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调控报告基因转基因表达,解锁生物成像多元应用新密码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06日 来源:npj Imaging

编辑推荐:

  研究人员针对生物成像需求,开展调控报告转基因表达研究,实现多样生物读出,助力癌症与神经科学研究。

  在生命科学的探索之路上,生物成像技术宛如一座明亮的灯塔,照亮了科研人员深入了解生物奥秘的征程。它能够让研究者们观察到细胞、组织乃至整个生物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为解开生命密码提供了关键线索。然而,现有的生物成像技术并非尽善尽美。一方面,不同的成像模态各有优劣,没有一种模态能完美解决所有生物学问题。例如,光学成像的分辨率较高,但信号容易被组织吸收和散射;磁共振成像(MRI)虽然能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但成本较高,且对某些分子的检测灵敏度有限。另一方面,如何精准地利用报告转基因表达,以获得多样化且准确的生物学信息,仍是一个亟待攻克的难题。
为了突破这些困境,来自美国冷泉港实验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的 Alexandria S. Battison、Joseph R. Merrill、Jeremy C. Borniger 和 Scott K. Lyons 等研究人员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npj Imaging》上,为生物成像领域带来了新的曙光。

研究人员在这项研究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

  1. 基因编辑技术:利用 CRISPR/Cas9 技术,实现对报告转基因在基因组上的精准插入,使研究人员能够更精确地调控基因表达。
  2. 病毒载体递送技术:通过改造病毒载体,如慢病毒、腺病毒、腺相关病毒(AAV)等,将报告转基因高效递送至目标细胞,确保基因的稳定表达或瞬时表达。
  3. 构建多种转基因策略:设计包含不同启动子、终止子、增强子等元件的转基因表达载体,实现对报告转基因表达的多层次调控。

研究结果


  1. 常用报告转基因:报告转基因已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主流成像模态,可分为产生或增强成像信号两类。选择合适的报告转基因取决于实验需求、成像模态特性、扫描仪的可及性以及相关成像材料的成本和可用性。例如,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常用于生物发光成像(BLI),绿色荧光蛋白(GFP)及其变体在荧光成像中应用广泛。不同的报告转基因在不同成像模态下各有优缺点,如 BLI 灵敏度高、成本低,但信号易受组织影响;荧光成像(FLI)具有多种光谱可区分的变体,但存在组织穿透性和自发荧光的问题12
  2. 调控报告转基因表达对生物读出的影响
    • 转录水平调控:启动子的选择对成像读出有深远影响。组成型启动子(如 PGK、EF1α)“始终开启”,其成像信号强度与标记细胞数量成正比,常用于追踪细胞位置和监测肿瘤发展;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如胰腺特异性 Ptf1a、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 Aldh1l1)可将报告转基因表达限制在特定细胞类型,但存在表达保真度问题;条件型启动子(如 NF-κB、四环素诱导系统)在特定生物状态或分子存在时激活,为研究特定生物学过程提供了有力工具345
    • 转录后水平调控:在 mRNA 水平,可通过引入 floxed(或 FRT’d)终止盒实现组织或细胞类型特异性表达。例如,“Brainbow” 小鼠利用 Cre 重组酶随机重组荧光报告基因,实现神经元的彩色标记和追踪。此外,构建多顺反子构建体可同时表达多个报告转基因,结合不同成像模态的优势67
    • 翻译后水平调控:在蛋白质水平,通过融合降解结构域(degrons)等方式调节报告转基因的功能。例如,FUCCI 细胞周期报告系统利用 geminin 和 CDT1 降解结构域,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产生不同荧光信号,实现对细胞周期的实时监测。同时,还可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离子、神经递质等物质89

  3. 神经科学中成像报告基因的特殊考虑
    • 离子功能成像:神经元化学突触传递的特性促使了多种检测神经元活动工具的发展。以 GCaMP 为代表的基因编码钙指示剂,可通过结合钙离子引发荧光变化,实时定量成像神经元内的钙动态,为研究神经元活动提供了关键手段。此外,还有用于检测其他离子(如钾离子)的工具1011
    • 神经递质成像:利用报告转基因可对神经递质进行成像,了解其在突触处的释放和接收情况。如 iGluSnFR 用于检测谷氨酸,dLight1 用于检测多巴胺,还有针对 ATP、pH 等分子的传感器,为研究神经传递和细胞代谢提供了重要信息12
    • 电压传感器:电压传感器能够直接监测神经元的电活动,通过检测膜电位变化改变荧光特性,实现对动作电位和亚阈值电压变化的实时可视化。例如,ASAP 和 JEDI-2P 等电压传感器在追踪快速神经元活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3

  4. 报告转基因标记方法对生物读出的影响
    • 递送载体选择:在植入模型中,稳定整合转基因的递送方法常用于肿瘤细胞研究,如利用非病毒载体(如脂质体、转座子系统)或病毒载体(如慢病毒、腺病毒)将转基因导入细胞。病毒载体具有感染性强、基因递送效率高的优点,但存在生物安全性问题;非病毒载体免疫原性较低,但体内转基因效率有待提高1415
    • 神经追踪技术:在神经科学中,逆行追踪和顺行追踪是研究神经回路结构和连接性的重要技术。伪狂犬病病毒(PRV)可用于逆行追踪,通过其跨突触的运动特性,标记神经元的连接;AAV 的不同血清型具有不同的细胞嗜性,可用于特定细胞群体的基因递送1617
    • 生殖系方法:通过生殖系将报告转基因引入转基因模型,为研究提供了稳定的实验动物模型。结合 CRISPR/Cas9 技术,可实现更精准的转基因插入,但同时也需要考虑转基因表达的免疫原性问题1819


研究结论与讨论


这项研究全面地探讨了如何通过调控报告转基因的表达和递送方式,实现多样化的生物成像读出,为癌症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支持。研究人员通过优化基因表达调控策略和基因递送方法,提高了生物成像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有助于深入了解肿瘤发展和神经活动的机制。同时,研究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如转基因表达的免疫原性问题,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生物成像技术的发展,还为癌症治疗和神经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有望在未来带来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