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研究人员为探究自杀相关因素,对伊朗大学生展开研究,发现多种因素影响自杀,对预防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自杀问题如同隐藏在暗处的 “杀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在美国,10 - 34 岁人群中自杀是第二大死因;全球每年有超 80 万人因自杀离世,在伊朗,自杀相关问题同样不容小觑,自杀念头、计划和未遂的发生率分别达 12.7%、6.2% 和 3.3% 。自杀行为包括自杀想法、计划和尝试,其背后涉及众多复杂因素,然而目前这些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对自杀风险的影响尚未完全明晰,预测自杀行为也颇具挑战。
近年来,持续性认知(perseverative cognition,PC)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被认为与自杀存在关联。PC 指重复性、侵入性且通常为负面的想法,涵盖担忧、反刍和强迫观念等,它不仅影响生理系统,还与多种精神疾病相关,且与自杀想法和行为的关系密切。同时,传统精神疾病诊断存在诸多问题,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提出的研究领域标准(Research Domain Criteria,RDoC)为自杀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其中正负价系统在自杀研究中备受关注。此外,社会脱节与自杀风险也存在紧密联系。但在伊朗青年群体中,PC 与自杀倾向之间的关系仍缺乏深入研究,这促使研究人员开展了此项研究。
来自伊朗设拉子医科大学(Shiraz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伊朗社会福利与康复科学大学(University of Social Welfare and Rehabilitation Sciences)、伊朗伊斯兰阿扎德大学大不里士医学科学分校(Islamic Azad University, Tabriz Medical Sciences)以及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共同参与了这项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Psychology》杂志上。
在研究方法上,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探索性横断面研究。他们选取了设拉子医科大学不同院系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便利抽样法,最终确定 256 名符合条件的学生参与研究。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多种量表进行数据收集,包括持续性认知问卷(Perseverative Cognitions Questionnaire,PCQ)、趋近 - 回避气质问卷(Approach - Avoidance Temperament Questionnaire,ATQ)、社会联结量表修订版(Social Connectedness Scale - Revised,SCS - R)和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uicidal Behaviors Questionnaire - Revised,SBQ - R)。之后,运用皮尔逊相关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如下:
变量间相关性 :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PC 与正价系统呈负相关,与负价系统、社会脱节和自杀行为呈正相关;正价系统与负价系统、社会脱节和自杀行为呈负相关;负价系统与社会脱节和自杀行为呈正相关;社会脱节与自杀行为呈正相关。
模型拟合度 :对比直接结构模型和中介结构模型发现,中介结构模型拟合度更好,表明正价系统、负价系统和社会脱节在 PC 与自杀行为关系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
回归系数分析 :在直接结构模型中,PC 与自杀行为显著正相关;而在中介结构模型中,PC 对正价系统有显著负向影响,对负价系统和社会脱节有显著正向影响,PC 对自杀行为的直接影响变得不显著。正价系统对社会脱节和自杀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负价系统对社会脱节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自杀行为影响不显著;社会脱节对自杀行为影响也不显著。这进一步证实了中介变量的作用。
间接效应分析 :采用 Bootstrap 方法估计间接效应,结果显示 PC 对自杀的间接效应显著,而正价系统和负价系统的间接效应不显著。
研究结论与讨论部分指出,本研究首次提出结构模型探索正负价系统和社会脱节在 PC 与自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 PC、正负价系统和社会脱节都与自杀行为相关,PC 通过影响正负价系统和社会脱节间接影响自杀行为。具体而言,PC 可能导致正价系统活动减少,进而增加自杀风险,比如过度反刍会使大脑对奖励的反应降低,影响人们对愉悦活动的参与。同时,PC 与负价系统紧密相连,高度反刍和担忧会让人更易感知威胁,产生负面情绪,而自杀有时被视为逃避负面情绪的方式。此外,社会脱节在自杀风险中也扮演关键角色,它与自杀想法和行为相关,在伊朗文化背景下,社会联系的重要性使得社会脱节对自杀风险的影响更为突出。
不过,该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研究设计为横断面研究,无法确定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未评估一些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如绝望感;样本存在局限性,参与者多为女性,且来自单一大学,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普遍性。但总体来说,该研究为自杀预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临床治疗中可针对这些因素制定干预措施,如通过调节正负价系统、改善社会联系等方式降低自杀风险,未来研究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索。
打赏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