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之隐忧:动物园北极狐感染嗜气毛细线虫(Eucoleus aerophilus)的深度剖析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11日 来源:Acta Parasitologica 1.2

编辑推荐:

  为助动物园兽医应对北极狐E. aerophilus感染,研究人员分析病例,多种驱虫药无效,100mg/kg 芬苯达唑(FBZ)有效。

  嗜气毛细线虫(Eucoleus aerophilus,曾用名Capillaria aerophila,线虫纲:毛细线虫科)是野生犬科动物常见的体内寄生虫。在动物园中,关于嗜气毛细线虫感染的报道却极为稀少。此次研究聚焦于动物园圈养的北极狐,呈现了一系列北极狐感染嗜气毛细线虫的病例,旨在为动物园兽医未来处理此类病例提供帮助。
研究涉及 5 只出生并饲养在动物园的北极狐(Vulpes lagopus),这些北极狐均出现咳嗽和浓痰症状,其中 4 只在不同时间病情迅速恶化,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研究人员对混合及个体粪便样本进行了粪便检查分析,并开展了尸体剖检。

粪便分析结果显示,样本中存在典型的毛细线虫卵,这进一步证实了呼吸道毛细线虫病的推测。研究人员尝试使用多种不同的驱虫治疗方案(芬苯达唑(fenbendazole)、米尔贝肟和吡喹酮(milbemycinoxime and praziquantel)、伊维菌素(ivermectin)、左旋咪唑(levamisole)、塞拉菌素(selamectin)、莫昔克丁和吡虫啉(moxidectin and imidacloprid))进行驱虫,但均未实现虫卵转阴,也未能改善临床症状。不过,当采用芬苯达唑(100mg/kg 体重,口服,持续 14 天)的治疗方案时,成功使虫卵停止排出。在对 4 只死亡北极狐的尸体剖检中,诊断出多灶性慢性肉芽肿性肺炎,同时在气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中发现大量成年线虫感染,并且还伴有细菌感染。通过对提取线虫的形态学分析,确定为嗜气毛细线虫,随后基于 18S rRNA 基因的分子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结果。

此次研究展示了临床和尸检数据,以及线虫的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结果,同时呼吁对圈养北极狐种群开展更多寄生虫学研究,以评估寄生虫对该物种的影响。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