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龋齿检测大揭秘:iTero 5D 口腔扫描仪能否改写传统格局?

【字体: 时间:2025年02月21日 来源:BMC Oral Health

编辑推荐:

  为解决乳牙邻面龋齿检测难题,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检测方法各有优劣,iTero Element 5D 口腔扫描仪潜力尚待挖掘。推荐阅读,助您了解该领域前沿进展。

  

儿童乳牙龋齿检测新探索:口腔扫描仪表现如何?


在我们的口腔里,牙齿就像一群 “小卫士”,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可有一种 “小怪兽” 总是时不时来捣乱,它就是龋齿(俗称蛀牙)。龋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是由于口腔环境和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失衡导致的。要是不及时处理,牙齿的矿物质就会不断流失,最终形成龋洞,不仅让我们疼得直打滚,还可能影响恒牙的生长发育。所以,早期发现龋齿并及时治疗就显得格外重要。

对于儿童来说,乳牙的健康更是关乎他们的成长。如果乳牙因为龋齿早早 “下岗”,不仅会让孩子吃饭不香,还可能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和排列,导致牙齿参差不齐。因此,在龋齿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把它找出来,进行一些简单的干预,比如涂氟、补牙等,就能避免牙齿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在众多容易 “中招” 的牙齿部位中,后牙的邻面(牙齿挨着牙齿的那一面)是龋齿的高发区。目前,检查邻面龋齿主要靠医生用放大镜辅助进行临床检查,还有拍摄咬翼片(一种牙科 X 光片)。不过,这些传统方法都有各自的 “小毛病”。放大镜辅助检查有时候会因为光线不好、牙齿遮挡等原因,错过一些早期的龋齿;咬翼片虽然能看到牙齿内部的情况,但它有辐射,对于正在发育的小朋友来说,不能经常使用。而且,传统方法也很难准确判断龋齿的深度和范围,就像给牙齿做 “体检” 却不能完全了解它的健康状况一样。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更准确、更安全的检测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的口腔设备应运而生,比如利用近红外技术的口腔扫描仪。这些设备不用接触牙齿就能生成牙齿的图像,还能发现一些传统方法难以察觉的龋齿。但是,这些新设备在检测乳牙邻面龋齿时,到底表现怎么样呢?能不能替代传统的检测方法呢?这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来自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牙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BMC Oral Health》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 “Evaluation of intraoral scanners in the detection of proximal caries in primary posterior teeth: A comparative in vitro study” 的论文,试图揭开这些新设备的 “真面目”,看看它们在乳牙邻面龋齿检测上的真实实力。

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检测方法,像视觉检查、放射检查、使用 iTero Element 5D 口腔扫描仪的近红外成像(NIRI)检查以及使用 DIAGNOcam 设备的近红外光透照(NILT)检查,在检测乳牙邻面龋齿时,准确性都不一样。iTero Element 5D 口腔扫描仪虽然看起来很先进,但和其他方法相比,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低一些。这就意味着,在检测乳牙邻面龋齿时,它可能会 “看漏” 一些龋齿,也可能把健康的牙齿误判成有龋齿的。不过,研究也发现,这些新的口腔扫描仪还是有潜力的,只是目前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诊断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这个研究结果的意义可不小。如果以后能找到更准确、更安全的龋齿检测方法,医生就能更早、更准确地发现孩子们的龋齿问题,及时进行治疗,这样不仅能减轻孩子的痛苦,还能为家长们省下不少麻烦。而且,对于整个口腔医学领域来说,这也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让大家朝着更高效、更精准的龋齿检测目标前进。

那么,研究人员是怎么开展这项研究的呢?他们用了几个关键的技术方法。首先,从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牙科学院的儿科牙科诊所收集了一些小朋友们自然脱落的乳牙。然后,在这些乳牙的邻面上制造出人工龋齿,模拟真实的龋齿情况。接下来,研究人员用了四种不同的方法来检查这些牙齿。一种是视觉检查,医生借助放大镜、口腔镜和空气注射器,在标准照明下观察牙齿,按照简化版的国际龋齿检测和评估系统(ICDAS)标准给牙齿的健康状况打分;第二种是放射检查,也就是拍摄咬翼片,通过观察牙齿在 X 光片上的影像来判断是否有龋齿;第三种是使用 DIAGNOcam 设备进行检查,这个设备利用近红外光透照技术,在低光环境下给牙齿拍照,再根据照片判断龋齿情况;最后一种就是使用 iTero Element 5D 口腔扫描仪,它基于近红外成像技术,能生成牙齿的三维图像,帮助医生发现龋齿。为了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研究人员还对参与检查的医生进行了培训和校准,确保他们的判断标准一致。

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严谨的实验步骤得出了以下结果:

  • 数据分布与差异分析:研究人员先用 Kolmogorov–Smirnov 检验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这些数据并不符合正态分布。于是,他们又用 Kruskal–Wallis 检验来看看不同诊断方法在检测龋齿数量上有没有差异。结果发现,不同方法之间并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这就好比四个选手参加比赛,最后发现他们的成绩其实差不多。
  • 检查者间一致性与参考评分一致性:在检查者之间的一致性方面,研究发现视觉检查时,经验丰富的修复牙科顾问(RDC)和刚毕业的牙科医生(RDGs)之间的一致性属于中等水平;放射检查时,两个刚毕业的牙科医生之间以及他们和修复牙科顾问之间的一致性也是中等。在和参考评分的一致性上,咬翼片放射检查表现最好,和参考标准的一致性系数(?)达到了 0.99;iTero 5D 和咬翼片由修复牙科顾问解读时,一致性系数(?)为 0.625;视觉检查和 DIAGNOcam 检查的一致性则属于中等水平。这就像是不同的裁判对比赛结果的判断有高有低,咬翼片放射检查这个 “裁判” 和最准确的结果最接近。
  • 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析:研究人员还计算了不同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等指标,并绘制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在第一个阈值(健康牙齿与所有龋齿牙齿对比)下,视觉检查(由修复牙科顾问进行)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为 0.625,放射咬翼片检查为 0.571,iTero Element 5D 和 DIAGNOcam 的曲线下面积差不多,都是 0.536,而刚毕业的牙科医生进行的放射检查曲线下面积最低,只有 0.268,这说明经验不足的医生在诊断时表现不太好。在第二个阈值(健康牙齿和浅龋齿与深龋齿对比)下,所有检查方法在检测深层龋洞时,曲线下面积都很高,传统方法能达到 0.70 左右,iTero Element 5D 和 DIAGNOcam 更是达到了 1.00 。这就好比不同的工具在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时,有的在简单任务中表现好,有的在困难任务中表现出色。
  • 假设检验结果:研究人员一开始提出了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是近红外成像(NIRI)/ 近红外光透照(NILT)扫描仪和咬翼片放射检查、放大镜辅助视觉检查在检测龋齿的能力上没有差异,但是根据研究结果,这个假设被否定了;第二个假设是使用近红外成像(NIRI)/ 近红外光透照(NILT)口腔扫描仪和咬翼片放射检查、视觉检测在检测邻面龋齿的数量上没有显著差异,这个假设则被接受了。这就像是研究人员一开始猜测两个队伍实力差不多,结果比赛后发现他们的实力有差距,但在完成某个特定任务时,完成的数量却差不多。

综合研究结果和讨论部分来看,不同的检测方法在检测乳牙邻面龋齿时各有优缺点。传统的视觉检查和放射检查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然是可靠的方法;新的口腔扫描仪,像 iTero Element 5D 和 DIAGNOcam,虽然有潜力,但目前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方法。这可能是因为乳牙有自己独特的组织学和解剖学特点,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而且,新设备的准确性还和判断结果的阈值有关。

这项研究为口腔医学领域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信息。它让我们知道了不同检测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为医生在选择检测方法时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未来研发更先进的龋齿检测技术指明了方向。虽然目前新的口腔扫描仪还不能完美地替代传统方法,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找到更准确、更安全、更方便的龋齿检测方法,让孩子们不再害怕龋齿这个 “小怪兽”,拥有一口健康洁白的牙齿。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