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 EW 干预对青少年内化行为、问题行为和学校参与有积极影响,平均 g 效应量在 0.107 - 0.246 之间,但不同研究中其有效性差异显著,部分研究甚至出现负结果,而有的 g 效应量高达 1.488。这种差异可能与 EW 干预的实施方式有关。然而,EW 文献中方法学信息不足、研究范式差异大,难以确定干预成功的关键因素。
提供干预实施的详细背景信息,对于解释干预成败、完善理论、确定关键项目组件以及判断干预在实践中的可行性至关重要。当干预实施过程没有严重问题时,效应量比存在问题时大两到三倍。学校环境具有独特性,其组织领导、教育政策、学校理念、教师参与度和学校日程安排等因素都会影响干预的成功实施。因此,研究 EW 在学校实际环境中的有效性十分必要,不能简单将研究环境中的成功推广到社区环境。
在 EW 研究中,多数关于其有效性和机制的研究在高度控制的环境中进行。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干预实施可能面临不理想的情况,难以保证高保真度实施。所以,在实际实施环境中研究干预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能更准确地了解其效果。
二、研究目的
尽管评估干预实施至关重要,但在初级研究中,相关领域的报告频率往往不足以支持在荟萃分析和系统评价中进行深入研究。随着学校 EW 干预的日益普及,严格的实施报告有助于揭示不同研究中实施方式的差异对干预结果的影响,推动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本范围综述旨在:评估学校 EW 文献中实施报告的现状;确定需要更严格报告的领域;为未来研究和实施报告实践提供建议。
三、研究方法
3.1 纳入标准
本综述纳入在学校环境中开展的描述 EW 干预的初级研究。研究需在 1986 年(Pennebaker 关于 EW 的开创性研究发表年份)之后发表,且包含其原始书面情感披露任务的某种变体。所有评估至少一个结果、以英文发表的研究设计均符合纳入标准。同时,过去五年的学位论文也被纳入,以涵盖可能尚未正式发表的学校 EW 相关文献。
未使用 CONSORT 流程图的 RCT 研究很少全面报告招募的三个方面信息。EW 研究者遵循 CONSORT 声明有助于改进覆盖范围的报告。同时,报告参与者未参与的原因,有助于了解是否存在某些亚组系统性地未参与 EW 研究。
虽然交付剂量是报告最多的实施维度,但只有 57% 的研究评估了接受剂量。在学校环境中,学生可能因缺勤导致接受剂量与交付剂量不一致。荟萃分析表明剂量会影响 EW 效果,接受剂量不足可能导致效果不佳。
保真度评估是可以改进的重要领域。监测保真度、确保足够剂量和避免对照组污染,可使效应量比未评估这些方面时大两到三倍。为改进实施报告,研究者可采用观察法、多种可靠有效的测量方法,并基于多次观察进行评估。此外,当干预由教师或其他学校专业人员实施时,保真度可能较低。若未来 EW 干预要扩大规模,了解其能否由开发者以外的人员轻松实施十分重要。
一项研究表明,由研究者培训的教师实施 EW 干预具有较高保真度,且可能对参与者参与度产生积极影响,但这一结论基于单个研究,需谨慎对待,且该研究未系统测量保真度。实施者的教育背景和相关经验对教育提供者成功实施干预至关重要,更系统的保真度评估和报告将有助于未来研究者了解教师实施 EW 干预时保真度的差异。
若 EW 由教师或其他学校工作人员实施,评估提供者参与度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研究发现实施者特征与干预保真度相关。同样,参与者参与度也可能与干预结果相关,部分参与者不参与 EW 可能影响干预效果。未来 EW 干预评估应重视参与者和提供者参与度,以确定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本范围综述的优势在于采用系统的检索和综合方法,清晰呈现了实施报告的现状,并确定了需要更严格报告的领域。同时,研究不仅关注干预效果,还聚焦实施策略,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学校中的实施情况和治疗结果。局限性包括仅检索了同行评审的英文期刊文章和过去五年的学位论文,可能排除了其他语言的相关研究、五年前未发表的学位论文以及灰色文献。尽管存在这些局限性,本综述仍为寻求了解 EW 干预有效性和学校实施方法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了全面的信息评估。
5.3 研究意义和未来研究方向
为提高实施报告的严谨性,研究者应报告推荐的最低限度实施领域:招募、覆盖范围、交付剂量、接受剂量和保真度。若受篇幅限制,可将实施信息作为补充材料或在侧重于过程评估而非结果评估的配套手稿中报告。一致报告这些领域有助于研究 EW 的最佳剂量,以及在学校环境中高保真度(即 80% - 100% 符合保真度检查表)实施 EW 的可行性。此外,未来研究者可结合使用 Cargo 等人 Ch - IMP 中的项目实施和行动模型组件,更全面地了解实施实践及其对干预效果的影响,行动模型组件能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人员配备、资源和环境等因素如何影响治疗结果,综合使用这些组件有助于研究学校实施的实际和组织方面如何相互作用并影响干预结果。
研究者可进一步探究提供者参与度、参与者参与度和保真度对 EW 结果的潜在影响,这些领域在 EW 荟萃分析中常被视为潜在的调节因素。此前针对成年人的 EW 研究使用定性测量方法(如情感内容分析)来衡量参与者参与度,建议未来学校 EW 研究除使用自我报告方法(如测量学生兴趣和对干预有用性感知的李克特量表)外,也采用定性测量方法,系统评估参与度的变化如何影响实施结果。同时,需要开发可靠有效的提供者参与度测量方法,以了解不同提供者对学校实施的影响。
严格的实施报告有助于明确使 EW 成功的具体特征。许多研究者对 EW 进行了调整,如改变写作指令或增加心理教育等组件,在调整 EW 干预时,同步评估实施情况有助于结合背景解释研究结果(无论正负)。最终,严格的实施报告将为 EW 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提供坚实的证据基础,为社会情感干预的实施提供参考。
六、研究结论
本范围综述结果表明,在 EW 文献中,接受剂量和保真度等关键实施领域常被忽视。若不评估实施情况,很难对 EW 干预的疗效和可行性得出明确结论,因为效应量可能被高估或低估。本综述全面总结了实施报告的现状,并指出更严格的报告可用于加强 EW 干预的证据基础,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