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了解 ICS/LABA 在真实世界中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数据来自于 Adelphi Real World 哮喘疾病专项计划(DSP)的横断面调查,样本涵盖了加拿大、中国、欧洲、日本和美国的哮喘患者,这些患者均由初级保健医生、肺科医生或过敏科医生诊断,并接受了至少 3 个月的固定剂量 ICS/LABA 治疗。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收集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合并用药情况、治疗依从性、哮喘相关特征等多方面的数据,同时评估了患者的临床负担(如肺功能、急性发作频率等)、经济负担(医疗资源利用情况、工作和活动受限程度)以及人文负担(症状负担、生活质量)。
研究结果显示,在参与研究的 2506 名患者中,大部分患者(54.8%-78.4%)接受的是 ICS/LABA 单纯维持治疗,而 MART 的使用率较低(13.4%-39.6%)。从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来看,各地区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状况等存在一定差异,但多数患者为女性,且大多未吸烟。在合并症方面,中国、欧洲和美国患者中过敏性鼻炎较为常见,而加拿大和日本则以高血压居多。
在临床负担方面,加拿大的 ICS/LABA 使用者在所有地区中,平均支气管扩张剂使用前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预测值最高,而中国患者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最少。值得注意的是,在加拿大、欧洲、日本和美国,ICS/LABA MART 使用者的急性发作次数比单纯维持治疗的患者更多,不过在中国两者相似。此外,不同地区患者的短效 β2激动剂(SABA)使用情况差异较大,加拿大、欧洲和美国的患者 SABA 使用率较高,而中国和日本的患者使用率较低。而且,ICS/LABA 单纯维持治疗的患者 SABA 共处方率高于 MART 使用者,但在 MART 使用者中,SABA 的共处方率仍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