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Regorafenib + sintilmab作为微卫星稳定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补救性治疗:单臂,开放标签,II期临床试验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2月11日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编辑推荐:
联合靶向治疗对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抢救治疗具有临床应用潜力。在这里,该小组进行了一项单臂,开放标签,II期试验,评估regorafenib(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sintilimab (PD-1靶向)联合治疗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二线治疗进展的mCRC患者的救助治疗。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临床研究中心等机构的 Rui Liu、Zhi Ji、Xia Wang 等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 “Regorafenib plus sintilimab as a salvage treatment for microsatellite stable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 single-arm, open-label, phase II clinical trial” 的论文。该研究评估了瑞戈非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微卫星稳定(MSS)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这类难治性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和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2020 年,全球估计有超过 190 万新发病例(包括肛门癌)和 93.5 万例死亡 。约 23% 的 CRC 患者在诊断时已发生转移,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预后不佳,5 年生存率仅为 15.6%。mCRC 的全身治疗主要基于姑息性氟尿嘧啶类化疗方案,联合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药物,但二线治疗进展后的靶向治疗药物有限。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靶向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 - 1 / 配体 - 1(PD - 1/PD - L1)通路,革新了癌症治疗格局,但在 MSS 型 mCRC 患者中疗效有限。MSS/mismatch repair proficient(pMMR)状态的 mCRC 患者对 ICIs 不敏感,在三线治疗中存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瑞戈非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靶向多种酪氨酸激酶,抑制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已获批用于 mCRC 治疗;信迪利单抗是一种全人源 IgG4 单克隆抗体,可阻断 PD - 1 与其配体的相互作用,恢复 T 细胞的内源性抗肿瘤反应 。有证据表明,抗血管生成药物与 PD - 1 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可调节肿瘤微环境,产生协同抗肿瘤作用,但在 MSS 型 mCRC 中的疗效仍需进一步明确。此前相关研究结果不一,缺乏明确的疗效预测指标。
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单中心 II 期临床试验,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进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在患者入组前于https://www.clinicaltrials.gov注册(临床试验标识符 NCT04745130)。入组患者年龄≥18 岁,确诊为不可手术的复发或 mCRC,且至少经过两线标准系统治疗后进展,要求为 MSS 状态、ECOG PS 评分 0 - 2、有至少一个可测量病灶且骨髓和器官功能良好。排除曾接受瑞戈非尼或抗 PD - L1/PD - L2/CTLA4 抗体治疗的患者。
样本量估算基于单样本 Log - rank 检验。根据历史数据,瑞戈非尼单药治疗 CRC 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为 8.8 个月,REGOMUNE 研究中瑞戈非尼联合 avelumab 治疗晚期 CRC 患者的 mOS 为 10.8 个月。本研究假设联合信迪利单抗可将 mOS 从 8.8 个月提高到 13.5 个月,预期风险比为 0.65,事件发生率为 70%,初步计算样本量为 68 例,考虑 20% 的脱落率,初始样本量确定为 82 例。实际研究中事件发生率约为 60%,重新计算后确定最终样本量为 96 例,本研究最终纳入 103 例患者。
符合标准的患者口服瑞戈非尼 80mg/d,连续 3 周,停药 1 周;静脉注射信迪利单抗 200mg,第 1 天给药,每 3 周一次。治疗持续至疾病进展、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事件、研究者决定停药或患者退出研究。信迪利单抗使用不超过 24 个月,瑞戈非尼可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剂量,信迪利单抗不允许调整剂量。根据不良事件情况,可暂停使用一种或两种药物,瑞戈非尼暂停超过 4 周、信迪利单抗暂停两次或以上需永久停药。每两个周期(基线时)及研究治疗结束后每 3 个月,采用增强 CT/MRI 根据 RECIST 1.1 标准进行肿瘤评估,每 3 个月随访患者生存状态直至 24 个月(或直至死亡)。基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 5.0 版(NCI CTCAE5.0)评估安全性。选取部分患者肿瘤组织样本进行基线 RNA 测序和多重免疫组化分析。
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从研究治疗开始至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缓解持续时间(DoR)和安全性。ORR 根据达到确认的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的患者比例确定;DCR 为达到 CR、PR 或疾病稳定(SD)的患者比例;DoR 从首次评估为 CR 或 PR 至首次出现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时间;PFS 为从研究治疗开始至最早出现疾病进展或任何原因导致死亡的时间。安全性评估按 NCI CTCAEV5.0 分级。
使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测量数据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 [M (P25 - P75)] 表示,分类数据用构成比描述。采用 Kaplan - Meier 法估计 OS、PFS 和 DoR,Log - rank 检验进行组间生存比较,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 OS 和 PFS 并估计 95% 置信区间(95% CI)。用反向 Kaplan - Meier 法计算生存的中位随访时间,Clopper - Pearson 法评估 ORR 的 95% CI,差异评估使用卡方检验或 Fisher 精确检验,显著性水平设为 α = 0.05(双侧)。
通过滚动循环扩增复制单链环状 DNA 分子,生成包含多个 DNA 拷贝的 DNA 纳米球(DNB),利用高强度 DNA 纳米芯片技术将其加载到图案化纳米阵列中,采用组合探针锚定合成法进行测序。基因表达水平用 RSEM(v1.3.1)计算,用 pheatmap(v1.0.8)生成基因表达差异热图,用 DESeq2(v1.4.5)进行差异表达分析,显著性阈值 Q ≤ 0.05。对注释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 KEGG 和 GSEA 富集分析,基于超几何检验,Q 值校正显著性水平,阈值为 Q ≤ 0.05。按照 Opal 7 - Color Manual IHC Kit 协议进行多重免疫组化染色,使用 panCK、FoxP3、CD103、CD68、PD - L1、CD20 和 CD8 等一抗,用 PerkinElmer VectraX? 平台成像扫描,PerkinElmer Inform 软件分析结果,用 R 脚本对阳性染色细胞进行定量。
2020 年 11 月至 2023 年 2 月共纳入 103 例患者,中位年龄 57 岁(28 - 75 岁),男性 61 例(59.2%),左侧 CRC 患者 87 例(84.5%),RAS/RAF 野生型患者 53 例(51.5%),49 例(47.6%)有多个器官转移。83.5% 的患者曾接受抗 VEGF 治疗,45.6% 接受过抗 EGFR 治疗。
截至 2023 年 6 月 7 日,中位随访时间 19.9 个月(95% CI:12.8 - 27.0)。103 例患者中,55 例发生死亡事件,mOS 为 14.1 个月(95% CI:10.5 - 17.7),6 个月 OS 率为 85.4%(95% CI:78.5 - 92.4%)。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ECOG PS 评分、肝转移和 RAS/RAF 基因状态与 OS 显著相关。RAS/RAF 野生型患者 mOS 为 23.3 个月(95% CI:10.0 - 36.6),显著优于突变型患者的 12.1 个月(95% CI:8.4 - 15.8)。无肝转移患者 mOS 为 19.2 个月(95% CI:15.2 - 23.2),中位 PFS(mPFS)为 5.4 个月(95% CI:1.1 - 9.7),均显著优于有肝转移患者。78 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或死亡,mPFS 为 4.1 个月(95% CI:3.4 - 4.8)。根据 RECIST 1.1 标准,1 例(1.0%)患者达到 CR,21 例(20.4%)达到 PR,43 例(41.7%)达到 SD,ORR 为 21.4%(95% CI:13.3 - 29.4%),DCR 为 63.1%(95% CI:53.6 - 72.6%)。客观缓解患者的 DoR 为 13.0 个月(95% CI:2.5 - 23.5)。41 例患者接受了后续治疗。
瑞戈非尼和信迪利单抗的中位暴露时间均为 4.1(2.1 - 7.2)个月。9 例患者因不良事件停药或调整剂量。96.1% 的患者至少经历 1 次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8.7% 经历 3 级 TRAE,无 4 - 5 级 TRAE 或严重不良事件(SAE),无因 TRAE 导致的死亡。常见 TRAE(发生率 > 10%)包括乏力(29.1%)、手足综合征(27.2%)、胃肠道症状(25.2%)、黏膜炎(17.5%)、皮疹(16.5%)、高血压(16.5%)和厌食(14.6%)。最常见的 3 级 TRAE 为手足综合征(2.9%)和皮疹(2.9%)。
分析 20 例样本(10 例治疗敏感患者达到疾病缓解,10 例治疗耐药患者疾病快速进展),采用 DNBSEQ 平台测序,平均每个样本产生 6.19G 数据,基因组匹配率 23.95%,基因集匹配率 5.05%。共检测到 17196 个基因,差异表达分析鉴定出 4135 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基因热图和火山图显示治疗敏感组与耐药组的基因表达差异。KEGG 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涉及代谢途径、急性髓系白血病、铂类耐药、P53 信号通路等,代谢途径最为显著,包括脂质、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代谢。GSEA 分析显示差异基因富集在多个代谢和免疫相关途径。
对前 20 个 DEGs 进行免疫微环境相关性分析,用 TCGA 数据验证。治疗敏感组中低表达的下调基因(ULBP1、HOXB9)免疫评分较高;治疗敏感组中上调基因(DYRK2、ID4)在肿瘤组织中低表达,下调基因(TRMT112、ULBP1)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治疗敏感组中高表达的上调基因(DYRK2、ID4)免疫细胞表达水平较高。代谢途径分析表明,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途径与治疗敏感组上调基因(DYRK2)负相关,与下调基因(ULBP1)正相关。
选取治疗敏感和耐药组各 15 例患者组织样本进行综合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敏感组 CD8+ T 细胞密度显著高于耐药组,其他标记阳性细胞密度两组无显著差异。治疗敏感组 CD8 + 细胞与 CK + 细胞的平均距离显著短于耐药组,其他免疫细胞标记阳性细胞与 CK + 细胞的平均距离两组无显著差异。
本研究表明,瑞戈非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 MSS 型 mCRC 患者耐受性良好,与单药治疗相比,抗肿瘤效果更好,尤其是 RAS/RAF 野生型患者生存获益更长。该联合方案的 ORR 为 21.4%,OS 为 14.1 个月,优于瑞戈非尼单药治疗(ORR:1 - 4%;OS:6.4 - 8.8 个月) 。与美国研究中瑞戈非尼联合纳武利尤单抗(ORR:7%,mPFS:1.8 个月,mOS:11.9 个月)以及 LEAP - 017 研究中乐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ORR:10.4%,mPFS:3.8 个月,mOS:9.8 个月)相比,本研究中中国患者的有效率和生存数据进一步改善,提示中国患者可能从该联合方案中更多获益。
研究发现,无肝转移患者的生存结局优于有肝转移患者,这可能与肝转移患者免疫细胞表达降低、免疫微环境抑制有关。RAS/RAF 野生型患者的 mOS 显著长于突变型患者,尽管两组 mPFS 无显著差异,但随着时间推移,野生型患者的生存优势逐渐显现。不同基因突变影响肿瘤免疫微环境,如 NRAS 突变与 M1/M2 巨噬细胞和 CD56 bright NK 细胞浸润增加相关,SMAD4 突变与更高的 CD8+ T 细胞和 M1 巨噬细胞相关,PIK3CA 突变导致更多 M2 巨噬细胞和更少 CD8+ T 细胞 。免疫治疗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免疫细胞数量,还与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空间位置接近程度有关,本研究中治疗敏感组 CD8+ T 细胞密度更高且与肿瘤细胞距离更近。
KEGG 分析揭示了代谢途径的特异性表达,肿瘤代谢途径异常可能导致 MSS 型 mCRC 耐药,瑞戈非尼可能通过抑制代谢途径增强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效果。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非随机化设计,无法直接对比联合方案与瑞戈非尼单药的疗效;入组可能存在偏倚,排除了部分身体状况差的患者;研究期间中国无统一的 PD - L1 表达检测标准,未检测 PD - L1 表达。
总体而言,瑞戈非尼联合信迪利单抗为晚期 MSS 型 mCRC 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尤其对 RAS/RAF 野生型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需开展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同时深入研究生物标志物,优化患者选择,探索联合治疗的最佳策略,以改善 mCRC 患者的预后。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