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植物所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古海拔重建方面取得新进展

【字体: 时间:2024年06月08日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编辑推荐:

  相关成果以 Higher palaeoelevation in the Baoshan Basin: implications for landscape evolution at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为题 在线发表于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青藏高原东南缘经历了剧烈的海拔抬升。之前的古海拔研究显示,该地区以大理盆地为界,北面抬升时间较早,始于始新世,抬升较为剧烈,而南面抬升时间较晚,始于早中新世,抬升较为温和(一般低于2000 m)。更多的古海拔研究工作,尤其是大理盆地以南地区的古海拔重建,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该地区的海拔抬升与地貌演变过程。

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理工大学、千葉大学(日本)、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的科研人员,利用产自云南西部保山盆地最晚中新世-上新世的冷杉属化石,并基于该属在云南的海拔分布(2100-4280 m),同时考虑该地区当时与现代的温度差(约1.5 ℃),利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温度递减率(5.8 ℃/km),定量估算了保山盆地的古海拔为>2360 m,高于现在的1670 m。研究认为,大理盆地以南地区的海拔抬升较之前认为的更剧烈,可能主要与始新世-渐新世来自西部的强烈挤压有关,而传统认为的下地壳流并非主要作用;研究同时认为,最晚中新世-上新世以来,保山盆地可能经历了海拔降低过程,一方面可能与下地壳流驱动下的盆地西侧正断层活动所导致的盆地拉伸、下陷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亚洲季风气候演变下的夏季降水增加所导致的地表剥蚀加强有关。相关成果以Higher palaeoelevation in the Baoshan Basin: implications for landscape evolution at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为题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黄永江副研究员为论文的第一/通讯作者,山东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宗浩然、昆明理工大学的张世涛教授、千葉大学的Arata Momohara教授、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纪运恒研究员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周浙昆研究员等参与了论文发表。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2023, 42272026)、云南省基础研究项目(202301AT070374, 202201AT070131)、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等的资助。

文章链接

1?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地形地貌及古海拔研究

2?冷杉属针叶(A)及产自云南保山盆地最晚中新世-上新世的冷杉属针叶化石(B, C

3?冷杉属在云南的现代海拔分布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