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 - 21 基因在细胞核中由 RNA 聚合酶 II 转录生成初级转录本 pri - miR - 21,随后经 Drosha 酶和 DiGeorge 综合征关键区域 8(DGCR8)蛋白加工,修剪为约 72 个核苷酸并形成茎环结构,最终成为成熟的 miR - 21。在人类中,miR - 21 基因位于 17 号染色体的 q23.1 区域,处于液泡膜蛋白 1(VMP1)基因的第 10 外显子内,这种基因位置在某些物种中具有特异性。
miR - 21 的表达受多种转录蛋白的影响,不同转录因子对其表达的调控方式各异。例如 PU.1 通过激活 AP - 1 来激活 miR - 21,而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 - 3 转录因子可刺激 miR - 21 前体增强子的开启,白细胞介素(IL) - 6 可触发 miR - 21 的转录过程。此外,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 β)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 - 4 可通过刺激 Drosha 酶将 pri - miR - 21 转录本转化为有功能的形式,从而增强 miR - 21 的表达。同时,表观遗传修饰也与 miR - 21 的表达调控有关,如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中,CD4+ T 细胞中 miR - 21 的甲基化增加,导致其浓度降低,进而使 miR - 21 靶向的基因过度表达。
在眼部疾病中的作用:眼部新生血管疾病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与 VEGF - A 密切相关。VEGF - A 在这些疾病中表达增加,导致眼部新生血管形成,影响视力。研究发现,miR - 21 在缺血性视网膜病变中发挥作用,它可作为 STAT - 3 的作用因子,通过抑制 TIMP - 3 促进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研究中,抑制 miR - 21 可抑制异常血管生成和视网膜下纤维化,但也有研究表明 miR - 21 在某些情况下可抑制血管生成,其具体作用在不同细胞系中可能存在差异。
在糖尿病相关血管病变中的作用:糖尿病会导致多种血管系统变化,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早期会出现周细胞减少,血管异常,进而导致缺血和新生血管形成,但这些新生血管往往脆弱,可能导致出血和视力受损。糖尿病还会影响肾脏血管,导致肾功能受损。研究发现,在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中,miR - 21 表达增加,通过抑制 PTEN 激活 PI3K/Akt/VEGF 信号通路,影响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力和血管生成。抑制 miR - 21 可改善这些情况,表明 miR - 21 可能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潜在靶点。
中风:中风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因素,目前治疗急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药物有限。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的外泌体可通过增加 miR - 21 - 5p 的表达促进缺血性中风小鼠的血管生成,改善神经功能,缩小梗死面积。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导致心脏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会导致缺血性心肌细胞死亡。研究表明,miR - 21 在 AMI 中具有保护作用,它可通过影响 PTEN/VEGF 通路,减少梗死面积,降低损伤标志物水平。例如,给予黄芪甲苷可提高 miR - 21 表达,促进心肌梗死后新血管的形成。
脊髓损伤:脊髓损伤会导致瘫痪和运动、感觉功能受损。研究发现,miR - 21 在脊髓损伤后的大鼠中高表达,增加 miR - 21 可促进内皮细胞的存活、迁移和血管组织的发育,减少 TIMP - 3 表达,增强 MMP - 2 和 MMP - 9 的活性和产生,有助于脊髓损伤后的血管修复。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表明,miR - 21 在控制血管生成方面起着基础性作用,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miR - 21 或外泌体 miR - 21 通过靶向不同的蛋白质和通路形成复杂的网络来促进血管生成。目前已构建先进的 miRNA 纳米载体系统,以支持基于 miR - 21 的治疗的临床应用。
尽管 miR - 21 在刺激血管生成方面的作用已得到确认,但其在协助各种组织修复与血管生成相关疾病方面的功能仍有待进一步探索。虽然在理解 miR - 21 的调控机制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导致其表达升高的确切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未来的研究需要更深入地了解 miR - 21 在转录后调控中的机制,以便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对其进行调控,实现更有效的治疗。
此外,未来研究还应关注 miRNAs 在治疗应用中的限制,如免疫原性和细胞毒性等问题。同时,开发安全有效的 miRNA 递送方法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使用生物载体(如腺相关病毒和慢病毒)进行靶向递送具有一定潜力,但需要进一步标准化,以避免潜在的细胞变化。通过深入研究 miR - 21 及相关机制,有望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