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揭示耐热合金氧化膜剥落的原子机制:硫杂质诱导界面弱化的微观解密
《Nature Communications》: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08日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本研究针对耐热合金氧化膜易剥落这一长期困扰高温材料应用的难题,通过原子尺度表征技术(iDPC-STEM/3D-AP)首次发现ppm级硫杂质在Al2O3/合金界面形成非晶态富硫层,结合DFT计算阐明S-Al/O弱键合是剥落根源,并通过Zr微合金化成功抑制硫偏析。该成果为提升高温合金氧化膜附着力提供了原子级设计策略,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高温环境下,金属材料的表面会形成一层氧化膜,这层"铠甲"本是保护材料免受进一步腐蚀的关键屏障。然而令人困扰的是,这层保护膜常常会突然剥落,就像墙壁上的瓷砖意外脱落,暴露出脆弱的基体。这种现象在航空航天发动机叶片、石油化工管道等关键部件中尤为致命,可能导致灾难性事故。过去四十年间,科学家们虽然提出"硫效应"假说——认为原材料中微量的硫杂质是罪魁祸首,但始终缺乏直接证据:ppm级别的硫如何精确分布在界面?原子尺度下如何破坏界面结合?这些问题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制约着高温合金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北京科技大学张笑斌、蒋遂河与吕昭平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研究,通过多尺度表征与计算模拟的完美结合,终于揭开了这一谜团。研究者选用高纯度(S<30 ppmw)的Al2O3形成奥氏体(AFA)钢作为模型材料,在900℃水氧气氛中氧化100小时后,利用像差校正扫描透射电镜(AC-STEM)的积分差分相位衬度(iDPC)技术,首次直接观测到厚度仅0.63 nm的界面非晶层,三维原子探针(3D-AP)定量显示该层硫浓度高达18 at.%。更惊人的是,DFT计算揭示硫原子在Al2O3侧形成共价键对(S-S间距1.98 ?),却排斥周围Al/O原子(间距>2.6 ?),导致界面结合能骤降。基于此机制,团队通过Zr微合金化(Eseg降低34.3 eV)成功阻断硫偏析,使氧化膜在500小时循环氧化后仍保持完整附着。
关键技术方法包括:1)采用iDPC-STEM实现轻元素(S/O)原子级成像;2)3D-AP定量分析界面硫分布;3)基于实验构型建立DFT界面模型计算键合特性;4)通过标准摩尔Gibbs能筛选Zr作为硫捕获元素。所有试样均来自电弧熔炼的高纯度(>99.99%)原料。
研究结果部分:
"高纯度AFA钢中的剥落与硫偏析行为":自发剥落的氧化膜(500 nm厚α-Al2O3)界面处存在连续裂纹,EDS证实硫在裂纹尖端富集,FFT分析显示氧化铝与γ-Fe基体无特定取向关系。
"氧化物/基体界面硫的原子构型":iDPC图像显示界面处4个原子层(约632 pm)呈现长程无序,3D-AP重建证实硫在Al2O3侧偏聚,浓度梯度分析排除界面展宽假象。
"硫偏析与界面解理机制":DFT模拟显示硫从基体向界面扩散的Gibbs自由能降低38.6 eV,动力学计算表明硫在γ-Fe中扩散系数(1.69×10-11 m2/s)比在α-Al2O3中(6.30×10-14 m2/s)快3个数量级。电子局域函数(ELF)证明S-S共价键与S-Al/O反键态共存,PDOS显示费米能级附近S与Al/O轨道重叠可忽略。
"基于原子机制的附着力改善":Zr掺杂使界面粘附功从124.0提升至128.0 J/m2,实验验证Zr取代界面硫后形成致密氧化膜,二次离子质谱(SIMS)证实硫偏析完全消除。
讨论与结论指出,该研究突破传统认知——即使超低硫含量(26 ppmw)仍会导致界面非晶层形成,这是因为氧化过程中动态界面具有比晶界更强的硫捕获能力。不同于Ni-S体系中晶界脆化源于S-S弱键,本研究首次证实Al2O3/合金界面失效源于S-Al/O键合缺失。通过Zr的优先氧化倾向(ΔGfθ=-1042.8 kJ/mol)设计,不仅为高温合金开发提供新思路,更建立了"界面偏析构型-化学键特性-宏观性能"的普适性研究范式。这项成果将推动从燃气轮机叶片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体等众多高温部件的可靠性提升。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柣鎴eГ閸婂潡鏌ㄩ弴鐐测偓褰掑磿閹寸姵鍠愰柣妤€鐗嗙粭鎺楁煕閵娿儱鈧悂鍩為幋锔藉亹閻庡湱濮撮ˉ婵堢磽娴g懓濮堟い銊ワ躬瀵鎮㈤悡搴g暰閻熸粌绻橀獮妤呮偐瀹曞洨顔曢梺鍛婁緱閸ㄤ即鍩㈤崼銉︾厸閻忕偛澧介‖鍏笺亜閿曚焦鐝柕鍥у婵℃悂濡烽敂缁橈紗闂備浇顕栭崰姘跺磻閻旂儤顫曢柟鐑樺殾閻旂儤瀚氶柟缁樺笂缁辩喎鈹戦悩娈挎毌婵℃彃鎳樺畷瑙勫閺夋嚦锔芥叏濡炶浜鹃悗瑙勬磸閸庣敻銆侀弴銏犖ч柛銉㈡櫔缁辨娊姊绘担绋款棌闁稿鎸惧濠冪附缁嬭儻袝濡炪倖鍔ч梽鍕偂濞嗘挻鐓曟繛鍡楁禋濡插綊鏌涙繝鍐ㄥ妞ゃ劊鍎甸幃娆撴嚑椤戭値鍥ㄧ厵闁绘挸娴风粔鐑樸亜閵忊剝绀嬮柡浣瑰姍瀹曟儼顦寸紒瀣煼濮婂宕掑▎鎴濆闂佹椿浜滅紞濠傜暦濞差亜绀嬫い鏍ㄨ壘閻庮參姊虹憴鍕靛晱闁哥姵姘ㄧ划鍫熺節閸屾鏂€闂佺粯锚瀵爼骞栭幇顔剧<闁绘﹢娼ч埢鍫ユ煛鐏炶濮傞柟顔哄灲瀹曨偊宕熼幋顖滅М闁哄矉绻濆畷銊╊敊閽樺鍋撻幇鐗堢厸閻忕偠顕ф慨鍌炴煙椤斿搫鈧繂鐣烽幒鎴旀婵妫旂槐锟� • 综述:了解猴痘的死灰复燃:非洲近期疫情的关键驱动因素及经验教训 • 揭开黑珊瑚早期演化的神秘面纱:新发现与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