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篇综述聚焦皮肤 T 细胞淋巴瘤(CTCL),探究肿瘤微环境在其诊疗中的关键作用及相关靶点。
### 皮肤 T 细胞淋巴瘤概述
皮肤 T 细胞淋巴瘤(CTCL)是一类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侵袭皮肤,在诊断时通常无皮肤外受累迹象。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MF)和 Sezary 综合征(
Sézary Syndrome ,SS)是其最常见的亚型。由于 CTCL 的临床表现与炎症性皮肤病如银屑病、湿疹相似,诊断颇具挑战,常需结合临床病理,通过皮肤活检中不典型 CD4
+ T 细胞(CD45RA
- ,CDw29
+ )的浸润情况来确诊。
近年来,单细胞 RNA 测序(sc-RNA seq)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对恶性 T 细胞克隆的识别能力,有助于提升诊断准确性和预后评估水平。然而,CTCL 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在 CTCL 的发病和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其由多种细胞类型、细胞外基质和血管等组成,深入了解 TME 有助于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为治疗提供新方向。
TME 中的关键细胞及其相互作用
T 细胞 :在 CTCL 中,T 细胞的功能和状态对疾病进展影响重大。
CD4+ T 细胞 :Th1/Th2 辅助细胞在疾病早期,MF 以 Th1 型细胞浸润为主,分泌 IL-2、IFNγ、IL-12 和 TNF-β 等细胞因子,呈现出强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随着病情进展,Th1 细胞因子产生减少,Th2 细胞因子如 IL-4、IL-5、IL-10 和 IL-13 主导 TME,促进体液免疫,引发 IgE 和 IgG4 亚型转换。这种 Th1/Th2 平衡的改变影响治疗选择,例如 IL-12 和干扰素 α、γ 治疗可改善皮肤病变,而阻断 IL-4 的药物却可能加重症状,目前 Th1/Th2 失衡假说与疾病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明确。调节性 T 细胞(Tregs)在 MF 不同阶段的比例有所变化,在斑块期比例相对稳定,肿瘤期则显著下降,提示其具有抗肿瘤作用。但也有研究表明存在非常规 Tregs,恶性 CD4+ 细胞可能转化为 Treg 表型,Tregs 在 MF/SS 进展中的作用还需深入研究。
CD8+ T 细胞 :即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CTLs),在疾病进展过程中数量逐渐减少。早期虽部分激活,但易呈现耗竭表型,高表达 PD-1、TIGIT 和 TIM-3 等抑制性受体,其耗竭与预后不良相关。不过,CD8+ T 细胞浸润 TME 通常与较好的预后相关,但不同患者之间存在差异,还需进一步研究。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具有不同的极化状态,M1 巨噬细胞分泌 IL-12 和 IL-23,激活 Th1 反应,发挥抗肿瘤作用;而 M2 巨噬细胞受 Th2 细胞分泌的 IL-4、IL-10 和 IL-13 诱导,极化形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促进肿瘤发展。在 MF 和 SS 病变中,M2 巨噬细胞数量显著增加,抑制或清除这些细胞可改善患者预后。
B 细胞 :研究发现,在晚期 MF 患者中,MS4A1 基因(编码 CD20)表达上调,CD20+ B 细胞数量增多,但不同研究结果存在差异。调节性 B 细胞(Bregs)在 CTCL 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晚期 MF 患者中产生 IL-10 的 Bregs 减少,提示其可能参与疾病进展。
成纤维细胞 :成纤维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被称为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MF 病变中的成纤维细胞高表达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 -α(FAP-α),通过 STAT3-CCL2 信号通路诱导免疫抑制。此外,CAFs 还能通过上调 CXCL12,保护早期 MF 恶性细胞免受阿霉素的抗癌作用。
树突状细胞(DCs) :DCs 具有异质性,包括常规 DCs(cDC1 和 cDC2 亚型)、浆细胞样 DCs(pDCs)、炎症性 DCs 以及皮肤驻留 DCs(表皮 LCs 和真皮 DCs)。在 CTCL 中,pDCs、LCs 和 DDCs 数量增加,且大多处于未成熟状态,无法有效呈递抗原激活 Th1 细胞,反而激活 Tregs,诱导免疫耐受,其异常成熟可能与肿瘤来源的 IL-10 有关。
角质形成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可激活促炎细胞因子分泌,招募 Th1 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但在 CTCL 病变中,Th2 细胞分泌的 IL-4 和 IL-13 可诱导成纤维细胞产生 periostin,进而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分泌 IL-25 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激活恶性 T 细胞的 STAT5 基因,导致其过度增殖和 Th2 细胞因子分泌增加。同时,恶性 T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还可导致角质形成细胞 STAT3 上调,引发细胞增生,以及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内皮细胞(ECs) :CTCL 中血管生成增强,CXCL12-CXCR4 和 Ang2-Tie 信号通路分别在 MF 和 SS 中促进 EC 激活和增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及其受体(VEGFRs)在晚期 CTCL 皮肤病变中显著上调,其中 VEGFC 可促进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恶性 T 细胞异常激活 JAK3/STAT5 通路,表达淋巴毒素 α(LTα),刺激 IL-6 的自分泌,这些参与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的配体、受体以及 IL-6 和 LTα 共同促进新血管形成,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 :MDSCs 具有免疫抑制功能,促进肿瘤发生。在 CTCL 中,MDSCs 的研究相对较少。有研究发现,MF 患者疾病分期与 MDSCs 尤其是粒细胞样 MDSCs(G-MDSCs)的增加相关,其可作为 MF 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自然杀伤细胞(NKs) :NK 细胞是肿瘤免疫中的重要效应细胞,但在 CTCL 中,皮肤病变中 CD4+ T 细胞分泌的 IL-15 导致 NK 细胞数量增加,却与不良预后相关。NK 细胞与 CTCL 细胞的相互作用使其功能异常,皮肤独特的细胞和分子环境阻碍了 NK 细胞发挥有效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在斑块和斑片期 MF 中较少见,在肿瘤性病变中增多,其数量和 IgE 水平可作为疾病进展的预后指标。Th2 细胞分泌的 IL-4、IL-9 和 IL-13 可刺激嗜酸性粒细胞,T 细胞来源的 IL-5 和高迁移率族蛋白 B1(HMGB1)促使其在病变部位积聚,STAT3 和 STAT5 的激活与嗜酸性粒细胞的募集有关,其在促进肿瘤生长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白细胞,在 CTCL 早期,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即被激活,T 细胞分泌的 IL-8 和白三烯 B4(LTB4)可激活和引导中性粒细胞,提示 T 细胞与中性粒细胞之间存在相互作用。MF 和 SS 病变中,恶性 T 细胞异常表达 IL-17,招募的中性粒细胞功能受损。目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正被用于 MF 的预后评估。
肥大细胞 :肥大细胞在 CTCL 肿瘤周边显著增多,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其通过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等促血管生成因子,促进肿瘤生长。
针对 TME 的治疗方法
由于 CTCL 具有异质性,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极具挑战。近年来,针对 TME 不同成分的新型疗法展现出良好的前景。
单克隆抗体(mAbs) :多种单克隆抗体被用于 CTCL 治疗。阿仑单抗(Alemtuzumab)可结合 CD52 蛋白,耗竭表达 CD52 的 T 细胞、B 细胞和 NK 细胞,在 SS 患者中可诱导长期缓解,但对 MF 患者效果不佳。brentuximab vedotin 以 CD30 为靶点,与 CD30 结合内化后释放单甲基奥瑞他汀 E(MMAE),破坏微管网络,诱导细胞凋亡,已获 FDA 批准用于治疗 CD30+ 的 MF 患者。mogamulizumab 靶向 CCR4,选择性结合 CCR4 的 N 端,诱导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获批用于复发 / 难治性 MF 或 SS 的治疗。lacutamab 针对 KIR3DL2(CD158k),目前正在进行多队列 2 期临床试验;Zanolimumab 结合 CD4,使 CD4+ T 细胞失活甚至凋亡,已完成 2 期临床试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发挥作用。PD-1/PD-L1(Programmed Cell Death-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轴在 CTCL 中研究较多,PD-1 在恶性 T 细胞中高表达,其与 PD-L1 结合可导致 T 细胞失活和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不同研究对 PD-1/PD-L1 轴在 CTCL 中的作用存在争议,其可作为预后指标。在 SS 患者的体外研究中,阻断 PD-1 可逆转免疫系统损伤,但在 MF 患者中却可能导致疾病进展。CTLA-4(Cytotoxic T-Lymphocyte Associated Protein 4)是一种共抑制受体,与配体 B7 结合后抑制 T 细胞激活。MF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 CTLA-4 表达较高,但 SS 患者恶性 T 细胞中 CTLA-4 表达差异不明显。目前已有使用伊匹木单抗(Ipilimumab)治疗 MF 和 SS 患者的病例报告。针对 CD47-SIRPα 轴的单克隆抗体和拮抗剂也在研究中,TTI-621 可阻断 “别吃我” 信号,增强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还可与 PD-L1 抑制剂联合使用提高疗效。
免疫毒素(ITs) :免疫毒素由单克隆抗体片段与具有细胞毒性的蛋白质融合而成。地尼白介素(Denileukin Diftitox)是 IL-2 与白喉毒素的融合蛋白,靶向 IL-2 受体(IL-2R)的 CD25 亚基,经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诱导恶性细胞凋亡,同时降低 MDSC 功能。CCR4-IL2 IT 同时靶向 CCR4 和 CD25,可耗竭 CCR4+ 和 CD25+ 的 CTCL 细胞,增强患者的抗癌免疫反应。Resimmune 来源于针对 T 细胞共刺激分子 CD3ε 链胞外区域的白喉毒素,曾在中期 CTCL 患者中显示出一定疗效,但目前缺乏其疗效和安全性的最新数据。
Toll 样受体(TLR)激动剂 :TLR 属于模式识别受体(PRRs),激活后可刺激先天和适应性免疫。TLR7 在 MF 皮肤样本中表达较低,可作为预后指标。咪喹莫特(Imiquimod)是 TLR-7 激动剂,局部应用可刺激 IFN-α、TNF-α、IL-1 和 IL-6 等抗肿瘤细胞因子的分泌,对早期 MF 患者的局部病变有效。Resiquimod 是 TLR-7/8 激动剂,可刺激 IFN-α、IL-12 和 IL-15 的产生,对早期 CTCL 患者的皮肤病变有显著缩小作用。TLR-9 激动剂(CpG ODN)可诱导 CD8+ T 细胞产生,促进 MF 患者的全身肿瘤消退。
mTOR 抑制剂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蛋白激酶,在癌症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依维莫司(Everolimus)是 mTORC1 抑制剂,在 MF 患者的 2 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 43% 的缓解率和良好的安全性,但仍需进一步临床试验验证。
Mucin 1(MUC1)抑制剂 :MUC1 在正常细胞中起保护作用,在癌细胞中过度表达,促进转移和抑制凋亡。用 MUC1 抑制剂治疗 CTCL 可诱导癌细胞凋亡,与地西他滨联合使用可增强疗效。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HDIs) :HDAC 可去除组蛋白的乙酰基,影响基因表达。伏立诺他(Vorinostat)是 I 类和 II 类 HDIs,可使乙酰化蛋白积累,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凋亡和抑制血管生成,已获 FDA 批准用于治疗难治性 CTCL 患者。罗米地辛(Romidepsin)是 I 类选择性 HDIs,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下调促生存基因表达,也已获 FDA 批准用于治疗 CTCL。Resminostat 是一种口服的 1、2b 和 4 类 HDIs,目前正在进行用于 MF 或 SS 患者维持治疗的 2 期临床试验。
蛋白酶体抑制剂(PIs) :蛋白酶体负责细胞内不必要蛋白质的降解,抑制蛋白酶体可导致癌细胞死亡。硼替佐米(Bortezomib)是首个 FDA 批准的 PI,可抑制蛋白酶体和 NF-κB 激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体外研究表明,硼替佐米可抑制 TGF-β1、IL-10 和 CXCR4 的表达,降低 CTCL 细胞的存活率。其单药治疗 CTCL 的缓解率约为 70%,且安全性良好,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可增强疗效。
B 细胞疗法 :部分 MF 患者淋巴瘤病变中的 T 细胞浸润存在 CD20 阳性表达,使用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治疗未能使疾病缓解,B 细胞耗竭疗法在 CTCL 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其他疗法 :富马酸二甲酯(Dimethyl Fumarate,DMF)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通过抑制 NF-κB 诱导 CTCL 细胞凋亡,在 MF 和 SS 患者中均显示出一定疗效,且在晚期 CTCL 皮肤病变中效果更佳,其良好的耐受性使其有望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来那度胺(Lenalidomide)是沙利度胺的衍生物,可诱导细胞因子和细胞 TME 的改变,在约三分之一的 CTCL 患者中可诱导部分缓解,但其在 CTCL 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Janus 激酶 -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抑制剂(JAK-STAT Inhibitors)可调节 JAK-STAT 信号通路,该通路在 CTCL 患者中失调,已有研究显示其在 MF 患者中的缓解率可达 45%,但仍需更多大规模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验证。针对肥大细胞的治疗方法包括消除肥大细胞、促进其抗肿瘤活性或改变其分泌产物的作用,但目前在 CTCL 中尚无相关临床数据。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CAR)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前景广阔,针对 CTCL 的 CAR T 细胞疗法正在研究中,已确定了 CD4、CD47、CD30、CCR4、TAG-72 和 CD37 等潜在靶点,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结论
TME 在 CTCL 的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与疾病从早期到晚期的转变密切相关。TME 主要通过免疫抑制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促进肿瘤生长,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转向促炎机制并清除恶性细胞。肿瘤细胞与浸润细胞相互作用,尽管浸润细胞最初可能具有抗肿瘤能力,但会被恶性细胞操纵而失去活性。深入了解 CTCL 早期和晚期的细胞相互作用复杂性,以及病变内免疫细胞的精确表型,有助于确定未来治疗的潜在靶点,实现个性化治疗。然而,MF/SS 与其他皮肤病的鉴别诊断仍然困难,准确识别 TME 中的恶性细胞群体和其他细胞类型,对于提高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水平至关重要,这也为 CTCL 的研究和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
鎵撹祻
涓嬭浇瀹夋嵎浼︾數瀛愪功銆婇€氳繃缁嗚優浠h阿鎻ず鏂扮殑鑽墿闈剁偣銆嬫帰绱㈠浣曢€氳繃浠h阿鍒嗘瀽淇冭繘鎮ㄧ殑鑽墿鍙戠幇鐮旂┒
10x Genomics鏂板搧Visium HD 寮€鍚崟缁嗚優鍒嗚鲸鐜囩殑鍏ㄨ浆褰曠粍绌洪棿鍒嗘瀽锛�
娆㈣繋涓嬭浇Twist銆婁笉鏂彉鍖栫殑CRISPR绛涢€夋牸灞€銆嬬數瀛愪功
鍗曠粏鑳炴祴搴忓叆闂ㄥぇ璁插爞 - 娣卞叆浜嗚В浠庣涓€涓崟缁嗚優瀹為獙璁捐鍒版暟鎹川鎺т笌鍙鍖栬В鏋�
涓嬭浇銆婄粏鑳炲唴铔嬬櫧璐ㄤ簰浣滃垎鏋愭柟娉曠數瀛愪功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