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iPSC 敲除模型:推进丙酸血症研究的新利器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06日 来源:Human Cell 3.4

编辑推荐:

  研究人员利用 CRISPR-Cas9 技术构建 PCCAPCCB 基因敲除 iPSC 系,为丙酸血症研究提供新模型,意义重大。

  丙酸血症(Propionic acidemia,PA)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疾病,就像隐藏在人体代谢系统中的 “定时炸弹”。它由 PCCA 和 PCCB 基因发生突变引起,这两个基因所编码的是线粒体酶丙酰辅酶 A 羧化酶(Propionyl-CoA carboxylase,PCC)的亚基。PCC 在某些氨基酸和脂质的分解代谢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 PCCA 和 PCCB 基因出现问题,PCC 的活性就会大打折扣,有毒代谢物便会在体内大量堆积,进而引发严重的代谢功能障碍。
PA 患者的心脏和大脑往往会受到显著影响,这也是导致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心脏方面,常见的并发症包括 QT 间期延长、心肌肥厚以及扩张型心肌病,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致命的心律失常;而在神经系统方面,患者会出现认知障碍、发育迟缓、智力残疾等一系列问题,还可能伴有神经精神运动发育的结构缺陷和紊乱。尽管早期诊断和干预对缓解 PA 患者重要器官的损伤至关重要,但目前的治疗手段十分有限,这就迫切需要深入研究 PA 的发病机制,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此背景下,来自西班牙多个研究机构(Centro de Biología Molecular Severo Ochoa UAM-CSIC、Instituto Universitario de Biología Molecular、Centro de Investigación Biomédica en Red de Enfermedades Raras (CIBERER)、Instituto de Investigación Sanitaria Hospital La Paz (IdiPaz))的研究人员 Emilio M. García-Tenorio、Mar álvarez 等人开展了相关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Human Cell》杂志上,为 PA 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as9,一种强大的基因编辑工具)。实验所用的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具有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的潜力)来源于健康女性供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一系列复杂而精细的操作,研究人员成功构建了 PCCA 和 PCCB 基因敲除(Knockout,KO)的 iPSC 系。

下面来看具体的研究结果:

  • PCCA 和 PCCB 基因敲除 iPSC 系的生成:研究人员精心设计了针对 PCCA 和 PCCB 基因关键区域(外显子 5)的向导 RNA,利用 CRISPR-Cas9 和单导向 RNA 核糖核蛋白(RNP)复合物进行转染。经过筛选,成功获得了带有双等位基因移码突变的 iPSC 克隆。例如,在 PCCAKO iPSC 系中发现了两种移码突变,分别是 2 碱基缺失(c.411_412del)和 5 碱基缺失(c.413_414 + 3del);在 PCCBKO iPSC 系中,选择的克隆为复合杂合突变,一个等位基因有 1 碱基插入(c.448_449insC),另一个等位基因有 4 碱基缺失和 2 碱基插入(c.446_449delinsCT)。这些突变均导致了提前终止密码子的出现,经过多种检测方法证实,相应的转录本、蛋白质表达和酶活性都消失了,这表明成功构建了基因敲除细胞系123
  • PCCA 和 PCCB 基因敲除 iPSC 系的特征鉴定:对构建的基因敲除 iPSC 系进行全面的特征鉴定后发现,它们具有典型的干细胞形态,细胞紧密堆积形成集落,核质比大且核仁明显。通过核型分析表明,细胞系的染色体完整性正常(46,XX)。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多能性标记物(如 OCT4、SOX2、NANOG、SSEA-3、SSEA-4、TRA-1–60 和 TRA-1–81)表达强烈,这意味着这些细胞系保持着多能性。此外,通过体外三胚层分化实验,证实了它们具有分化为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的能力。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分析验证了细胞身份,支原体检测表明细胞系未被污染456

从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来看,此次研究意义非凡。研究人员成功构建了 PCCA 和 PCCB 基因敲除的 iPSC 系,这些细胞系基因组完整且保持多能性,为研究 PA 的分子和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宝贵的同基因系统,也为探索潜在的治疗干预措施提供了有力工具。由于 PA 患者目前治疗选择有限,常遭受不可逆的脑部并发症,而现有的 PA 相关细胞模型无法研究神经系统改变。基于此,研究人员计划利用这些基因敲除 iPSC 系开发脑类器官,进一步深入研究 PA 相关的神经学和生物学复杂性,这对于理解 PA 的发病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为丙酸血症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方向,其构建的基因敲除 iPSC 系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望在未来推动丙酸血症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

生物通精彩推荐 • 综述:了解猴痘的死灰复燃:非洲近期疫情的关键驱动因素及经验教训 • 非经典小非编码 RNA:胃癌早期诊断的新希望 —— 血浆细胞外囊泡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