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为探究坦桑尼亚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微生物污染情况,布甘多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发现 6.2% 胰岛素样本受污染,不当储存是主因。该研究为保障胰岛素治疗安全提供依据,强烈推荐科研读者阅读。
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然成为一场来势汹汹的 “健康风暴”。2021 年,全球约有 5.37 亿人被糖尿病缠上,预计到 2030 年,这个数字会飙升至 6.43 亿,到 2045 年更是会达到 7.83 亿。在坦桑尼亚,2021 年就约有 290 万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作为糖尿病治疗的 “顶梁柱”,对 1 型糖尿病患者以及那些靠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 2 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是维持生命的关键药物。它就像一把精准的 “钥匙”,能打开细胞的 “大门”,让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为身体供能。不过,胰岛素这把 “钥匙” 很 “娇贵”,它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一旦受到微生物污染,不仅会失去降糖的 “魔力”,还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在注射部位捣乱,引起局部并发症。
虽然胰岛素产品里添加了像苯酚、间甲酚这些抗菌防腐剂,能抑制微生物生长,但为了避免毒性,添加量有限,而且还得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保证整个保质期内都能发挥作用。可现实中,很多因素都在威胁着胰岛素的 “安全”。有些糖尿病患者生活在贫困地区,电力供应不稳定,没办法使用冰箱储存胰岛素,只能求助于传统的方法,比如用陶罐、装着木炭和水的水桶来保存胰岛素。还有些患者为了节省,会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器,这些行为都可能让微生物有机会 “入侵” 胰岛素。
奇怪的是,虽然微生物污染胰岛素这件事潜在风险很大,但相关的研究却少得可怜。之前有研究在肯尼亚调查胰岛素小瓶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却啥也没发现。不过这个研究有不少漏洞,样本不是从糖尿病患者那里取的,而是从药店拿的,还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测试,根本没法反映患者真实的生活场景,而且样本量只有 7 个小瓶,完全不能代表临床实际情况。还有其他研究虽然涉及到一些注射药物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但专门针对胰岛素在家使用时的污染研究,尤其是注射器重复使用和不同储存方式影响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可了解这些对依靠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患者来说太重要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管理和生活质量。所以,弄清楚胰岛素输送系统里有没有微生物污染迫在眉睫。
为了填补这些知识空白,来自坦桑尼亚布甘多医疗中心(Bugando Medical Centre)的研究人员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of insulin products used by diabetic patients in Mwanza, Tanzania: a cross - sectional laboratory - based study” 的论文。这项研究有了不少重要发现,对保障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安全意义非凡。
研究人员为了开展这项研究,用了不少巧妙的方法。他们先采用了横断面实验室研究的方法,在 2024 年 4 月到 5 月期间,在布甘多医疗中心展开调查。为了确定该找多少患者收集样本,他们用了 Kish Leslie 公式进行计算,得出大约需要 80 个胰岛素小瓶样本。在挑选患者时,他们从诊所患者登记册里找到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最后有 51 位患者参与了研究。收集样本的时候也很严谨,患者要么带着胰岛素小瓶来诊所,要么研究人员上门收取。样本收集后,立刻放在无菌冷藏箱里,送到 CUHAS 多功能实验室(MPL)。到了实验室,科研人员洗手、戴上无菌手套,给样本做好标记,用 70% 酒精给小瓶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抽取胰岛素,准备检测。检测微生物污染的时候,他们把胰岛素样本接种在 5% 羊血补充的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和含结晶紫的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培养 24 小时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为了弄清楚这些细菌是什么,还进行了革兰氏染色,再用常规生化试验来鉴别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同时,他们还采取了很多质量控制措施,比如从药店买相同品牌的胰岛素测试,保证患者用的胰岛素在开封前是没有被污染的,培养基也严格按照厂家说明配制并检测性能和无菌性,还用到了标准参考菌株做对照。整个研究过程都严格遵循相关伦理规范,获得了研究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也取得了患者的知情同意。
下面来看看研究都有哪些重要发现。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参与研究的 51 位糖尿病患者里,男女比例差不多,一半是男性。患者年龄中位数是 50 岁,一半患者患糖尿病近 6 年,使用胰岛素也有 5 年了。从教育程度来看,大约一半患者接受过小学教育,不少人未婚、失业。在胰岛素储存方式上,将近一半患者会把正在使用的胰岛素放在陶罐里。
胰岛素产品信息
研究人员总共从 51 位患者那里收集到 81 个胰岛素样本,涉及 18 个不同品牌。这些品牌大多是正规注册的,其中不少来自印度、法国、美国和南非的制药厂。最常用的人类胰岛素品牌是 Humulin R 和 Humulin N 。
微生物污染情况
在这 81 个胰岛素小瓶样本里,有 5 个(6.17%)被微生物污染了。被污染的胰岛素品牌有 Humulin R、Humulin N 和 Biosulin 30/70。从污染的微生物种类来看,有 3 个小瓶是革兰氏阳性菌,包括 2 个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spp.)和 1 个革兰氏阳性杆菌,还有 2 个小瓶是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
储存方式与污染的关系
在胰岛素储存方式上,48 个(59%)样本放在陶罐里,21 个(25.9%)放在冰箱里。结果发现,放在陶罐里的胰岛素污染比例明显更高,有 4 个(8.3%)样本被污染,而放在冰箱里的样本没有被污染。还有 1 个放在冷水碗里的样本也被污染了,这说明像陶罐、冷水碗这些非冷藏的储存方式都不太适合保存胰岛素。
综合研究结果和讨论部分来看,这次研究意义重大。研究发现 6% 的胰岛素小瓶存在微生物污染,这个比例和之前埃塞俄比亚的一项研究结果差不多。胰岛素被污染,很可能是因为储存方式不对,比如把胰岛素浸在水里(这在陶罐储存时很常见),还有重复使用未经消毒的胰岛素注射器、胰岛素注射操作不规范等。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些被污染的胰岛素可不是小事。糖尿病患者本身免疫力就比普通人弱,更容易被感染。像研究中发现的大肠杆菌、肠球菌属这些微生物,一旦随着被污染的胰岛素进入患者体内,就可能引发血液感染、脓肿、注射部位感染,甚至感染性心内膜炎,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
从实际应用角度看,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得行动起来。他们应该按照东非糖尿病研究小组(EADSG)制定的指南,给糖尿病患者好好讲讲胰岛素该怎么正确储存、怎么规范注射。对于那些没有冰箱,只能用陶罐储存胰岛素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帮忙找到其他安全有效的储存方法。同时,还得加强对患者的教育,让他们知道遵守胰岛素储存指南、做好手卫生、正确使用注射器的重要性。
从政策层面来说,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得严格执行胰岛素储存指南,加强对胰岛素使用的监管。可以建立监测项目,定期检查患者的胰岛素储存情况。而且,科研人员之间还得加强合作,深入研究微生物污染的根本原因,找到更多创新方法,保证胰岛素治疗既安全又有效。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给大家敲响了警钟,让我们看到胰岛素微生物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只有患者、医护人员、政策制定者共同努力,才能让糖尿病患者用上安全有效的胰岛素,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閹垫捁绁�
娑撳娴囩€瑰宓庢导锔炬暩鐎涙劒鍔熼妴濠団偓姘崇箖缂佸棜鍎禒锝堥樋閹活厾銇氶弬鎵畱閼筋垳澧块棃鍓佸仯閵嗗甯扮槐銏狀洤娴f洟鈧俺绻冩禒锝堥樋閸掑棙鐎芥穱鍐箻閹劎娈戦懡顖滃⒖閸欐垹骞囬惍鏃傗敀
10x Genomics閺傛澘鎼isium HD 瀵偓閸氼垰宕熺紒鍡氬劒閸掑棜椴搁悳鍥╂畱閸忋劏娴嗚ぐ鏇犵矋缁屾椽妫块崚鍡樼€介敍锟�
濞嗐垼绻嬫稉瀣祰Twist閵嗗﹣绗夐弬顓炲綁閸栨牜娈慍RISPR缁涙盯鈧鐗哥仦鈧妴瀣暩鐎涙劒鍔�
閸楁洜绮忛懗鐐寸ゴ鎼村繐鍙嗛梻銊ャ亣鐠佹彃鐖� - 濞e崬鍙嗘禍鍡毿掓禒搴n儑娑撯偓娑擃亜宕熺紒鍡氬劒鐎圭偤鐛欑拋鎹愵吀閸掔増鏆熼幑顔垮窛閹貉傜瑢閸欘垵顫嬮崠鏍掗弸锟�
娑撳娴囬妴濠勭矎閼崇偛鍞撮摂瀣鐠愩劋绨版担婊冨瀻閺嬫劖鏌熷▔鏇犳暩鐎涙劒鍔熼妴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