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冷俯冲带中15 ?相的形成:含水矿物在极端条件下的超膨胀及其对地球深部水循环的启示
《Nature Communications》: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08日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本研究针对传统俯冲带水循环模型忽略流体化学特性的问题,通过高压高温实验结合计算模拟,首次发现滑石在碱性盐水条件下可形成含水率达31 wt.%的15 ?相(d001=14.43 ?),其稳定性延伸至125 km深度。该发现为重新评估俯冲带地球化学过程、地震活动及深部水运输机制提供了关键证据。
研究团队采用三项核心技术:1)金刚石压砧(DAC)结合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XRD)进行原位高压高温(HP-HT)实验(3.0-7.7 GPa,250-560°C);2)基于CLAYFF力场的分子动力学(MD)模拟分析水分子层结构;3)大正则蒙特卡洛(GCMC)计算评估最大含水量。实验设计模拟了南马里亚纳等冷俯冲带(5-8°C/km)的P-T路径,并采用0.5M NaHCO3溶液模拟碱性流体环境。
研究结果部分:
讨论部分指出,15 ?相的发现对理解俯冲带多圈层耦合具有三重意义:1)水循环方面,其形成深度(90-125 km)与火山弧位置(134 km)的匹配暗示脱水过程可能触发弧岩浆作用;2)地震活动方面,南马里亚纳地震频率在75-125 km深度降低44%,而在150-200 km(15 ?相脱水深度)增加34%,支持矿物相变诱发地震的假说;3)碳循环方面,伴随15 ?相形成的菱镁矿为深部碳储存提供了新途径。该研究通过还原俯冲流体的真实化学环境,为建立更精确的地球系统模型提供了实验基础。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