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为探究个体行为差异对白唇西貒(WLP)放归的影响,研究人员开展实验,发现其影响探索和扩散行为,对放归策略制定意义重大。
# 白唇西貒放归成功的关键因素:个体行为差异研究解读
在神秘的热带森林中,白唇西貒(Tayassu pecari,WLP)曾是活跃的 “居民”,它们成群结队地穿梭在林间,觅食、嬉戏,对维持森林生态平衡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捕猎、森林砍伐以及栖息地破碎化,白唇西貒的生存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许多地区已经难觅踪迹。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易危物种,在巴西,其栖息地大幅缩减,比如在大西洋森林,适宜它们生存的区域仅剩一半,在其他生物群落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为了拯救这一濒危物种,再引入计划成为了重要的保护手段。但以往的放归项目成效不一,有的即便采用软释放(soft release)等看似周全的方式,动物们在放归后仍长期依赖人工投喂,难以真正融入野生环境。这让科研人员意识到,深入了解影响放归成功的因素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来自巴西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极具意义的研究,旨在探究个体行为差异对白唇西貒放归后的探索和扩散行为的影响,为提高放归成功率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
研究人员主要采用了行为观察和追踪技术。他们选取了 17 只在实验室人工繁育六代的成年白唇西貒,这些白唇西貒来自巴西圣克鲁斯州立大学应用动物行为学实验室(LABET/UESC)。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先在 LABET/UESC 对这些白唇西貒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预放归训练,利用挑战喂食器、空间和时间上不可预测的食物供应等环境富集(environmental enrichment,EE)技术,模拟自然觅食环境,激发它们的探索行为。同时,通过观察和记录,对白唇西貒的攻击性、探索性和社交性三个行为维度进行评估打分。随后,将它们转移到巴伊亚州塞古罗港的巴西环境署野生动物康复中心(CETAS/IBAMA)的预放归围栏中,进行 32 天的适应训练,在此期间继续观察其行为。放归后,利用无线电追踪、相机陷阱和痕迹追踪等技术,对它们的活动范围、饮食、繁殖等情况进行为期 12 个月的监测。
研究结果
- 个体行为特征差异:白唇西貒在攻击性、探索性和社交性维度上存在显著个体差异,且原始行为数据在这三个维度的变异系数较高,分别为攻击性 56.9%、社交性 73.8%、探索性 195.1%。性别对这些行为特征分数无显著影响,但体重与攻击性呈正相关,即体重增加,攻击性增强。
- 探索行为相关因素:在软释放阶段,年龄和体重与白唇西貒探索预放归围栏观察区的延迟时间呈负相关,年轻和体重较轻的个体探索时间更短。然而,行为特征分数与探索延迟时间无显著相关性。
- 扩散行为相关因素:放归后,所有白唇西貒迅速离开预放归围栏。社交性分数与接近无线电接收器的顺序呈负相关,即社交性最低的个体最先接近接收器,率先开始扩散。
- 放归后的生存情况:放归后,白唇西貒逐渐扩大活动范围,一年内从最初的 0.02km2 扩大到 2.45km2,但仍频繁回到预放归围栏附近觅食。它们在放归后开始自然繁殖,监测期间记录到两窝幼崽出生。不过,一只雄性白唇西貒(Naruto)在放归 261 天后受伤死亡,推测可能是在单独行动时遭到捕食者攻击。
研究结论与讨论
该研究表明,个体行为差异显著影响白唇西貒放归后的探索和扩散行为。低社交性个体在放归后更倾向于率先探索新环境和扩散,这为理解其资源利用和时空运动模式提供了重要依据。然而,探索维度与个体探索行为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与预期不同,探索分数与探索和扩散的延迟时间并无直接关联,可能需要新的评估方法。
研究还发现,尽管白唇西貒在放归后逐渐适应野外环境,开始利用自然食物资源,但在人工投喂期间,它们仍依赖补充食物。在停止投喂后,随着自然水源的发现,它们对人工水槽水的消耗也逐渐减少。此外,放归地点的生态环境适宜,周边社区的支持以及稳定的气候条件,都为放归成功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项研究意义重大,为白唇西貒的保护和再引入计划提供了关键的科学依据。它强调了评估个体行为差异在预测白唇西貒放归行为中的重要性,为制定更有效的预放归训练策略指明了方向。未来,可进一步研究针对不同行为特征个体的训练方法,如设计社交化项目或特定训练协议,增强其在野外生存的能力。同时,开展不同物种和栖息地的对比研究,有助于确定这些发现的普遍性,从而为其他濒危物种的保护和再引入提供借鉴,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发展。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