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性健康护理应运而生,它包括 STI 和 HIV 检测,形式多样,既可以是自我采样后实验室检测,也能自我检测并自行评估结果。这种护理方式不仅能突破传统诊所护理的限制,在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危机期间,还保障了性健康护理的连续性。从组织层面来看,它减轻了诊所服务的压力,使医疗资源能更合理地分配,服务更多弱势群体。
家庭性健康护理若包含 STI 或 HIV 的家庭检测(自我检测或自我采样检测)、通过定制化在线性健康信息或电子健康服务提供的额外咨询,以及转诊治疗或进一步医疗护理的安排,可被视为 “全面的” 家庭性健康护理。其实施的关键在于根据优先人群的特点调整护理服务,并确保信息清晰易懂、易于获取。
家庭性健康护理的实施效果
过去,优先人群只能前往诊所接受性健康护理,如今家庭性健康护理为他们提供了新选择。众多研究聚焦于男男性行为者(MSM)群体,多项研究表明,家庭性健康护理在该群体中成效显著。例如,荷兰一项针对 MSM 的地区性家庭性健康护理服务显示,约 40% 的使用者此前从未接受过检测;亚洲国家的家庭 STI 和 HIV 检测服务也成功覆盖了此前未检测的 MSM。美国一项针对 MSM 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自我检测激发了此前未检测者频繁进行 HIV 检测的积极性,配合电子健康(eTest)随访和性健康咨询,有效促进了新 HIV 病例的诊断。
与传统诊所护理相比,家庭性健康护理有着独特的优势。它为那些难以前往诊所的人群提供了便利,例如澳大利亚的一项监测研究发现,商业 HIV 自我检测推出后,虽整体家庭 HIV 检测增长幅度不大,但在有不规则检测史的 MSM、移民和高 HIV 暴露风险人群中,检测率有明显提升。而且,家庭检测能让人们自主选择检测地点和时间,增强了对自身性健康的掌控感。
在服务内容定制上,可以将检测信息翻译成多种语言,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喀麦隆的一项研究表明,当 HIV 自我检测材料采用当地语言时,检测的接受度显著提高。还可以增加与医护人员的咨询选项,如通过电话或网络摄像头进行咨询。有研究显示,使用暴露前预防(PrEP)的 MSM 在进行家庭检测时,更倾向于与医护人员进行面对面咨询;男性伴侣在家庭 STI 检测时,视频咨询有助于在检测结果呈阳性时更好地衔接后续护理。
从技术手段来看,利用数字通信和服务提供方法能为家庭性健康护理赋能。在实施前对 MSM 的调研发现,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电话和网络摄像头与医护人员联系。聊天机器人在性健康护理中的应用逐渐增多,马来西亚一项针对 MSM 的试点研究表明,与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互动有助于获取 HIV 检测和性健康信息。但聊天机器人在数据安全、伦理以及医疗建议准确性方面存在隐患。移动应用程序也为家庭性健康护理提供了便利,如美国的 LYNX 和 MyChoice 应用,人们可以通过它们订购检测并查看结果,不过信息安全的保密性问题同样需要关注。此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策略不可或缺,“Limburg4zero” 项目就通过混合渠道向不同 MSM 群体推广服务;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广告也是有效的推广方式,美国的相关研究证实了其在提高 STI 和 HIV 检测服务使用率方面的有效性。
在检测技术上,血液采样方法的创新是重点。目前家庭 STI 和 HIV 检测的血液采样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保证足够血量的毛细血管采血。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型采血方法,如半自动真空微针采血设备(Tasso+),它可以从手臂上部采集血液,操作相对简便,且能采集较大血量,便于进行多种 STI 和 HIV 检测及确认检测,美国的大规模测试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类似的还有 TAP II 设备和 Onflow 设备,虽各有优势,但也面临成本较高等问题,且部分设备尚未广泛应用。
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人工智能(AI)的融入将为家庭性健康护理带来新变革。AI 可用于早期识别 HIV 高风险人群,澳大利亚的 MySTIRisk 工具通过机器学习从公共卫生中心数据库中筛选出高风险患者,以便及时提供检测和预防措施。AI 还能辅助临床诊断,如通过皮肤图像识别 STI,但在应用过程中,数据隐私和安全等伦理问题不容忽视。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在利用 AI 促进性健康护理的同时,保障人权和患者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