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为探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E)发病机制,研究人员聚焦 COL6A1 基因,发现其低表达促 eosPE 发展,为治疗提供新靶点。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研究新突破:COL6A1 基因的关键作用
在神秘的孕期世界里,有一种危险的 “潜伏者”——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E)。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严重威胁着母婴的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eosPE 发病越早,情况越糟糕,妈妈可能面临多器官功能障碍,宝宝则可能出现生长受限、宫内窘迫,甚至胎死宫内的悲剧。然而,长期以来,eosPE 的发病机制如同迷雾,让医学界难以捉摸。目前,已知 eosPE 与滋养细胞侵袭不足、子宫螺旋动脉重塑受损、胎盘缺血 - 再灌注损伤和滋养细胞氧化应激等有关,但具体的分子机制依旧不清楚。探索其发病机制,对降低母婴不良结局、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就像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出口,是医学领域亟待攻克的难题。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研究人员勇挑重担,开展了一项针对 eosPE 的深入研究。他们将目光聚焦于 COL6A1 基因,试图揭开其在 eosPE 发病过程中的神秘面纱。最终,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相关论文发表在《Cell Death Discovery》杂志上。该研究发现,COL6A1 基因在 eosPE 胎盘组织中表达下调,它通过 APJ/AKT/mTOR 信号通路影响滋养细胞功能,进而促进 eosPE 的发展。这一发现为 eosPE 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潜在靶点,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为攻克 eosPE 带来了新的希望。
研究人员在探索 eosPE 发病机制的征程中,运用了多种先进的技术方法。首先是生物信息学分析,他们从 GEO 数据库下载了包含 eosPE 患者和健康对照胎盘组织表达谱的微阵列数据(GSE44711、GSE66273 和 GSE74341),利用 GEO2R、Venny 2.1、DAVID 和 STRING 等工具,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 KEGG 通路分析和蛋白质 -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接着进行细胞实验,培养 HTR8/SVneo 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和人原代绒毛外滋养细胞(EVTs),运用 RNA 干扰和过表达技术改变 COL6A1 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 Transwell 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用 Western blot 检测相关蛋白表达,还用条件培养基(CM)处理细胞观察其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下面来看具体的研究结果:
- COL6A1 在 eosPE 胎盘中下调且与疾病发展相关:研究人员综合分析 GEO 数据库中的微阵列数据,发现 83 个下调基因和 84 个上调基因。KEGG 分析显示下调基因主要参与 “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ECM - 受体相互作用” 等通路。PPI 网络分析表明,COL6A1 是关键下调基因之一。对患者样本检测发现,eosPE 样本中 COL6A1 的 mRNA 和蛋白质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这意味着 COL6A1 在 eosPE 胎盘中表达下调,很可能在 eosPE 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 APJ 促进 HTR8/SVneo 细胞的迁移、侵袭和管形成:研究人员用 APJ 抑制剂 ML221 处理 HTR8/SVneo 细胞,发现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而 APJ 过表达则使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量增加,管形成实验也表明 APJ 过表达能增强细胞形成连接的能力。这一系列实验说明 APJ 在促进 HTR8/SVneo 细胞的迁移、侵袭和管形成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 COL6A1 促进 HTR8/SVneo 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内皮样管形成:构建 COL6A1 敲低和过表达的 HTR8/SVneo 细胞模型后,研究人员发现,敲低 COL6A1 抑制细胞迁移、侵袭和内皮样管形成能力,过表达则增强这些能力,且相关上皮 - 间质转化(EMT)标记物的表达也发生相应改变。这充分证明 COL6A1 对 HTR8/SVneo 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内皮样管形成有促进作用。
- COL6A1 通过 APJ/AKT/mTOR 通路发挥作用:Western blot 实验显示,COL6A1 敲低降低 p - AKT 和 p - mTOR 水平,过表达则升高这些水平。用 APJ 抑制剂 ML221 处理过表达 COL6A1 的细胞后,p - AKT 和 p - mTOR 水平下降,细胞迁移和管形成能力也受到抑制,而加入 AKT 激活剂 SC79 后,这种抑制作用得到挽救。这表明 COL6A1 通过 APJ/AKT/mTOR 通路促进 HTR8/SVneo 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内皮样管形成。
- COL6A1 促进原代 EVTs 的迁移和侵袭:对原代 EVTs 进行实验发现,敲低 COL6A1 显著抑制其迁移和侵袭能力,过表达则增强这些能力。ML221 能减弱 COL6A1 过表达诱导的迁移和侵袭增强作用,而 SC79 可使其恢复。这进一步证实 COL6A1 通过 APJ/AKT/mTOR 通路促进原代 EVTs 的迁移和侵袭。
综合研究结果和讨论部分,此次研究意义重大。研究人员通过综合分析多个微阵列数据,筛选出与 eosPE 相关的关键基因 COL6A1,并深入探究了其作用机制。发现 COL6A1 在 eosPE 胎盘中表达下调,它通过影响 APJ/AKT/mTOR 信号通路,抑制滋养细胞的迁移、侵袭和管形成能力,从而促进 eosPE 的发展。这不仅为理解 eosPE 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视角,更为开发治疗 eosPE 的新策略提供了潜在靶点。不过,目前该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COL6A1 及相关信号通路在 eosPE 患者和健康对照中的更广泛影响,探索其在体内的具体作用机制,为 eosPE 的临床治疗带来更多突破。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终将攻克 eosPE 这一难题,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