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吴诗玉教授团队揭示语言学习过程中单词情感的产生机制

【字体: 时间:2024年06月13日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编辑推荐:

  鲁迅先生在《秋夜》的篇首这样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句描述被网友们戏谑地称为“废话文学”,主要因为其表达方式显得重复、啰嗦。但在学术界,这句话却有着更深层次的解读。文学评论家们认为,鲁迅先生采用的这种表面“重复、啰嗦”的叙述手法,实际上内藏深意...

  

鲁迅先生在《秋夜》的篇首这样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句描述被网友们戏谑地称为“废话文学”,主要因为其表达方式显得重复、啰嗦。但在学术界,这句话却有着更深层次的解读。文学评论家们认为,鲁迅先生采用的这种表面“重复、啰嗦”的叙述手法,实际上内藏深意。它反映了鲁迅先生当时内心的“枯燥、单调甚至孤寂和愁闷”的情感。正是这种看似“重复、啰嗦”的独特表达方式,使得原本情感中性的“枣树”也被赋予了类似的情感色彩,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一种孤寂与愁闷的情感体验。基于这样的见解,吴诗玉教授团队提出了“双枣树效应”假说,以揭示单词学习过程中情感产生的内在机制。   

情感是如何传递的一直是社会学、心理学以及认知科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上述情感传递的现象并不仅限于文学作品。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常常因为同伴的某种情感表达而产生相似的情绪,这种现象被称为“共情”。就像话语分析领域的著名学者Wetherell指出的,情感在日常交际中,通常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人际间传递。“双枣树效应”假说就是试图揭示这种情感传递是否也能通过文本对读者的影响,在阅读过程中同样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从语境传递到一个本来毫无意义的中性单词上(新颖词)。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一个词从其出现的语境中吸收的情感也称作为“语义韵”。因此,“双枣树效应”假说根本上探讨的是单词的语义韵是如何发生的,即语境情感是否能像鲁迅先生描述两棵枣树一样,在看似“重复、啰嗦”的表达中得到传递。 

这项最新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中文顶尖期刊《心理学报》上(《新颖词语义韵的发生机制:“双枣树”效应的证据》, 2024年第5期),除了探讨语境情感的传递机制,这项研究还探讨了这种传递对单词词形及词义习得的效果。

问题提出

在这项研究里,吴诗玉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较大规模的以阅读为基础的词汇学习实验,试图回答以下两个研究问题,从而检验他们提出的“双枣树效应”假说:

1. 语境情感是否可以通过阅读接触,从语境迁移到单词,使读者有效习得单词的语义韵?如果是, 这种迁移是否受语境变异性的影响?

2. 单词出现的语境的情感是否影响词形及词义的习得效果?如果是,这种影响是否受语境变异性的调节?

团队一共招收了196名中文母语者作为被试,在实验中,每名被试在不同的语境情感(积极、中性、消极)以及语境变异性(重复、变化)条件下,一共阅读了包含9个目标词(即新颖词)的45篇小短文,并在阅读结束后接受四种不同的词汇测试。这些测试分别测试了被试对单词情感效价以及词形、词义的习得效果。

实验设计

该研究采用经典的2 × 3混合实验设计,操控了两个变量:语境变异性(重复、变化)作为被试间因素,语境情感性(积极、中性、消极)作为被试内因素。

尽管被试要学习的9个目标词(新颖词)起初并没有任何语义,但是在嵌入到阅读的语篇之后通过语境而获得语义,被试需要通过阅读推测出并学会它们的语义,同时记住它们的词形。如下图1,出现在不同语境情感的新颖词“单马灵”表达的是“一种植物”。

图1. 情感三组段示例

阅读材料通过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软件 PsychoPy 按一句话一句话的方式呈现,被试按自己习惯的方式进行阅读。在阅读结束后,立即完成4种词汇测试任务,以测试他们对单词情感效价以及词形、词义的习得效果。

图2. 实验试次呈现流程图

研究发现

发现 1:语义韵的发生机制

图3. 在两种不同语境变异条件下三种情感语境中的情感效价评分

实验发现,被试只有在情感语境中重复阅读相同阅读材料时,语境情感才能发生迁移,即从语境迁移到新颖词。这与鲁迅先生在《秋夜》中描述的窗外两棵枣树的修辞手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证实了研究团队提出的语境情感迁移的“双枣树效应”假说,即看似的“重复、啰嗦”的表达使得语境情感向单词迁移。

这一发现揭示了新颖词语义韵的发生机制,为语义韵的习得及教学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在真实语境下的选词精确性、语用恰当性和修辞规范性。

发现 2:语境情感对词形及词义习得的影响

图4. 语境的变异性和语境的情感效价在单词正字法选择任务的交互效应

实验结果显示,语境情感对被试的单词词形和词义的学习效果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情感优势,即在越积极的情感语境里,被试对单词的词形和词义习得的效果就越好。

图5. 语境的变异性和语境的情感效价在单词定义生成任务的交互效应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语境情感以及语境的变异性对单词复杂语义知识学习的影响。首先,只有在变化语境的条件下,单词复杂语义知识的学习才存在积极情感优势,即在越积极的情感语境里,复杂语义知识习得的效果就越好,更重要的是,这种积极情感优势会随着语境情感效价的提高而进一步放大:语境情感越积极,变化语境下的优势显著扩大。

研究小结

词汇能力的发展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的发现为新词学习提供了重要启示,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操控阅读材料的语境情感或者阅读材料的变异性来显著提升词汇学习的效果。

该项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基于文本挖掘的外语教师课堂话语促学机制研究”(22BYY096)资助。

论文链接https://journal.psych.ac.cn/xlxb/CN/10.3724/SP.J.1041.2024.00531

作者简介

24.png

吴诗玉,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晨星青年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心理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心理学报》以及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Journal of Pragmatics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著有《第二语言加工及R语言应用》《R在语言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基于R的语言研究多变量分析》等多部著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以及教育部、上海市哲社等项目。 

李赞,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师从吴诗玉教授,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

交大文科
外国语学院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