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人工湿地在牛蛙养殖尾水处理中的微生物作用机制取得新进展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2月28日 来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编辑推荐:
上述结果以Performance of a Multi-Stage 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for the Treatment of Aquaculture Wastewater and Changes in Epiphytic Biofilm Formation为题近期发表在Microorganisms上,研究得到湖南省创新生态建设计划科技合作项目(2023WK2003)、湖南省科技创新平台计划项目(2022PT1010)资助
水产养殖业在全球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满足日益增长的水产品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显著的环境挑战。水产养殖尾水富含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会导致周围水体富营养化、生态失衡。因此,如何有效处理水产养殖尾水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尽管已有许多研究探讨了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但关于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在水产养殖尾水处理中综合作用机制仍缺乏深入了解。
针对上述问题,谢永宏研究员团队研发了“四池两坝”人工湿地(沉淀池、第一过滤坝、曝气池、第二过滤坝、生物滤池、沉水植物稳定池),并在益阳市大通湖区牛蛙养殖基地构建了示范基地。该研究重点探讨了水生植物和附生生物膜在牛蛙养殖尾水处理中的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1)人工湿地系统对牛蛙养殖尾水总氮、总磷去除率均超过60%,且能够有效去除一系列污染物,但效果存在季节性差异,表现为总氮去除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在磷去除季节波动明显。(2)曝气池显著提高了溶氧浓度,为7月的除磷和11月的除氮效果提供了基础。(3)在曝气池、生物滤池中,附生细菌的α-多样性显著高于其他池,表明曝气和生物滤池能够为细菌群落提供更好的栖息环境。(4)细菌群落结构表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如7月以厚壁菌门为主,而11月以硝化螺旋菌门和酸杆菌门为主。(5)与硫代谢、固氮和氧化磷酸化等相关的功能基因在曝气池中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变化,说明生长期的变化及处理工艺的调整会直接影响生物膜内功能基因的表达。可见,曝气和水生植物(尤其是沉水植物)对水产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水生植物和附生生物膜的综合作用至关重要。在实际应用中,加强水生植物管理和持续曝气是“四池两坝”人工湿地发挥作用的重要技术手段。
上述结果以Performance of a Multi-Stage 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for the Treatment of Aquaculture Wastewater and Changes in Epiphytic Biofilm Formation为题近期发表在Microorganisms上,研究得到湖南省创新生态建设计划科技合作项目(2023WK2003)、湖南省科技创新平台计划项目(2022PT1010)资助。
四池两坝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10x Genomics閺傛澘鎼isium HD 瀵偓閸氼垰宕熺紒鍡氬劒閸掑棜椴搁悳鍥╂畱閸忋劏娴嗚ぐ鏇犵矋缁屾椽妫块崚鍡樼€介敍锟�
濞嗐垼绻嬫稉瀣祰Twist閵嗗﹣绗夐弬顓炲綁閸栨牜娈慍RISPR缁涙盯鈧鐗哥仦鈧妴瀣暩鐎涙劒鍔�
閸楁洜绮忛懗鐐寸ゴ鎼村繐鍙嗛梻銊ャ亣鐠佹彃鐖� - 濞e崬鍙嗘禍鍡毿掓禒搴n儑娑撯偓娑擃亜宕熺紒鍡氬劒鐎圭偤鐛欑拋鎹愵吀閸掔増鏆熼幑顔垮窛閹貉傜瑢閸欘垵顫嬮崠鏍掗弸锟�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