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家庭性健康护理的视角:证据、可及性及未来方向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15日 来源:Current HIV/AIDS Reports 3.7

编辑推荐:

  家庭性健康护理可提升性健康护理可及性,但确保公平护理仍面临挑战,需持续研究。

  

家庭性健康护理:现状与挑战

在全球和各国公共卫生战略中,针对性传播感染(STI)和艾滋病病毒(HIV)防控,优先人群的识别与干预至关重要。然而,这些人群在获取传统诊所性健康护理时面临诸多阻碍,像羞耻感、担心受到医护人员的歧视,以及交通不便和费用高昂等问题,尤其在偏远农村地区,诊所稀缺,这些障碍更为突出。
家庭性健康护理应运而生,它包括 STI 和 HIV 检测,形式多样,既可以是自我采样后实验室检测,也能自我检测并自行评估结果。这种护理方式不仅能突破传统诊所护理的限制,在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危机期间,还保障了性健康护理的连续性。从组织层面来看,它减轻了诊所服务的压力,使医疗资源能更合理地分配,服务更多弱势群体。
家庭性健康护理若包含 STI 或 HIV 的家庭检测(自我检测或自我采样检测)、通过定制化在线性健康信息或电子健康服务提供的额外咨询,以及转诊治疗或进一步医疗护理的安排,可被视为 “全面的” 家庭性健康护理。其实施的关键在于根据优先人群的特点调整护理服务,并确保信息清晰易懂、易于获取。

家庭性健康护理的实施效果

过去,优先人群只能前往诊所接受性健康护理,如今家庭性健康护理为他们提供了新选择。众多研究聚焦于男男性行为者(MSM)群体,多项研究表明,家庭性健康护理在该群体中成效显著。例如,荷兰一项针对 MSM 的地区性家庭性健康护理服务显示,约 40% 的使用者此前从未接受过检测;亚洲国家的家庭 STI 和 HIV 检测服务也成功覆盖了此前未检测的 MSM。美国一项针对 MSM 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自我检测激发了此前未检测者频繁进行 HIV 检测的积极性,配合电子健康(eTest)随访和性健康咨询,有效促进了新 HIV 病例的诊断。
此外,对于此前接受过诊所护理的 MSM 来说,家庭性健康护理也是可接受的替代方案。荷兰曾接受诊所护理的 MSM 对家庭性健康护理持积极态度,有较高的使用意愿;法国的 “MemoDepistages” 服务也吸引了有检测经验的 MSM,且在有多个性伴侣的 MSM 中,自我采样检测的接受度尤其高。

家庭性健康护理的优势与挑战

与传统诊所护理相比,家庭性健康护理有着独特的优势。它为那些难以前往诊所的人群提供了便利,例如澳大利亚的一项监测研究发现,商业 HIV 自我检测推出后,虽整体家庭 HIV 检测增长幅度不大,但在有不规则检测史的 MSM、移民和高 HIV 暴露风险人群中,检测率有明显提升。而且,家庭检测能让人们自主选择检测地点和时间,增强了对自身性健康的掌控感。
不过,家庭性健康护理也面临不少挑战。在检测操作方面,像家庭血液自我采集,对一些患者来说,手指采血过程复杂,可能难以顺利完成。若检测服务不是由专业医护人员管理,护理的质量和标准难以保证。商业检测还存在自我检测准确性存疑、检测过程保密性不足以及检测费用高昂等问题,这些在公共卫生机构提供的家庭护理中通常较少出现。
在服务公平性上,虽然家庭性健康护理旨在为更多人服务,但可能会加剧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一项关于在线邮政家庭检测结果的范围综述指出,这种护理服务可能更契合部分优先人群的需求、偏好和技能,却与其他人群不匹配。例如荷兰 “Limburg4zero” 项目实施评估显示,虽成功覆盖了未检测的 MSM,但受教育程度低和非西方族裔的 MSM 等弱势群体参与度较低,暴露出潜在的公平性问题。

提升服务可及性的策略

为了让家庭性健康护理更好地服务于弱势群体,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十分关键。持续评估服务的接受度和实施情况是基础,包括护理服务的传播和沟通方式等因素,以便根据不同优先人群的特点,系统地调整服务和实施过程。
在服务内容定制上,可以将检测信息翻译成多种语言,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喀麦隆的一项研究表明,当 HIV 自我检测材料采用当地语言时,检测的接受度显著提高。还可以增加与医护人员的咨询选项,如通过电话或网络摄像头进行咨询。有研究显示,使用暴露前预防(PrEP)的 MSM 在进行家庭检测时,更倾向于与医护人员进行面对面咨询;男性伴侣在家庭 STI 检测时,视频咨询有助于在检测结果呈阳性时更好地衔接后续护理。
从技术手段来看,利用数字通信和服务提供方法能为家庭性健康护理赋能。在实施前对 MSM 的调研发现,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电话和网络摄像头与医护人员联系。聊天机器人在性健康护理中的应用逐渐增多,马来西亚一项针对 MSM 的试点研究表明,与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互动有助于获取 HIV 检测和性健康信息。但聊天机器人在数据安全、伦理以及医疗建议准确性方面存在隐患。移动应用程序也为家庭性健康护理提供了便利,如美国的 LYNX 和 MyChoice 应用,人们可以通过它们订购检测并查看结果,不过信息安全的保密性问题同样需要关注。此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策略不可或缺,“Limburg4zero” 项目就通过混合渠道向不同 MSM 群体推广服务;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广告也是有效的推广方式,美国的相关研究证实了其在提高 STI 和 HIV 检测服务使用率方面的有效性。

医护人员在家庭性健康护理中的作用

公共卫生机构的医护人员在家庭性健康护理实施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可以与其他医护人员、社区组织和成员紧密合作,加速为优先人群提供护理服务,减轻诊所患者负担,缩短整体等待时间,还能有更多精力关注健康素养较低的弱势群体。
然而,医护人员也存在一些顾虑。他们担心家庭护理会减少与患者的直接接触,从而失去面对面咨询的优势;还不确定患者在检测结果呈阳性后的后续跟进情况,以及是否会错过疾病预防的机会。在荷兰的家庭性健康护理实施案例中,护士就表达了对护理质量的担忧,如缺乏与患者的直接接触可能导致错过非语言信号,影响护理和预防效果。
从成本效益角度看,虽然家庭性健康护理初期实施成本较高,涉及人员配备、合作建立、系统搭建和监测等方面的费用,但从长期来看,其成本效益显著。

家庭性健康护理的实施框架

在家庭性健康护理的实施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实施框架至关重要。许多研究虽描述了家庭性健康护理的实施情况,但只有少数使用了系统的实施框架。实用、稳健的实施和可持续性模型(PRISM)是常用框架之一,它涵盖了优先人群的覆盖范围、干预的有效性、干预的采用情况、实施的保真度和长期维护等关键结果,同时考虑了外部环境和可持续性基础设施等背景因素。RE - AIM 框架在评估干预措施和实施挑战方面也有应用,澳大利亚的一项同伴主导的 STI 筛查项目借助该框架清晰地描述了实施过程。
理想情况下,实施框架应在实施前及实施过程中全程应用,包括选择框架和行为理论、建立并维持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确定评估问题、开发实施机制过程模型或逻辑模型、选择评估方法、确定实施因素、选择或定制实施策略、明确实施结果并进行评估、小规模试点调整实施以及报告等多个环节。不过,PRISM 框架涵盖范围广,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面临复杂的情况,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全面评估各种相互作用的因素。

家庭性健康护理的未来方向

未来,家庭性健康护理的发展主要聚焦于服务本身的优化和实施策略的改进。
在检测技术上,血液采样方法的创新是重点。目前家庭 STI 和 HIV 检测的血液采样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保证足够血量的毛细血管采血。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型采血方法,如半自动真空微针采血设备(Tasso+),它可以从手臂上部采集血液,操作相对简便,且能采集较大血量,便于进行多种 STI 和 HIV 检测及确认检测,美国的大规模测试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类似的还有 TAP II 设备和 Onflow 设备,虽各有优势,但也面临成本较高等问题,且部分设备尚未广泛应用。
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人工智能(AI)的融入将为家庭性健康护理带来新变革。AI 可用于早期识别 HIV 高风险人群,澳大利亚的 MySTIRisk 工具通过机器学习从公共卫生中心数据库中筛选出高风险患者,以便及时提供检测和预防措施。AI 还能辅助临床诊断,如通过皮肤图像识别 STI,但在应用过程中,数据隐私和安全等伦理问题不容忽视。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在利用 AI 促进性健康护理的同时,保障人权和患者隐私。

总结与建议

家庭性健康护理在提升性健康护理可及性方面成效显著,为未检测的 MSM 提供了检测机会,也为接受过诊所护理的 MSM 提供了新选择。它既可以作为独立服务,也能与传统诊所护理互补,共同推动性健康护理的发展。但目前在确保公平护理方面仍面临挑战,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的性健康护理可及性问题。
为更好地发展家庭性健康护理,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将家庭性健康护理与现有诊所护理相结合,发挥两者优势,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需求,在必要时将家庭护理与诊所护理进行衔接;二是根据优先人群的需求定制护理服务,实施前进行需求评估,利用系统的干预映射框架优化干预措施和实施策略;三是遵循实施科学框架,系统地实施家庭性健康护理服务,充分发挥其优势,最终实现提高全民性健康水平的目标。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