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生姜化合物呋喃二烯酮通过外源核受体PXR减轻小鼠肠道炎症

【字体: 时间:2025年02月06日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众多天然产物中发现的类药分子价值已被大量文献记载。尽管许多膳食和草药疗法已被证实对治疗肠道炎症有效,但其活性成分的鉴定却相对滞后。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生姜的一种主要成分呋喃二烯酮(FDN)是一种选择性孕烷 X 受体(PXR)配体,具有激动转录效应。研究显示,FDN 结合在 PXR 配体结合域(LBD)的一个亚口袋内,随后会改变 LBD 的结构。通过雄性小鼠实验,研究人员发现口服 FDN 具有强大的、依赖 PXR 的抗炎效果,且这种效果具有结肠特异性。在协同作用的激动剂存在时,FDN 亲和力增强且靶基因激活,这表明提升 FDN 的活性、功效和安全性还有进一步的研究空间。总体而言,这些结果支持 FDN 作为治疗和预防结肠疾病的治疗剂的转化潜力。

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数百万患者,目前中国和美国的病例数最多。由于工业化进程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这些疾病的病例数仍在上升,并且随着欠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西方生活方式的普及,预计病例数将更为迅速地增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人口密集地区,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数量预计将呈指数级增长。

截至 2021 年,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直接治疗成本分别约为每位患者每年 12000 美元和 9000 美元。此外,IBD 患者常伴有肠外并发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还会带来难以估量的额外费用。因此,预计在未来 30 年,IBD 将给全球带来沉重且不断增加的负担。

众多研究已证实 IBD 的发病机制、环境因素和肠道微生物群之间存在关联。IBD 的发病和流行与异常且持续的 T 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相关。不出所料,IBD 风险基因主要与多种免疫功能相关,这些免疫功能包括维持肠道物理屏障和自噬等先天性免疫过程。因此,目前大多数针对 IBD 的治疗干预措施主要旨在抑制炎症,通常是通过靶向特定的炎症分子来实现。然而,现有疗法仅对部分患者有效。此外,长期的免疫抑制治疗会带来感染和肿瘤相关的并发症。鉴于 IBD 还与上皮损伤和菌群失调有关,会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失调,因此,在不单纯依赖免疫抑制的情况下促进黏膜愈合,是开发新型、安全的 IBD 治疗方法的关键策略。

尽管对 IBD 的发病机制以及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副作用已有丰富的认识,但针对补充和整合医学对 IBD 治疗或治愈作用的研究却较为有限。姜科植物是世界上消费最多的膳食调味品之一,其药用历史超过 5000 年,可用于治疗流感、恶心、关节炎、偏头痛和高血压等疾病。临床试验和体内研究也探讨了补充生姜、生姜提取物和生姜衍生纳米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如缓解腹泻和相关疼痛,以及减轻硫酸葡聚糖钠(DSS)等物质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的严重程度。药物研究还聚焦于生姜的特定成分,表明姜辣素对结肠癌具有抑制作用。尽管有这些发现,但目前的证据表明,单独食用生姜提取物的效果与其潜在作用相比相对较弱。研究人员对其成分和作用机制缺乏全面了解,限制了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核受体(NRs)是许多膳食成分和营养素的通用传感器。因此,NRs 在维持肠道内稳态中发挥关键作用也就不足为奇了,它们通过响应适当的信号并调节肠道屏障完整性、转运体和局部炎症反应来实现这一功能。对 IBD 患者活检样本的分析以及动物研究结果表明,NR 生物学与 IBD 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特别是法尼醇 X 受体(FXR)、孕烷 X 受体(PX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α 和 γ(PPARα 和 γ)、肝受体同源物 1(LRH - 1)和 V - erbA 相关蛋白 2(EAR2)等 NRs,均已被证实可调节肠道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并调节肠道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

在此,研究人员利用基于核受体的亲和纯化 - 非靶向质谱(APUMS)技术,以及质谱引导的天然产物发现方法,证实生姜化合物 5E,9E - 呋喃二烯酮(FDN)是一种高选择性的 PXR 激动剂。晶体学分析显示,FDN 占据了 PXR 的配体结合口袋(LBP),但留下了先前发现的一些较大配体使用的亚口袋位点(由 H3、H11 和 H12 螺旋界定)未被占据。进一步分析表明,FDN 和结合在相邻口袋的类固醇可协同结合 PXR,从而增强其功效和效力。也就是说,单独口服 FDN 能够显著减轻小鼠的全身炎症和结肠炎,且对其他组织没有有害影响,这表明 FDN 在 IBD 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结果


亲和下拉实验鉴定 FDN 为潜在的人源 PXR 或 CAR 配体


为了研究 NRs 在人类结肠组织中的表达程度,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基因型 - 组织表达(GTEx)数据库的 373 个乙状结肠样本和 406 个横结肠样本的转录组数据。数据表明,大多数 NRs 在这些结肠区域均有表达,但通常在神经元和视网膜组织中表达的(Nr1f2、Nr2e1 和 Nr2e3)以及主要存在于激素产生组织中的(Nr0b1 和 Nr5a1)除外(图 1a,b)。尽管一些检测到的 NRs 表达水平较低,但它们在 IBD 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作用已得到充分证实,并且意义重大。因此,为了鉴定所有潜在 NR 靶标的配体,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活性代谢组学方法,使用带有 His 标签的 NR 配体结合域(LBDs),对除 NR0B1 和 NR0B2 以外的所有 NRs 进行研究,因为 NR0B1 和 NR0B2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时溶解性和稳定性较差。

由于部分 NR LBDs 的溶解性存在挑战,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策略来模拟共激活因子对结构的稳定作用。这包括将一个 18 个氨基酸的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 - 1(SRC1)LxxLL 肽基序连接到有问题的 LBD C 末端。另一种方法是与维甲酸 X 受体(RXR)LBD 共表达,RXR LBD 可与部分 NRs 形成异二聚体,此前已被用于辅助结晶研究。LBD 序列是根据蛋白质数据库(PDB)中的报道选择的。随后表达、亲和纯化了 46 种 LBD 融合构建体(详见补充表 1),并通过质谱或蛋白质免疫印迹进行了验证。

由于许多已知的 NR 配体可从商业渠道获取,研究人员使用现有配体和 APUMS 技术,对部分相应的 LBD 融合构建体的活性进行了测试。接下来,这些融合蛋白被用于测试与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提取物中存在的次生代谢物的潜在相互作用。将提取物混合物加入含有 His 标签的 NR LBD 融合蛋白的大肠杆菌裂解物中。经过孵育和镍亲和纯化后,通过非靶向液相色谱 - 质谱(LC - MS)对样品进行分析,以鉴定被 NR 下拉富集的物质质量。使用未添加提取物的 NR LBD 融合蛋白进行对照下拉实验。通过排除大多数其他 NRs 下拉的质量,进一步减少了非特异性和低亲和力的相互作用。

在测试的 46 种 NRs 中,只有 PXR(NR1I2)、CAR(NR1I3)、RXRβ(NR2B2)和 RXRγ(NR2B3)从测试的生姜提取物中产生了明显且特异性富集的质量特征(图 1c - f)。使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ESI +)模式的 LC - MS,有四个质量特征(m/z = 231.1372 和 232.1406;412.2678 和 413.2712)被 PXR(p = 0.022,富集 25772 倍;p = 0.013,富集 4219 倍;p = 0.002,富集 5096 倍;p = 0.0002,富集 1358 倍,图 1c)和 CAR(p = 0.009,富集 25267 倍;p = 0.011,富集 4432 倍;p = 0.0004,富集 97755 倍;p = 0.0007,富集 22864 倍,图 1d)同时下拉。前两个质量随后被确定为离子 [C??H??O?]?的同位素峰(Δm = - 5.6 ppm),另外两个被确定为离子 [C??H??O? + NH?]?的同位素峰(Δm = - 5.6 ppm)。两个质量特征(m/z = 345.2052 和 346.2086)被 RXRβ(p = 1.48e - 07,富集 18505 倍;p = 1.72821e - 05,富集 4750 倍,图 1e)和 RXRγ(p = 0.02268,富集 16545 倍;p = 0.036739,富集 3009 倍,图 1f)同时下拉。这两个质量随后被确定为离子 [C??H??O?Na]?的同位素峰(Δm = 3.0 ppm)。每个 NR 选择的富集特征总结在图 1g 中。

为了阐明鉴定出的物质的结构,研究人员将 15 kg 干姜根磨成粉末,用 95% 乙醇进行提取,然后使用正相和反相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利用核磁共振(NMR)和 X 射线衍射(补充图 1),确定 m/z 为 231.1372 的化合物 1 为(5E,9E) - 3,6,10 - 三甲基 - 8,11 - 二氢 - 7H - 环癸 [b] 呋喃 - 4 - 酮(FDN,图 1h)。在分离过程中,m/z 为 412.2678 的化合物 2 发生脱羧反应(减少 44 道尔顿),其副产物被鉴定为 10 - 姜辣素。m/z 为 345.2052 的化合物 3 被鉴定为 8 - 姜辣素。

FDN 对 NR 转录活性的选择性影响


为了进一步评估 FDN 的特异性,研究人员使用全面的 FACTORIAL NR 检测系统,对 FDN 与所有 48 种人类 NRs 的结合情况进行了检测。当 FDN 浓度为 1 μM 时,PXR 是唯一有响应的 NR(图 2a)。在更高剂量下,雌激素受体 α 和 β(ERα 和 ERβ)以及 PPARγ 也观察到了激动效应(图 2a)。尽管 FDN 在 hCAR 的下拉实验中出现,但未检测到对 hCAR 的激动反应(图 2a)。为了进一步评估 FDN 对 PXR 和 CAR 相对转录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了一种基于 HeLa 细胞的稳定细胞系(HG5LN),该细胞系表达与 GAL4 DNA 结合域(DBD)融合的 hPXR 或 hCAR LBDs,以及 UAS -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hPXR 的实验结果与下拉实验一致,其 EC??值为 2.8 μM,约为 SR12813 完全激动剂活性的 80%(图 2b)。对于 hCAR,FDN 仅表现出微弱的激动活性,且由于在较高浓度下可能存在细胞毒性,无法达到饱和状态,因此无法确定其 EC??值(图 2c)。综上所述,FDN 与 CAR 的相互作用似乎较弱且无效。

为了在后续动物研究中评估 FDN 对 ERα、ERβ 和 PPARγ 的潜在脱靶效应,研究人员利用了 HELN - hERα、HELN - hERβ 和 HG5LN - PPARγ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细胞系来确定其功效。与 FACTORIAL NR 检测结果一致,FDN 需要相对较高的浓度才能激活这些受体,且激活作用较弱(ERα、ERβ 和 PPARγ 分别约为 15%、30% 和 18%,与对照激动剂活性相比,图 2d)。这或许可以解释之前关于 FDN 抑制 17β - 雌二醇(E2)刺激的 ERα 信号传导的发现,即高浓度下 FDN 作为竞争性部分激动剂发挥作用。

配体 - 受体相互作用的进一步表征


作为确定 FDN、hPXR 和 hCAR 之间相互作用的生化性质的第一步,研究人员使用了等温滴定量热法(ITC)。用 His 标签的 hPXR - LBD - SRC1 融合蛋白滴定 FDN 溶液,产生了放热结合反应(图 2e,上图)。相比之下,用 hCAR LBD 滴定 FDN 未显示出任何显著的相互作用(补充图 2)。将总热变化与增加的 PXR - LBD - SRC1 蛋白浓度进行绘图分析,结果表明结合化学计量比约为 1:1(配体:蛋白质,mol/mol,图 2e,下图)。曲线拟合分析得出解离常数为 4.5 μM。正的吉布斯自由能(ΔG)值( - 7.28 ± 0.40 kcal/mol,图 2f)表明配体结合是自发的。FDN 结合还产生了有利的焓(ΔH)值( - 2.40 ± 2.45 kcal/mol,图 2f),同时伴随着显著的熵损失(ΔS)(16.38 ± 8.60 cal/mol/deg,图 2f),这表明 LBD 构象自由度降低。

FDN - PXR 相互作用的结构分析


为了从结构角度更深入地了解 FDN 的作用模式,研究人员解析了结合态 PXR LBD(以下简称 PXR)的晶体结构,分辨率为 1.95 ?(补充表 2)。该结构显示出典型的 PXR 活性构象,C 末端螺旋 H12(也称为 AF - 2 或激活螺旋 - 2)覆盖在 LBP 上,FDN 通过电子密度定位在 LBP 内(图 2g)。值得注意的是,与周围残基相比,FDN 的电子密度相当弥散,这表明其结合模式具有动态性。尽管如此,用 Phenix(Adams,Acta Cryst D,2010)计算的 polder 省略图显示出不受配体模型影响的电子密度,因为在计算该图时已将配体模型从结构中移除(补充图 4)。该图表示一个体积,在其中可以令人信服地插入 FDN 模型,且不存在其他取向。

与 FDN 对 PXR 的中等亲和力(EC?? = 2.77 μM)一致,FDN 是一种相对较小的化合物,它与 PXR LBP 中的 8 个残基相互作用(距离截止值为 4.2 ?,图 2h 和补充图 4)。相比之下,强效 PXR 激动剂和抗癌药物达拉非尼(DAB)占据了更大的体积,并且与 LBP 残基有更多的接触(图 2i),这与其对受体的更高亲和力(EC?? = 87 nM)相符。FDN 的两个主要锚定点包括:(1)其十元环与所谓的 PXR π - 陷阱(由氨基酸 F288、W299 和 Y306 组成)之间的多个接触;(2)FDN 的羰基部分与 Q285 之间可能形成的氢键(图 2h)。此外,FDN 的呋喃环与 M243、M246、S247 和 F288 有若干相互作用(图 2h)。

FDN 缓解 DSS 诱导的结肠炎


鉴于生姜在传统医学中广泛用于治疗肠道炎症,且 PXR 在 IBD 中的作用已为人所知,研究人员接下来利用 DSS 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测试了 FDN 缓解肠道炎症的潜力。DSS 给药会破坏结肠上皮细胞屏障的完整性,使细菌更容易穿透,进而引发炎症和损伤。在开始这项研究之前,研究人员测试了 FDN 是否能够激活小鼠 PXR(mPXR),因为许多 hPXR 激动剂并不能激活 mPXR。研究人员使用表达 mPXR LBD - GAL4 融合蛋白以及 UAS -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 HEK293 细胞系,发现 FDN 确实能够激活 mPXR,其功效与对 hPXR 的激活效果相似(EC?? = 4.9 μM,补充图 5)。

在 DSS 研究中,小鼠接受 FDN 或先前已验证和测试的 mPXR 激动剂孕烯醇酮 16α - 腈(PCN)治疗,两者的浓度均相对较低,为 10 mg/kg。为了降低实验成本和复杂性,这些研究仅使用雄性小鼠。两种化合物都提供了相似的保护作用,包括降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图 3a)、减轻体重减轻(图 3b)和减少结肠缩短(图 3c,d)。用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的结肠切片的组织学分析也显示,接受激动剂治疗的小鼠组织损伤减少(图 3e,f)。

PXR 介导的结肠保护机制


为了验证观察到的 FDN 对肠道的保护作用是否依赖于 PXR,研究人员进行了额外的实验,以探讨 FDN 的作用机制和 PXR 的依赖性。研究人员首先观察了三个已知的 PXR 靶基因。研究人员注意到,FDN 和阳性对照 PCN 均上调了典型 PXR 靶基因 Cyp3a11 的表达,Cyp3a11 有助于异生物质的代谢和消除;同时也上调了 Mdr

娑撳娴囩€瑰宓庢导锔炬暩鐎涙劒鍔熼妴濠団偓姘崇箖缂佸棜鍎禒锝堥樋閹活厾銇氶弬鎵畱閼筋垳澧块棃鍓佸仯閵嗗甯扮槐銏狀洤娴f洟鈧俺绻冩禒锝堥樋閸掑棙鐎芥穱鍐箻閹劎娈戦懡顖滃⒖閸欐垹骞囬惍鏃傗敀

10x Genomics閺傛澘鎼isium HD 瀵偓閸氼垰宕熺紒鍡氬劒閸掑棜椴搁悳鍥╂畱閸忋劏娴嗚ぐ鏇犵矋缁屾椽妫块崚鍡樼€介敍锟�

濞嗐垼绻嬫稉瀣祰Twist閵嗗﹣绗夐弬顓炲綁閸栨牜娈慍RISPR缁涙盯鈧鐗哥仦鈧妴瀣暩鐎涙劒鍔�

閸楁洜绮忛懗鐐寸ゴ鎼村繐鍙嗛梻銊ャ亣鐠佹彃鐖� - 濞e崬鍙嗘禍鍡毿掓禒搴n儑娑撯偓娑擃亜宕熺紒鍡氬劒鐎圭偤鐛欑拋鎹愵吀閸掔増鏆熼幑顔垮窛閹貉傜瑢閸欘垵顫嬮崠鏍掗弸锟�

娑撳娴囬妴濠勭矎閼崇偛鍞撮摂瀣鐠愩劋绨版担婊冨瀻閺嬫劖鏌熷▔鏇犳暩鐎涙劒鍔熼妴锟�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