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研究人员为解决经皮肾镜取石术(PNL)穿刺难题,开展相关研究,发现该技术可提升穿刺效果、降低辐射。
在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领域,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NL)已成为治疗直径超过 2cm 结石以及复杂肾结石的一线微创疗法,它有着 78 - 95% 的无石率。然而,这一手术并非十全十美。在手术过程中,要实现对肾盂肾盏系统的充分经皮穿刺,成功穿刺所需的肾盏并将导丝顺利送入肾盏、上肾盏或输尿管,是整个 PNL 手术中最具挑战性且最为关键的环节。目前获取肾盂肾盏系统通路的技术多种多样,例如常用的荧光透视引导技术,包括牛眼法或三角测量法,还有超声引导下的肾穿刺技术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像是在面对非扩张性集合系统时,荧光透视引导技术就难以发挥作用;而超声引导虽然能避免辐射,但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极高,并且在处理肾积水程度较轻或无肾积水的情况时,也存在技术困难。
为了攻克这些难题,来自埃及梅努菲亚大学(Menoufia University)医学院泌尿外科的研究人员 Fouad Zanaty、Ibrahim Mowafy Gomaa 等人开展了一项极具意义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African Journal of Urology》上,为 PNL 手术的优化带来了新的希望。
研究人员采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首先,选取 61 例计划进行 PNL 手术的复杂肾结石(结石>2cm)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先通过穿刺针将亲水导丝(sensor)引入有铸型结石的肾盏,随后依次进行一系列操作。先将 8F Alken 导杆沿导丝置入,进行连续扩张直至 4 号 Alken 扩张器(18F),再在荧光透视引导下置入 18F 迷你经皮外鞘。接着,通过迷你经皮鞘插入 8/11Fr 半硬性输尿管镜,在输尿管镜直视下,将第二根导丝经结石旁穿过漏斗部、肾盂,送入输尿管或上肾盏。之后,使用连续刚性 Alken 金属扩张器将通道常规扩张至 30Fr,置入 30F 工作 Amplatz 鞘,完成后续的手术操作,如用 26Fr 肾镜进行结石碎石、取石,术后留置 16Fr 肾造瘘管和 6/26 双 J 管等。
研究结果如下:
- 手术应用情况:在 61 例 PNL 手术中,有 14 例(23%)采用了迷你内镜引导通路技术。患者平均年龄 47.5 岁,平均结石大小为 4.3cm。
- 操作时间:将导丝重新定位到输尿管或上肾盏的平均迷你内镜时间为 63 秒(34 - 119 秒),从插入输尿管镜到将传感器导丝送入输尿管或上肾盏的迷你内镜荧光透视时间仅为 7.7 秒(6 - 14 秒)。
- 手术相关指标:总手术时间平均为 97.1 分钟(69.3 - 119.2 分钟),平均住院时间为 47.1 小时(36 - 112 小时),且未出现与迷你内镜通路相关的并发症。
研究结论与讨论部分表明,迷你内镜引导通路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能够引导并促进初始经皮穿刺通路的建立和安全扩张,同时减少辐射暴露。与其他技术相比,它不需要逆行输尿管镜或复杂的仪器设备,操作更为简便。在手术安全性方面,由于是在直视下重新定位导丝,避免了不准确的导丝放置可能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穿刺通道丢失等,同时也减少了因扩张不当引起的并发症风险。从学习曲线来看,该技术简单、安全、有效且经济,有助于简化 PNL 手术早期的学习过程,使初学者更容易掌握 PNL 手术技巧。
然而,这项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研究样本量较小,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具有丰富 PNL 手术经验的手术团队完成,这可能会限制研究结果在经验相对不足的医疗中心的适用性。此外,该技术在未来还需要在更多的试验中进行研究,特别是在仰卧位进行的 PNL 手术中的应用情况。
尽管存在这些不足,但总体而言,迷你内镜引导通路技术为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有望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进一步的完善,为肾结石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