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综述:毒性外显子:通过RNA剪接调控实现靶向基因调控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Poison exons: tuning RNA splicing for targeted gene regulation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2月19日 来源: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13.9
编辑推荐:
本文系统阐述了毒性外显子(PEs)通过选择性剪接与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MD)通路偶联调控基因表达的新机制。作者深入探讨了PEs在生理状态下的调控网络、疾病中的异常剪接模式(如ALS、癌症),并重点评述了基于反义寡核苷酸(ASO)和小分子剪接调节剂(如risdiplam)的 therapeutic 策略,为传统"不可成药"靶点提供了创新干预思路。
在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毒性外显子(Poison Exons, PEs)的发现为理解基因表达调控开辟了新视角。这类特殊的外显子通过选择性剪接机制与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onsense-Mediated Decay, NMD)通路形成精密的调控网络,成为细胞控制转录组动态平衡的关键开关。
RNA剪接作为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核心环节,通过切除内含子、连接外显子形成成熟mRNA。研究表明,人类基因组中90-95%的基因存在选择性剪接,产生具有组织特异性的转录本变体。PEs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剪接产物会引入提前终止密码子(Premature Termination Codon, PTC),触发NMD通路导致mRNA降解。这种AS-NMD(Alternative Splicing-NMD)机制不仅具有质量控制功能,更广泛参与基因表达的精细调控。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进步揭示了PEs的普遍性。通过抑制核心NMD因子(如UPF1、SMG5/6/7)或捕获外显子连接复合体(EJC),研究者已鉴定出数千个PEs事件。值得注意的是,约15%的人类mRNA受NMD调控,其中部分基因超过20%的转录本含有PEs。这些PEs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其剪接效率受RNA结合蛋白(RBPs)与剪接调控元件(SREs)的复杂互作网络控制。
PEs的异常剪接已成为多种疾病的致病机制。在神经发育领域,FLNA基因PE的错误剪接导致脑室周围结节性异位症(PVNH);而TDP-43核质转运异常引发的PE错误剪接(如UNC13A基因)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密切相关。这些发现揭示了神经元对PE剪接调控的极端敏感性——可能与神经基因特有的长内含子结构相关。
癌症基因组学研究则发现,RBM10功能缺失突变导致肺腺癌中PE异常剪接,而SF3B1功能获得性突变通过改变3'剪接位点选择,在髓系肿瘤中产生大量移码转录本。更具启示性的是,剪接因子自身基因中常含有PEs,形成自动调节环路。例如SR蛋白家族通过PE剪接实现表达自平衡,这种调控在肿瘤组织中普遍失调,提示PEs可能具有抑癌功能。
基于PE的 therapeutic 干预主要聚焦两大方向:ASO介导的PE跳过和小分子诱导的PE包含。
反义寡核苷酸(ASO)通过空间位阻阻断SREs发挥作用。Stoke Therapeutics开发的STK-001通过抑制SCN1A基因PE剪接,在Dravet综合征模型中恢复Nav1.1通道表达,目前处于II/III期临床。类似策略应用于ADOA治疗的STK-002,在非人灵长类视网膜中成功提升OPA1蛋白水平。温度敏感型PE调控也展现出潜力:靶向RBM3基因PE的ASO在朊病毒疾病模型中表现出神经保护效应。
小分子剪接调节剂则通过稳定U1 snRNP与5'剪接位点的相互作用发挥作用。FDA批准的risdiplam通过促进SMN2基因7号外显子包含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更引人注目的是,branaplam和PTC518通过诱导HTT基因PE剪接降低突变亨廷顿蛋白(mHTT),为亨廷顿舞蹈症(HD)提供新疗法。Remix Therapeutics开发的REM-422作为首个口服MYB mRNA降解剂,通过PE剪接抑制该转录因子在腺样囊性癌(ACC)和AML中的致癌作用,已进入I期临床。
新兴研究表明,剪接调节剂的应用远不止PE调控。PTC Therapeutics开发的PTC258通过促进ELP1基因正常剪接治疗家族性自主神经失调症;而SKY-1214通过诱导FANCL基因外显子跳过激活NMD,在多发骨髓瘤模型中显示抗癌活性。更富创意的是,研究者正开发"药物诱导剪接模块"(DreAM),将剪接调控与基因疗法相结合实现精准控制。
随着单细胞测序和长读长测序技术的普及,预计人类基因组中存在超过百万个潜在PEs。计算生物学与AI的融合将加速PE靶点的发现,而结构生物学进展有助于设计更精准的剪接调节剂。虽然面临脱靶效应预测等挑战,但PE靶向治疗已展现出调控"不可成药"靶点的独特优势,为精准医学开辟了新纪元。从神经退行性疾病到癌症,从罕见病到常见病,基于PE的 therapeutic 策略正在改写疾病治疗的格局。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