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18F-FDG PET/CT 多参数分析鉴别肺孤立性病变:解锁肺癌诊断新密码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08日 来源:Annals of Nuclear Medicine 2.5

编辑推荐:

  研究人员利用18F-FDG PET/CT 多参数分析,鉴别肺孤立性病变,发现联合参数可提高诊断效能。

  在医学领域,肺部疾病的诊断一直是个关键难题。对于患有肺外恶性肿瘤且伴有单个孤立性肺病变的患者来说,判断该病变是第二原发性肺癌(SPLC)还是肺转移(PM),直接关乎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患者的预后。以往,病理检查虽为诊断金标准,但因其具有侵入性,很多患者因身体状况或个人意愿无法接受;而传统的 X 射线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成像技术,在诊断上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探寻一种更精准、无创的诊断方法迫在眉睫。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极具意义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Annals of Nuclear Medicine》上。该研究表明,联合18F-FDG PET/CT 的多个参数,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患有单个孤立性肺病变和肺外恶性肿瘤患者的 SPLC 和 PM 的鉴别能力。这一发现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可靠的诊断依据,有望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

为开展这项研究,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选取了 2015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接受治疗的 84 例患者,这些患者均有单个肺病变且伴有肺外恶性肿瘤。所有患者在接受18F-FDG PET/CT 扫描后,两周内进行了组织学检查。其次,使用 Discovery 710(GE Healthcare)对患者进行全身 PET/CT 扫描,并获取了一系列 CT 和 PET 参数。最后,通过两名经验丰富的核医学专家对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并利用相关软件和模块提取放射组学特征,结合统计分析方法构建诊断模型。

研究结果如下:

  1. CT 成像数据和患者基线特征:研究共纳入 84 例患者,其中 SPLC 组 38 例,PM 组 42 例。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叶征和毛刺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SPLC 组患者年龄更大,分叶征和毛刺征更明显。虽然 SPLC 组肿瘤平均直径大于 PM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性别和间隔时间方面无显著差异。
  2. 18F-FDG PET 参数比较:SPLC 组患者的 SUVmax、SUVmean、SUVpeak、SULmax、SULmean、SULpeak 和 TLG 等参数均显著高于 PM 组。在放射组学参数方面,107 个特征中有 12 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能量参数差异最为显著。
  3. 诊断效能分析:通过 ROC 分析,能量参数的鉴别诊断价值最高。研究人员构建的联合代谢、体积、纹理参数和 CT 特征的逻辑回归模型,诊断效能更高,AUC 达到 0.826,与单独使用 SUVpeak、TLG 和能量等参数相比,该联合模型在重新分类方面有显著改善。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对于患有单个孤立性肺病变和肺外恶性肿瘤的患者,判断病变是 SPLC 还是 PM 至关重要,因为二者的治疗策略截然不同。本研究表明,18F-FDG PET/CT 的多个代谢特征在鉴别 SPLC 和 PM 方面具有不同的诊断效能,联合传统和放射组学特征可能会进一步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虽然该研究存在样本量小、部分患者数据缺失、未分析良性病变以及纳入多种肺外原发癌等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其为后续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方向。未来,有望通过扩大样本量、优化研究设计等方式,进一步完善相关诊断模型,为肺部疾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