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索尔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Salford)的研究人员决心找到解决办法。他们在《BMC Geriatric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 “Stability and user perception of a novel walking frame during sit-to-stand and stand-to-sit transfers: a mixed-methods study” 的论文。通过一系列研究,他们得出了重要结论:新型步行框架上位于后部脚上方的新型把手,在老年人从坐到站或从站到坐的转移过程中,能为其提供安全支撑;而且这些新型把手更受社区生活的老年人青睐,让他们感觉更独立、更能掌控自己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体验。这一研究成果意义重大,为步行辅助设备的设计改进提供了新方向,有望减少老年人在转移过程中的跌倒风险,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为了开展这项研究,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一方面,他们进行了定量研究,招募了 10 位健康的老年人,让这些老年人在步态实验室里模拟从坐到站、从站到坐的过程,同时使用 3D 运动分析技术(Qualisys Oqus300),跟踪他们鞋子、步行框架和椅子上的反射标记,获取位置数据;还用负载传感器(Futek LCM300)、压力感应鞋垫(medilogic?insole)和力板(AMTI Force and Motion)收集相关数据,以此来计算使用者 - 设备 - 椅子系统的稳定性裕度(SM,即压力中心与支撑面最近边缘的距离,用于衡量系统接近倾倒点的程度)。另一方面,研究人员进行了定性研究,招募了 13 位使用轮式步行框架的老年人,观察他们使用新型框架的情况,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新型框架及下部把手的看法,之后运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