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机械刺激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从分子机制到农业应用

【字体: 时间:2025年02月26日 来源:BMC Biology 4.4

编辑推荐:

  为探究机械刺激对植物的影响,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发现机械刺激可触发植物复杂反应,在农业应用方面潜力巨大,有助于提升作物抗逆性。

  在自然界中,植物看似安静地扎根生长,实则时刻与周围环境紧密互动。机械刺激,像风、雨、触碰等,就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古希腊哲学家泰奥弗拉斯托斯早在公元前 300 年就观察到,生长在多风环境中的树木更矮,木材也更密实。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机械刺激能引发植物的向触性形态建成(thigmomorphogenesis),使植物在形态和生理上发生改变。不过,此前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双子叶植物,对于单子叶植物尤其是谷类作物的研究相对较少。但谷类作物为人类提供了超过一半的日常热量摄入,在粮食安全中占据关键地位。而且,随着气候变化,风雨等机械力的强度和频率预计会增加,这可能导致谷类作物发生倒伏,严重影响产量。因此,深入了解机械刺激对谷类作物的影响迫在眉睫。
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Institute of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d Rural Sciences, Aberystwyth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他们发现,机械刺激对植物的影响从分子层面就已开始。在机械感知(Mechanoperception)过程中,植物细胞通过机械敏感离子通道(MSCs)和类受体激酶(RLKs)等多种成分感知机械刺激。比如,MSCs 中的一些蛋白在受到机械刺激时,会允许离子流入细胞,改变膜电位,进而实现信号转导。RLKs 家族中的 FERONIA(FER)蛋白,在感知触摸和弯曲等机械刺激引发的钙信号传导中起着关键作用。

钙(Ca2?)和活性氧(ROS)信号在植物对机械刺激的响应中也至关重要。机械刺激会使植物细胞内的 Ca2?浓度迅速升高,Ca2?结合蛋白能将 Ca2?信号转化为磷酸化事件或基因表达调控。同时,机械刺激还会诱导 ROS 产生,虽然目前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ROS 可能会激活 Ca2?渗透阳离子通道,进一步放大 Ca2?信号。

转录和转录后调控方面,机械刺激能引发植物广泛的转录组变化。许多与钙结合蛋白、细胞壁修饰、疾病抗性和防御反应相关的基因表达会发生改变。例如,机械刺激会使编码木葡聚糖内转糖基酶 / 水解酶(XTHs)等细胞壁修饰酶的基因上调,有助于植物适应机械应力。此外,多种植物激素在机械刺激响应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茉莉酸(JA)在向触性形态建成中不可或缺,机械刺激会导致 JA 水平升高;赤霉素(GA)水平在机械刺激后通常会降低,可能与生长抑制有关;乙烯(ET)在机械刺激响应中的作用存在争议,但近期研究表明它参与了向触性形态建成。

在谷类作物方面,研究发现其对机械刺激的响应表现多样。常见的有茎伸长减少、地上生物量降低,不过茎直径的变化因物种和基因型而异。机械刺激还会影响谷类作物的解剖特征,如改变维管束的数量、面积和布局,增加细胞壁木质素含量,提高细胞壁厚度等。这些变化会影响茎的生物力学特性,有的使茎更硬,有的则更具柔韧性。同时,地上部分的机械刺激还会影响地下根系的生长和结构,如使根系更粗、更多,诱导不定根形成等。在分子水平上,虽然谷类作物对机械刺激的分子响应与双子叶植物有一定保守性,但也存在一些独特的信号通路。

机械刺激与倒伏密切相关。倒伏会导致谷类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虽然在培育抗倒伏品种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如通过控制植物高度、改变细胞壁组成和结构等方式,但倒伏问题仍然严峻。研究表明,机械刺激有可能作为一种物理调控手段,提高作物的抗倒伏能力。

在农业应用方面,机械刺激具有广阔的前景。在园艺领域,机械刺激已被用于培育更矮、更均匀的植物。在田间作物中,如日本的 “mugifumi” 技术和稻鸭共作系统,都利用了机械刺激来提高作物产量和抗倒伏性。此外,机械刺激还能使植物对后续的环境胁迫更具抗性,有望减少农业生产对化学投入品的依赖,推动可持续生态农业发展。

这项研究为理解机械刺激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提供了全面的视角,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为培育更具抗逆性的作物品种、优化农业管理措施开辟了新的方向。

研究人员在开展研究时,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关键技术方法:一是转录组分析技术,通过对受机械刺激的植物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基因表达变化,探究机械刺激响应的分子机制;二是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技术,检测植物激素含量、细胞壁成分变化等生理生化指标,研究机械刺激对植物生理过程的影响;三是遗传分析技术,利用突变体研究相关基因在机械刺激响应中的功能。

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机械刺激引发的分子响应:通过对拟南芥等植物的研究,发现机械刺激能激活机械敏感离子通道(MSCs)和类受体激酶(RLKs),引发钙(Ca2?)和活性氧(ROS)信号变化,进而调节转录因子(TF)介导的转录变化,影响向触性形态建成。
  • 谷类作物对机械刺激的响应特征:研究多种谷类作物对机械刺激的响应,发现它们普遍表现出茎伸长减少、地上生物量降低等现象,茎直径变化则因物种和基因型不同而不同。同时,机械刺激还会改变谷类作物的解剖特征和细胞壁特性,影响茎的生物力学性能。
  • 机械刺激对根系的影响:观察受机械刺激的谷类作物根系,发现地上部分的机械刺激可影响地下根系的生长和结构,诱导不定根形成,增强根系对土壤的锚固能力。
  • 机械刺激在农业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分析 “mugifumi” 技术和稻鸭共作系统等实例,发现机械刺激在提高作物产量、增强抗倒伏性和对环境胁迫的抗性方面具有潜力。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机械刺激在增强作物抗逆性方面具有显著潜力,但仍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不同物种、品种和环境条件下,机械刺激的效果可能不同,需要进一步优化应用方法;机械刺激对谷物品质和根系系统的影响还需深入研究;机械刺激引发的响应机制,包括转录记忆和表观遗传机制等,也需要更多探索。尽管如此,机械刺激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调控策略,有望减少对化学投入品的依赖,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机械刺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更加精准和有效。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