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修补术:自体与合成移植物的美学与并发症大揭秘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08日 来源:Acta Neurochirurgica 1.9

编辑推荐:

  研究人员对比自体骨移植物(ABGs)和合成移植物(SGs)在颅骨修补术中的美学效果与并发症,发现 ABGs 更具优势。

  颅骨修补术,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但对于那些因中风或严重创伤性脑损伤而接受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来说,它却意义非凡。在经历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的颅骨完整性遭到破坏,这不仅影响了大脑的保护功能,还可能导致面部不对称,对患者的外貌和心理都造成一定影响。颅骨修补术的出现,就像是给这些患者的 “心灵窗户” 重新装上了一块合适的 “玻璃”,既能恢复颅骨的完整性,保护大脑,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面部的对称性,促进患者的功能和美学恢复。
然而,在颅骨修补术的材料选择上,一直存在着争议。传统的自体骨移植物(ABGs),就像是从患者自身身体里 “取” 出的一块 “拼图”,利用患者自己的骨头进行重建,具有自然贴合颅骨结构、成本效益高等优点。但是,ABGs 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在去骨瓣减压术和颅骨修补术之间,需要将取出的骨头存储在腹腔内,这可能会导致骨吸收,使骨头变形,影响与颅骨缺损的适配度,还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而新兴的合成移植物(SGs),则像是通过精密设计的 “定制拼图”,利用生物合成材料和 3D 打印技术,为患者量身定制移植物,虽然成本较高,但它减少了与腹腔存储和骨吸收相关的风险。

目前,虽然有一些研究探讨了 ABGs 和 SGs 在术后的临床效果,但对于它们的美学效果和长期术后并发症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在神经整形外科日益受到关注、患者对手术满意度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综合考虑颅骨修补材料的功能和美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来自 Georgetow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关于 “Balancing form and function: A single - center review of autologous vs. synthetic grafts in cranioplasty” 的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Acta Neurochirurgica》上,为颅骨修补术的材料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研究人员采用了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 2017 年 1 月至 2023 年 11 月期间,在单一机构接受颅骨修补术且年龄在 18 岁及以上的患者进行了研究。这些患者因中风或严重创伤性脑损伤接受了去骨瓣减压术,随后使用 ABGs 或 SGs 进行颅骨修补。研究人员通过电子病历收集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临床特征、围手术期细节、颅骨修补术的具体情况(植入物类型、颅骨修补时间、术后并发症)、随访时间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等数据。同时,利用术后至少一个月的轴向 CT 扫描,评估额叶和顶叶的不对称性,以此来衡量美学效果。此外,研究人员还运用了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如两样本 t 检验、Wilcoxon 秩和检验、卡方检验、Fisher 精确检验等,并进行多变量分析以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

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患者特征:共有 200 例患者符合研究标准,其中 82 例(41.0%)接受了 ABGs,118 例(59.0%)接受了 SGs。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种族身份上无显著差异,但 ABG 组患者年龄显著大于 SG 组,且 ABG 组中高血压和房颤病史的患者较多,而 SG 组中脑血管意外(CVA)病史的患者较多。在社会经济地位方面,两组相似123
  • 围手术期变量:不同病因导致的颅骨修补,ABGs 和 SGs 的使用情况不同。如硬膜下血肿(SDH)、创伤性脑损伤(TBI)、枪伤患者更倾向于使用 SGs,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更倾向于使用 ABGs。ABGs 组患者等待颅骨修补的中位时间短于 SGs 组,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随访时间无显著差异45
  • 美学结果:通过 CT 扫描评估额叶和顶叶的不对称性,结果显示两组在额叶和顶叶不对称评分上均无显著差异。即使在多变量分析中控制损伤类型后,差异仍不显著。这表明 ABGs 和 SGs 在美学效果上相当678
  • 术后并发症:总体上,22.0% 的患者在颅骨修补术后出现并发症,SG 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 ABG 组,尤其是感染率。此外,SG 组患者进行再次颅骨修补手术的可能性更高91011

研究结论表明,ABGs 和 SGs 在颅骨修补术中的美学效果相当,但 SGs 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手术率显著更高。考虑到 ABGs 的低并发症率和成本效益,在可行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 ABGs。然而,当自体骨不可用或存在禁忌证时,SGs 仍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这项研究意义重大,它为临床医生在颅骨修补术的材料选择上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有助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损伤原因、合并症、医疗资源和预期恢复轨迹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不过,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回顾性、单中心设计可能导致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管理的差异,影响研究结果;较短的随访时间无法捕捉长期并发症;缺乏患者报告的结局指标,无法全面评估主观美学问题等。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延长随访时间,纳入更多患者报告的结局指标和标准化评估方法,以更全面地评估颅骨修补术材料对患者功能和美学效果的影响。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

    生物通精彩推荐 • 多发性骨髓瘤:从复杂病理到创新疗法的突破 ——2025 年研究新进展 • 综述:身心疗法的全球研究趋势:一项文献计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