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 T 细胞与中脑类器官共培养模型:帕金森病神经退行性研究的新突破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01日 来源:npj Parkinson's Disease 6.7

编辑推荐:

  为探究帕金森病(PD)中 T 细胞与脑细胞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人员构建 3D 共培养模型,发现 T 细胞可浸润 hMO 致神经细胞损失。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一直以来困扰着全球众多患者。以往,人们认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是免疫豁免器官,但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免疫细胞在 CNS 的健康与疾病状态下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 PD 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在 PD 患者体内,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受损,使得外周免疫细胞得以浸润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其中 T 细胞被认为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然而,T 细胞与脑细胞之间的通讯机制却如同迷雾,尚未完全明晰,而且缺乏合适的模型来深入探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给 PD 的研究和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突破这一困境,来自德国埃尔朗根 - 纽伦堡弗里德里希 - 亚历山大大学(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t Erlangen-Nürnberg)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展开了一项极具意义的研究。他们成功开发了一种三维(3D)共培养模型,该模型由干细胞衍生的人类中脑类器官(human midbrain organoids,hMO)和外周血 T 细胞组成。研究结果表明,T 细胞能够浸润 hMO 组织,进而导致神经细胞损失,这一发现为理解 PD 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pj Parkinson's Disease》杂志上。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运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是细胞培养技术,他们从健康供体获取成纤维细胞,通过重编程得到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hiPSC),并将其分化为 hMO;同时从健康供体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分离出 T 细胞。其次,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等技术,对细胞的迁移、浸润、细胞死亡以及各种分子的表达进行检测和分析。此外,通过基因表达分析技术,研究细胞在不同阶段的基因表达变化。

研究结果具体如下:

  • hMO 的分化与特征:hiPSC 经诱导分化为 hMO,在分化过程中,hMO 逐渐发育成熟,其细胞组成从增殖的 SOX2+神经祖细胞逐渐转变为成熟的 MAP2+神经元,同时表达中脑特异性标记物,如 TH+多巴胺能神经元等,这表明 hMO 具备中脑的特征和细胞组成,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模型12
  • 共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人员测试了不同的共培养条件,发现白细胞介素 2(Interleukin 2,IL-2)对维持 T 细胞的活力和激活至关重要,而 hMOM 是维持 hMO 活力的最佳培养基,因此确定 hMOM 添加 IL-2 为最优共培养条件34
  • T 细胞的浸润与机制:激活的 T 细胞在与 hMO 共培养时,表现出更强的浸润能力,且优先定位于 MAP2+神经元附近。通过分析发现,浸润的 T 细胞高表达 LFA-1 和 VLA-4 整合素,而 hMO 组织表达其相应配体 ICAM-1 和 VCAM-1,这些分子可能促进 T 细胞的浸润和稳定相互作用。此外,趋化因子受体 CXCR4 在浸润 T 细胞上低表达,提示其在疾病相关的 T 细胞脑浸润机制可能更为复杂56
  • T 细胞浸润的影响:T 细胞浸润 hMO 后,导致 hMO 内细胞死亡增加和 MAP2 信号降低,即神经元损失。进一步研究发现,浸润的 T 细胞包括 CD4+和 CD8+ T 细胞,CD8+ T 细胞表达细胞毒性和脱颗粒标记物,如 CD107a 和颗粒酶 B,同时 T 细胞还分泌促炎和调节性细胞因子,如 IFN-γ、IL-17、TNF-α 和 IL-10 等,表明 T 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神经元损伤78
  • hMO 的易感性差异:研究发现,60 天龄的 hMO 比 30 天龄的 hMO 更容易受到 T 细胞的浸润,且 T 细胞浸润对 hMO 的影响更大,这可能与衰老过程中神经系统对免疫细胞的敏感性变化有关。此外,与人类大脑皮质类器官(human cerebral organoids,hCO)相比,hMO 对 T 细胞的浸润更为敏感,T 细胞浸润 hCO 后,细胞死亡和 MAP2 信号变化不明显,表明中脑样组织对 T 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更为脆弱910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该 3D 共培养模型为研究 T 细胞与神经元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多功能平台,揭示了脑类器官对 T 细胞浸润和细胞毒性作用的年龄和区域特异性易感性。尽管该模型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缺乏 BBB 机制,但为未来研究指明了方向。后续可利用血管化脑类器官或 BBB 组装体来研究 T 细胞穿越 BBB 的机制,同时引入小胶质细胞可进一步增强模型的相关性。此外,该模型使用的是健康供体的细胞,未来可纳入 PD 患者来源的细胞,更准确地模拟 PD 病理过程,深入探究免疫相关机制,为开发针对 PD 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免疫调节治疗策略提供有力支持。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