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为探究电话辅导服务对精神健康疾病患者健康风险行为的影响,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等的研究人员开展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发现转介该服务未显著改善风险行为,但支持行为改变尝试。推荐阅读,助你了解该领域前沿成果。
在健康领域,有一个现象一直备受关注:患有精神健康疾病的人群,他们的预期寿命比普通人群要短 10 - 20 年。这背后的主要 “推手” 是慢性疾病,而肥胖、吸烟、有害饮酒、营养不佳、缺乏身体活动等健康风险行为,又像是慢性疾病的 “帮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改善这一现状,成为了国际上的政策重点。
在众多干预手段中,电话辅导服务崭露头角。它能突破地域限制,为广泛人群提供行为改变支持,特别适合那些存在社会经济劣势、难以获得面对面支持的精神健康疾病患者。就拿戒烟热线来说,精神健康疾病患者在使用者中占比相当高,并且确实能从中获得戒烟支持。
然而,在身体活动、健康饮食、体重管理等方面,电话辅导服务对精神健康疾病患者的效果究竟如何呢?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虽然有一些针对普通人群的研究表明电话干预有效,但针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研究,要么样本量小,要么研究设计不够严谨。就像之前有研究发现,针对精神健康疾病患者的电话辅导服务,完成率不高,而且不同研究的结果差异也很大。所以,迫切需要更严格的研究来深入了解电话辅导服务对这一特殊人群的潜在影响。
为了探寻答案,来自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University of Newcastle)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BMC Public Health》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 “Effectiveness of referral to a population - level telephone coaching service for improving health risk behaviours in people with a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的论文。这项研究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探索之旅,为我们揭开了电话辅导服务对精神健康疾病患者影响的神秘面纱。研究最终发现,将患有精神健康疾病的人转介到人群层面的电话辅导服务,在 6 个月后,并没有显著改变他们的身体活动、水果或蔬菜摄入量、体重或 BMI(身体质量指数) 。不过,参与辅导确实支持了行为改变的尝试,而且该项目被认为是可接受且合适的。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它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和改善电话辅导服务提供了重要依据,让我们朝着更有效地帮助精神健康疾病患者改善健康行为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在这次研究中,研究人员运用了几种关键技术方法。他们采用平行组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NSW)开展研究。从 2019 年 10 月到 2021 年 7 月,研究人员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社交媒体招募了 681 名患有精神健康疾病的参与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会收到健康信息手册,并由研究团队转介到名为 Get ? Healthy Coaching and Information Service(GHS)的电话辅导项目;对照组则只收到健康信息手册。研究人员通过电话调查收集基线和 6 个月后的随访数据,利用多种经过验证的问卷来测量各种健康行为和指标。在数据分析时,运用了线性混合模型和逻辑回归等统计方法,还进行了意向性分析和符合方案分析,以此来全面评估电话辅导服务的效果。
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这次研究的成果。
参与者流程
这场研究就像一场大型的 “健康探索之旅”,一开始有 684 位参与者完成了基线调查,随后被随机分成了两组,干预组有 549 人,对照组有 135 人。6 个月后,研究人员努力去联系这些参与者,发现有 525 人(76.8%)成功被再次联系上,其中 398 人(58.2%)完成了随访调查,干预组有 311 人完成,对照组有 87 人完成。在干预组里,一开始有 8 个人选择不接受 GHS 转介,但没有退出研究。后来因为 GHS 转介网站的技术问题,77 个转介没被成功接收,最终 464 个转介成功。在这些转介成功的人中,242 人(44%)注册并至少完成了一次辅导电话,而剩下 307 人一个辅导电话都没完成。这就好比在旅途中,有些人没能踏上辅导服务这辆 “健康快车”,有些人则半途而废,只有一部分人真正开启了完整的健康之旅。
基线数据
研究人员对参与者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详细记录,发现两组参与者在基线时的特征非常相似。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精神健康问题,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等等,而且大多数人都在服用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不过,研究还发现,那些更年轻、社会经济地位更低、住在大城市的参与者,更容易中途退出研究。这就像是在比赛中,这些参与者因为一些特殊的 “障碍”,更难坚持跑到终点。
干预保真度
研究人员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研究。对照组的每个人都收到了健康信息包。在干预组这边,虽然有一些小波折,但总体还是顺利推进。最终有 242 人注册并至少完成了一次辅导电话,他们平均在转介后 23.8 天注册。大多数人选择了标准项目,而且很多人设定了与体重相关的目标。不过,到随访时,只有 16 个人完成了整个辅导项目,147 人退出或终止了,还有 79 人仍在参与。这就像一场比赛,大部分人没能跑到终点,只有少数人完成了全程。
结果
意向性分析 :意向性分析的结果就像是一场有些 “平淡” 的比赛,干预组和对照组在 6 个月的随访中,无论是主要结果还是次要结果,都没有显著差异。在身体活动、水果和蔬菜摄入、体重、BMI 等方面,虽然干预组有一些小优势,但都不明显。这可能是因为参与辅导项目的人接触时间有限,很多人没完成辅导,所以很难看出明显的效果。而且研究期间正好赶上 COVID - 19 疫情,虽然 GHS 说业务没受太大影响,但公共卫生限制措施可能给参与者带来了挑战,影响了研究结果。就好像比赛过程中突然出现了一些意外状况,干扰了选手们的发挥。
探索性符合方案分析 :在探索性符合方案分析中,研究人员把目光聚焦在完成至少一次辅导电话的 242 名参与者身上。这时候,研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虽然在健康行为改变的实际变量上,两组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尝试改变的比例上,干预组明显更高。比如在尝试改变任何健康行为或体重、增加身体活动、增加蔬菜消费、进行其他饮食改变这些方面,干预组都更积极。这就好比在一场比赛中,虽然最终的比赛成绩差距不大,但干预组的选手们在比赛过程中更努力尝试,表现出了更强的改变意愿。
GHS 对参与者的可接受性和适宜性 :研究人员还关注了参与者对 GHS 的感受,发现那些仍在参与或已经完成项目的人,对 GHS 的接受度和适宜性评分都比较高。这说明参与者对这个项目的整体评价是比较积极的,就好像大家对这场 “健康之旅” 的体验感还不错,虽然不一定达到了预期的健康效果,但至少过程还是比较满意的。
综合研究的结论和讨论部分,这次研究虽然没有发现电话辅导服务能显著改善精神健康疾病患者的健康行为和体重,但却发现它能支持患者尝试改变,而且项目本身也得到了参与者的认可。这就像是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丝曙光,虽然没有完全照亮前行的道路,但至少给了我们希望。之前的研究大多关注项目完成者,而这次研究考虑了更多实际情况,发现很多人没有完成项目,这可能是导致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之一。而且,与其他研究相比,这次研究中参与者完成的辅导电话数量较少。不过,研究也有很多优点,比如采用了随机对照设计,由不知情的研究人员收集数据,保证了研究的科学性。当然,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自我报告数据可能不太准确,而且研究没有根据参与者的具体目标来评估变化。未来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精神健康疾病患者在这类项目中的体验,探索提高项目完成率和参与度的方法。总的来说,这次研究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更清楚该如何进一步帮助精神健康疾病患者通过电话辅导服务改善健康,意义十分重大。
打赏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