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高脂饮食下雌雄小鼠下丘脑反应差异:性别与时间的影响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2月26日 来源:Biology of Sex Differences 4.9
在当今社会,肥胖问题犹如一场 “健康风暴”,席卷全球。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16 年全球成人肥胖率达 13%,其中男性为 11%,女性为 15% 。肥胖可不是简单的 “体重超标”,它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焦虑抑郁障碍等诸多健康问题紧密相连,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重大难题。
深入研究肥胖的发病机制迫在眉睫。目前已知,现代人群饮食和身体活动模式的改变,导致能量失衡,是肥胖的主要成因。其中,高能量食物和过量脂质的摄入,会引发低度慢性炎症,这被视为肥胖的主要特征。在肥胖进程中,外周代谢器官如脂肪组织、肝脏、肌肉和胰腺等会协同引发炎症反应,而肠道菌群也通过菌群 - 肠 - 脑通讯参与其中。
下丘脑作为调控食欲和能量代谢的 “中枢指挥官”,在肥胖研究中备受关注。已有研究表明,下丘脑炎症与肥胖及相关代谢紊乱存在关联,且饮食相关的脑部炎症反应先于体重增加或肥胖发生。不过,尽管肥胖女性患者居多,但大多数临床前研究却集中在雄性啮齿动物上。同时,现有研究多聚焦于长期或短期高脂饮食(HFD)对其他脑结构的影响,同一研究中对不同时间暴露于 HFD 后下丘脑反应的性别差异报道较少。为填补这些研究空白,来自法国的研究人员挺身而出,开展了这项意义重大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Cell and Bioscience》期刊。
研究人员为了全面剖析这一复杂问题,采用了多种先进的研究方法。他们选用了 6 周龄的 C57Bl/6J 雄性和雌性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让它们食用标准饮食(SD)或 60% 千卡来自脂肪的 HFD,时间跨度从 3 天到 14 周不等。研究中,利用 EchoMRI 技术监测小鼠体重和身体成分变化;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图像分析,观察下丘脑弓状核(ARC)中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形态;运用 RNA 提取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关键神经元、神经胶质和炎症下丘脑标志物的表达水平。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研究结果:
HFD 对雌雄小鼠体重和身体成分的影响:14 周的 HFD 喂养后,雌雄 HFD 小鼠体重和脂肪量均显著增加,且雄性 HFD 小鼠体重增加更明显。不过,计算最终体重增加与初始体重的比值时,发现雌雄小鼠相似。在短期 HFD 暴露实验中,雄性小鼠体重、体脂增加更快,从第 3 天起,雄性 HFD 小鼠体重和脂肪量就显著高于雄性 SD 小鼠和雌性 HFD 小鼠,而雌性 HFD 小鼠从第 14 天才开始出现明显体重增加。
HFD 对下丘脑神经肽基因表达的影响:14 周 HFD 喂养后,雄性和雌性 HFD 小鼠下丘脑促食欲神经肽(Npy 和 Agrp)基因表达均下调,有趣的是,只有雌性 HFD 小鼠的促黑素细胞激素原(Pomc)基因表达上调。在短期 HFD 暴露实验中,雌雄小鼠 Npy 和 Agrp 基因表达同样下调,但存在性别和时间差异。Pomc 基因表达在雄性 HFD 小鼠第 7 天和第 28 天、雌性 HFD 小鼠第 14 天显著上调。
HFD 对下丘脑炎症标志物表达的影响:14 周 HFD 喂养后,雌雄小鼠下丘脑促炎细胞因子(Il1b、Il6、Tnf)表达无显著变化。不过,雌性 HFD 小鼠 Cd11b 基因表达增加,雄性 HFD 小鼠 Nos2 基因表达降低。短期 HFD 暴露实验中,除雄性 HFD 小鼠第 3 天 Il6 水平短暂升高外,其他炎症标志物变化不明显,但存在性别差异。
HFD 对下丘脑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14 周 HFD 喂养后,雌性小鼠下丘脑 Iba1 基因表达降低,雌雄小鼠 Iba1/P2ry12 比值存在显著差异。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虽然 IBA1 阳性细胞数量无显著差异,但存在性别效应。短期 HFD 暴露实验中,HFD 对 Iba1 和 P2ry12 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但雌雄小鼠存在差异,且 Gfap 基因表达存在时间和性别依赖性变化。对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进行三维形态分析发现,28 天和 14 周 HFD 喂养后,雌雄小鼠的细胞形态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结构重塑不同。
综合研究结果和讨论部分,该研究表明雌雄小鼠对 HFD 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在体重增加方面,雄性小鼠在 HFD 早期更敏感,而雌激素可能是雌性小鼠相对抗性的重要因素。在神经肽基因表达上,雌雄小鼠对 HFD 的调节模式不同,这可能与雌激素和瘦素敏感性有关。下丘脑炎症方面,HFD 诱导的下丘脑炎症并不明显,且雌雄小鼠的免疫反应存在差异。神经胶质细胞方面,HFD 对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具有性别和时间依赖性,其形态变化可能与代谢适应或炎症反应相关。
这项研究意义非凡,它首次全面系统地揭示了不同时间暴露于 HFD 下雌雄小鼠下丘脑反应的差异,为深入理解肥胖发生发展的性别差异提供了关键依据。这提示在肥胖的预防和治疗中,应充分考虑性别因素,制定个性化策略。不过,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未测量小鼠的运动活动和能量消耗,缺乏神经元蛋白质表达和神经元 - 神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的数据。未来研究可从这些方面入手,进一步深化对肥胖机制的认识。
研究人员在本研究中使用的主要关键技术方法包括:选用 6 周龄 C57Bl/6J 雄性和雌性小鼠构建饮食诱导肥胖模型;运用 EchoMRI 技术监测体重和身体成分;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下丘脑弓状核中细胞形态;利用 RNA 提取和 RT-qPCR 技术检测相关标志物表达水平。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