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 “A pathogen effector HaRxL10 hijacks the circadian clock component CHE to perturb both plant development and immunity” 的论文。该研究发现了首个直接靶向植物生物钟组件的病原菌效应蛋白,揭示了病原菌干扰植物生物钟和免疫的新机制,为深入理解植物与病原菌互作提供了关键理论依据,对植物抗病育种和病害防控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Y2H 筛选发现 HaRxL10 与拟南芥生物钟组件 CHE 相互作用,Co - IP 和 BiFC 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互作在植物体内的存在。亚细胞定位显示 HaRxL10 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CHE 定位于细胞核,且 HaRxL10 不影响 CHE 的核定位。体内外实验表明,HaRxL10 抑制 CHE 蛋白降解,促进其积累,其 C 末端区域是稳定 CHE 蛋白的关键功能域。
研究表明,卵菌病原菌 Hpa 的效应蛋白 HaRxL10 通过转录和转录后调控干扰植物生物钟组件 CHE 的功能 。HaRxL10 与 CHE 直接相互作用,破坏 CHE - ZTL 相互作用以稳定 CHE 蛋白,但抑制 CHE 与靶基因的结合,影响多个中央时钟基因表达。同时,HaRxL10 以 CHE 依赖的方式抑制 SA 相关的正防御基因、促进负防御调节基因,抑制植物免疫;还调节植物的节律过程,促进植物开花和下胚轴生长。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病原菌效应蛋白直接靶向植物生物钟组件的机制,为理解植物与病原菌互作提供了新视角 。与病毒效应蛋白 NSs 对 CHE 的作用机制不同,HaRxL10 通过独特的方式影响植物免疫和生长发育。研究采用的 Pst DC3000 TTSS 介导的效应蛋白递送和转基因植物过表达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参考。此外,CHE 作为植物生长和防御的关键调节因子,易受病原菌效应蛋白攻击,未来对 CHE 突变体的研究有助于探索植物如何在抵御病原菌攻击的同时维持自身正常生长和防御功能。这一研究成果对植物抗病机制的深入理解和新型病害防控策略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