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寅垠课题组在Internet Interventions发表论文,揭示提升公众认知可促进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的使用

【字体: 时间:2024年07月27日 来源: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编辑推荐:

   2024年6月,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臧寅垠课题组在学术期刊 Internet Interventions发表题为Th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Intention to Use Internet-base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 Serial Mediation Model的论文,揭示了疫情期间人们对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i-MHS)的认知和使用意愿

  

2024年6月,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臧寅垠课题组在学术期刊 Internet Interventions发表题为Th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Intention to Use Internet-base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 Serial Mediation Model的论文,揭示了疫情期间人们对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i-MHS)的认知和使用意愿。 研究发现,对于i-MHS的知识在促进人们使用专业服务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组对疫情期间互联网涌现的18种线上心理服务进行了调查,包括由不同组织提供的热线服务、在线音频、视频或文字的个体咨询服务、自助心理干预、在线心理教育(如电台、播客、电视节目等)、以及相关机构发布的文件或指南等。 研究人员对2543名参与者进行了在线调查,评估了他们对这些i-MHS的知识、态度、使用倾向以及疫情对心理的影响。其中,53.9%的受访者表示了解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53.2%的人愿意使用这些服务。此外,62.4%的受访者认为这些服务在应该会有帮助,显示出公众对i-MHS的广泛接受和潜在应用。

研究还发现,疫情对人们造成的心理影响通过认知和态度间接影响了他们使用i-MHS的意愿。具体而言,当人们对i-MHS有更多的知识时,他们会持有更积极的态度,从而更倾向于使用这些专业服务。该研究结果强调了心理健康服务知识在形成积极态度和使用意图中的关键作用,呼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宣传和推广,以提高公众的知识水平,最大化i-MHS的益处。研究指出,随着i-MHS在中国的初步实施,公众对其认知和接受度已达到一定水平,未来有望成为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公众对i-MHS的整体认知水平有限,但对其态度较为积极,逾半数被试表达了将来使用这些服务的意愿。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为理解和促进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在我国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建议通过提高公众对i-MHS的认知,增强他们的使用意愿,从而有助于缓解心理健康问题。

臧寅垠研究员课题组博士生陈嫱为本文第一作者,臧寅垠研究员为本文通讯作者。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32000776)、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北京大学陈仲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发展基金(2021YJ003)的支持。

参考文献:Chen, Q., Bao, J., & Zang, Y. (2024). Th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intention to use internet-base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 serial mediation model. Internet Interventions, 100755.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invent.2024.100755


2024-07-26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er|te|认知|net|ent|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