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破裂的多维度解析:孕期与分娩期的关键洞察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12日 来源: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2.8

  子宫破裂,这个在孕期和分娩期出现的 “恶魔”,悄无声息却能带来致命威胁,它是子宫体或下段的部分或完全裂开,严重危及母婴生命。在我国,随着二胎、三胎政策放开,剖宫产率上升,有生育史女性增多,子宫破裂的发生风险也在增加。此前,针对孕中期子宫破裂的研究较少,其相关的风险因素、临床表现和结局都不明确,这给临床诊断和处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深入了解子宫破裂的奥秘,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研究。他们从医院数据库中调取了 2013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所有分娩产妇的病历资料,将发生子宫破裂的病例纳入研究范围。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数据均进行了去标识化处理。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杂志上。

研究人员采用回顾性病历分析的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产科病史、孕期并发症等;同时记录子宫破裂时的情况,如破裂部位、长度、诊断方式;还关注了母婴结局,像出血性休克、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术等指标。通过这些数据,研究人员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对比不同孕期发生子宫破裂的差异,以及有症状和无症状患者之间的区别。

研究结果


  1. 子宫破裂发生率:在研究期间的 153722 例分娩中,共出现 129 例子宫破裂,总发生率为 8.4/10000。其中孕中期有 12 例,发生率为 0.78/10000;孕晚期有 117 例,发生率为 7.61/10000。子宫破裂类型中,完全破裂 8 例,不完全破裂 121 例。
  2. 患者一般情况:子宫破裂孕妇的年龄中位数为 33 岁,诊断时孕周中位数为 38 周。多数孕妇有剖宫产史(73.6%),近 60% 有刮宫史。破裂部位多发生在下段(86.82%),部分在子宫底或子宫角(13.18%)。大部分(82.2%)在手术中肉眼确诊,17.8% 通过超声检查诊断。
  3. 不同孕期子宫破裂差异:与孕晚期子宫破裂相比,孕中期子宫破裂的孕妇更易尝试阴道分娩(TOLAC,50% 比 11.49%)、使用催产素(33.33% 比 9.40%)。孕中期子宫破裂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更高(50% 比 16.24%),输血需求更大(41.67% 比 10.26%),子宫切除率更高(25% 比 1.71%),膀胱损伤率更高(33.33% 比 0.85%),住院时间更长。
  4. 胎儿结局:129 例子宫破裂病例涉及 139 个胎儿,其中 16 例因胎儿宫内死亡或计划引产发生子宫破裂。122 例活产婴儿中,5 例出现新生儿窒息,29 例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孕 28 周前发生子宫破裂,新生儿结局普遍较差。
  5. 临床症状与诊断:子宫破裂最常见症状是腹痛(41%),其次是阴道出血(14%),45% 患者无明显症状。有症状患者术前诊断率更高,新生儿更易进入 NICU,出生体重更低。超声检查对子宫破裂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病例因症状典型、病情危急直接手术,未进行超声检查。
  6. TOLAC 孕妇情况:在尝试 TOLAC 的 14 名孕妇中,2 例阴道分娩后发现子宫破裂并进行修复,12 例在试产过程中出现子宫破裂或其他紧急情况,需立即剖宫产结束分娩。孕中期子宫破裂且有剖宫产史的孕妇尝试阴道试产的比例较高。

研究结论与讨论


该研究表明,孕中期和孕早期的子宫破裂诊断困难,且后果严重,孕中期破裂的孕妇结局比孕晚期更差。有子宫手术史的孕妇,即便孕期较早,若出现持续腹痛,产科医生应密切监测子宫破裂风险。分级管理、早期住院和个性化分娩计划对子宫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同时,医护人员需提高对子宫破裂的警惕,识别和管理高危孕妇,加强多学科团队的应急处理能力,以改善母婴结局。

不过,该研究也存在局限性。由于是回顾性研究,无法控制其他相关因素,研究期间长达 10 年,难以收集更多产科指标。而且单中心研究样本量有限,结果可能不适用于其他医院,后续还需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但总体而言,这项研究为临床医生认识和处理子宫破裂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