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类 PI3K 在 CMS 诱导的 TM 细胞自噬中起关键作用:研究人员首先对 PI3K 家族成员在 TM 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展开分析,通过已发表的单细胞 RNA 测序数据库,他们发现 PI3K 的 5 种催化亚基在 TM 细胞中显著表达,其中包括 I 类 PI3K 的 PIK3CA、PIK3CB、PIK3CD,II 类 PI3K 的 PIK3C2A 以及 III 类 PI3K 的 PIK3C3。为了探究 I 类 PI3K 是否参与介导机械拉伸诱导的自噬,研究人员使用 PIK - 75 抑制 I 类 PI3K 活性,结果发现高浓度的 PIK - 75 能够显著降低 CMS 诱导的 LC3 II 水平升高,并且通过 siRNA 对 I 类 PI3K 的催化亚基进行单基因或三基因敲低实验,进一步证实了 I 类 PI3K 在促进自噬体形成、调节 CMS 诱导的自噬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PIK3C2A 介导的 PI (3) P 形成对 HTM 细胞中 CMS 诱导的自噬无显著影响:PI (3) P 的形成是自噬起始的关键步骤。以往研究认为,III 类 PI3K 是产生自噬体生物发生所需 PI (3) P 的主要激酶,但近期有研究表明,II 类 PI3K(PIK3C2A)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参与其中。为了探究 II 类和 III 类 PI3K 在 TM 细胞拉伸诱导自噬中的作用,研究人员沉默 PIK3C2A 的表达,并给予外源性 PI (3) P 处理,同时敲低 III 类 PI3K(PIK3C3)的表达,结果发现它们均对 CMS 诱导的自噬激活无显著影响,这表明在 TM 细胞中,II 类和 III 类 PI3K 并非拉伸诱导自噬的主要参与者。
PIK3CA 定位于 PC,且在 CMS 作用下从 PC 解离:研究人员聚焦于在 TM 细胞中表达丰富的 I 类 PI3K(PIK3CA、PIK3CB 和 PIK3D),通过共免疫染色实验,他们惊喜地发现 PIK3CA 与 PC 存在强烈的共定位现象,而 PIK3CB 和 PIK3CD 则无明显共定位。更为有趣的是,当细胞受到 CMS 作用时,PIK3CA 在 PC 上的强度水平显著降低,这意味着 PIK3CA 在 PC 上的定位可能与机械拉伸存在密切关联。
I 类 PI3K 和 INPP4 对 HTM 细胞中 CMS 诱导的自噬至关重要: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究 I 类 PI3K 和 PI 磷酸酶产生的 PI (3) P 是否参与 CMS 诱导的自噬。他们敲低 I 类 PI3K 的表达,发现 PC 上的 PI (3) P 水平显著下降,这表明 I 类 PI3K 参与了睫状 PI (3) P 的产生。同时,利用 AKT - PH - GFP 生物传感器,研究人员发现 CMS 能够使细胞内 AKT - PH - GFP 阳性囊泡数量显著增加,且这些囊泡部分与网格蛋白重链(CLTC)共定位。通过对 SHIP1/2 和 INPP4A/B 进行双基因敲低实验,研究人员发现敲低 INPP4A/B 能够显著降低 CMS 诱导的 LC3 II 水平升高,这表明 I 类 PI3K 与 INPP4 磷酸酶协同作用,在 CMS 诱导的自噬中发挥着直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