聚焦于 circRNAs 表达失调的预后价值。虽然传统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和常见突变(如 FLT3、NPM1 等)仍是预后评估的核心,但 circRNAs 也具有显著的预后特性。circRNAs 表达失调可与其他既定因素一起,作为预后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更准确、全面地评估 AML 患者的预后。
由于 circRNAs 在体液中的稳定性及其对关键细胞过程的调节作用,其有望被整合到临床模型中,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在临床环境中评估 circRNAs 的表达,有助于识别高风险患者,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此外,circRNAs 的表达还可用于开发新型治疗策略,如 circRNA 靶向疗法,以改善 AML 患者的治疗效果。
研究建议
为提高预后研究的质量,建议研究人员在报告中提供 HR,避免仅依赖基于 Kaplan - Meier 的生存分析。对于研究临床病理特征作用的初步研究,作者不仅应报告 P 值,还应根据研究类型报告 OR 或 RR 指标,以便更好地理解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
AML 在不同社会中的传播、不同年龄<>
AML 在不同社会中的传播、不同年龄的发病情况以及多样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使得患者的治疗面临诸多挑战。确定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对于治疗管理和患者生存具有重要意义。本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表明,circRNAs 在 AML 患者中具有作为新型预后因素的价值,其表达失调与患者的某些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有望成为评估治疗效果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部分初步研究未能提供清晰的预后荟萃分析数据,尽管多次联系相应作者,仍需从 Kaplan - Meier 曲线提取数据,这可能引入偏差。此外,纳入的研究大多来自中国,可能限制了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导致偏差。异质性仍是一个重要问题,尽管进行了多种亚组分析以探索潜在来源,但仍未完全解决。而且,多数纳入研究侧重于 circRNAs 的功能,对其在 AML 中的临床意义关注不足,文章中患者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治疗程序及随访程序也未明确说明。
综上所述,circRNAs 在 AML 的研究中展现出一定的潜力,但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临床价值,以推动 AML 的精准诊断和治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