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关节翻修术的挑战与进展:优化手术效果的关键研究成果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05日 来源:Arthroplasty 2.3

编辑推荐:

  为降低全关节翻修术(TJA)发生率、优化结果,研究人员开展多方面研究,成果为临床提供指导。

  

全关节翻修术研究解读:现状、成果与意义

在医学领域,人工关节置换术(Arthroplasty)为众多关节疾病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帮助他们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重新拥抱正常生活。然而,随着接受关节置换手术的人数不断增加,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逐渐凸显 —— 全关节翻修术(Total Joint Arthroplasty,TJA)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
全关节翻修术,简单来说,就是对已经进行过关节置换手术的关节再次进行手术修复或更换。目前,它的发生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与初次关节置换术相比,全关节翻修术面临着诸多难题。不仅患者需要承受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风险,而且医疗成本也大幅增加。例如,假体周围关节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组件错位、假体周围骨折、关节不稳定、膝关节僵硬以及锥度腐蚀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关节置换失败,进而需要进行翻修手术。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医疗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如何降低全关节翻修术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成为了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为了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骨科的 Sumon Nandi 以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的 Eryou Feng 等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Arthroplasty》杂志上,为该领域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临床指导。
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在一些研究中,他们通过对大量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例如对不同机构的病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手术前后的各种因素与术后结果的关联。还有研究使用了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特定人群进行长期跟踪观察,获取更准确的数据。另外,对已有的文献进行系统回顾,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从多维度进行分析156
下面来看看具体的研究结果:
  1. 胫骨组件设计与骨覆盖:Kabu 等人进行了一项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研究,他们对 50 个膝关节展开分析,对比了内翻 - 外翻约束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胫骨组件不同设计的骨覆盖情况。结果发现,不对称的翻修胫骨组件比对称托盘能提供更大的骨覆盖面积,这对于维持关节稳定性和减少后续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2
  2. 特定植入物与无菌性松动风险:在一项涉及多个植入物制造商的单机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 10,202 例骨水泥固定的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Depuy Attune 组件并没有增加无菌性松动或影像学透亮的风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Attune 组件的平均随访时间大约只有其他植入物的一半1
  3. 徒手钻孔技术植入骨小梁金属锥的效果:有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病例系列研究,对 27 例采用徒手钻孔技术植入股骨和胫骨金属小梁骨锥的病例进行观察。在平均 51 个月的随访中,没有出现无菌性松动的病例。这表明,当骨大小或髓腔解剖结构不适合使用空心铰刀制备骨小梁骨锥时,这种替代技术是可行的3
  4. 患者期望与术前管理:Mohammad 等人对 5 篇关于全髋关节翻修术(THA)患者期望的文献进行了回顾。研究发现,患者对术后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的期望过高且不切实际。这一结果强调了术前管理患者期望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重要性4
  5. 创伤史与术后风险:一项单机构回顾性队列研究对 426 例全关节翻修术患者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翻修手术前有创伤史(无论是否伴有骨折)的患者,术后发生假体周围关节感染(PJI)或无菌性再次翻修的风险显著更高。所以,对于有创伤史的全关节翻修术患者,采取措施降低 PJI、脱位和其他机械性不良事件的风险至关重要5
  6. 虚弱指数与术后风险预测:通过对美国数据库中 17,868 例全髋关节翻修术患者的研究,发现较高的改良虚弱指数(MFI)得分与不良事件和再次入院风险增加相关。术前使用研究人员制定的 8 项 MFI,有助于预测并可能降低全髋关节翻修术后的风险6
  7. 新型髋臼组件的应用效果:Shaarani 等人在一项单机构病例系列研究中,对 59 例因 Paprosky I 至 IIIB 型缺损进行全髋关节翻修术的患者使用了带有可变角度锁定螺钉的多孔钛髋臼组件。在平均 25 个月的随访中,没有出现髋臼杯翻修的情况。这表明这种新型设计的髋臼杯在短期随访中取得了有前景的结果7
  8. 全关节翻修术的流行病学分析:通过对美国数据库的查询,研究人员发现 2006 年至 2015 年间,全膝关节翻修术的发生率增加了 28.8%,最常见的原因是 PJI,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8.8%;同期全髋关节翻修术的发生率增加了 28.5%,最常见的原因是关节不稳定,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39.5%。这些数据突出了初次关节置换术中精细手术技术的重要性,以及进一步优化全关节翻修术术前、术中和术后方案的必要性8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此次特别 issue 中展示的关于全关节翻修术流行病学、手术技术、新技术、植入物设计和结果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关节置换领域的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全关节翻修术中复杂的临床情况。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医疗成本、推动关节置换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更好地解决全关节翻修术面临的各种挑战。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