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精神病学》: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研究发现,六分之一停止服用抗抑郁药的人会直接出现停药症状

【字体: 时间:2024年06月07日 来源:AAAS

编辑推荐:

  根据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the Lancet Psychiatry)上的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对于停止服用抗抑郁药的人来说,直接因停药而出现一种或多种停药症状(也称为戒断症状)的风险为15%(相当于六到七个人中有一人)。

  


  • 第一项关于抗抑郁药停药症状发生率的荟萃分析包括来自79项随机对照试验和观察性研究的20,000多名患者的数据。

  • 总的来说,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报告了停药症状,但新的研究旨在区分由停药直接引起的症状,以及其他可能与患者或医生的期望相关的“非特异性”症状(反安慰剂效应)。

  • 研究得出结论,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的患者将经历一种或多种由停药直接引起的停药症状,35分之一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症状。

  • 作者强调,停用抗抑郁药的计划应与患者和医生共同制定,患者应受到监测和支持,特别是那些出现严重症状并可能有脱离治疗风险的患者。

根据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the Lancet Psychiatry)上的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对于停止服用抗抑郁药的人来说,直接因停药而出现一种或多种停药症状(也称为戒断症状)的风险为15%(相当于六到七个人中有一人)。

分析还发现,患者描述的严重停药症状,可能导致患者退出研究或重新开始服用抗抑郁药,发生在大约3%(35分之一)的停药患者中。

“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抗抑郁药对许多患有抑郁症的人都有效,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心理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法一起使用。”然而,它们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一些患者可能会经历令人不快的副作用。在抗抑郁药的帮助下康复的患者,医生和患者的决定可能是及时停止服用抗抑郁药。因此,对于患者停止服用抗抑郁药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医生和患者都有一个准确的、以证据为基础的了解,这一点很重要,”乔纳森·亨斯勒博士说。

他继续说:“我们的研究证实,许多停用抗抑郁药的患者会出现停药症状,对少数人来说,这些症状会更严重。值得注意的是,抗抑郁药停药的症状并不是因为抗抑郁药上瘾。至关重要的是,所有停止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都需要得到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咨询、监测和支持。然而,我们的研究结果整合了大量研究的数据,也应该让人放心,停药症状的发生率并不像以前的一些单一研究和综述所显示的那么高。”先前的研究估计,超过一半的患者在停用抗抑郁药时会出现停药症状,其中一半的症状很严重。然而,许多这些估计是基于观察性研究,不能可靠地确定因果关系。另一方面,进行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一半的试验人群提供安慰剂或假药丸,另一半提供药物)可以更可靠地区分由药物直接引起的症状和可能由患者或从业者期望驱动的“非特异性”症状。

本研究的目的是回顾所有可获得的证据,以确定停止使用抗抑郁药直接引起的停药症状的可能发生率、严重症状的可能发生率以及不同类型抗抑郁药之间的差异。研究人员对79项试验(44项随机对照试验和35项观察性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荟萃分析,其中包括来自21,002名患者的数据,16,532名患者停用抗抑郁药,4,470名患者停用安慰剂,平均年龄为45岁,其中72%为女性。总体而言,分析发现,三分之一(31%)停止服用抗抑郁药的人至少出现了一种症状,如头晕、头痛、恶心、失眠和易怒。严重症状约占3%(1 / 35)。与其他抗抑郁药相比,停用丙咪嗪(托弗兰尼)、帕罗西汀(赛乐沙)和(des-)文拉法辛(普瑞替克)与出现严重症状的高风险相关。

当仔细观察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时,六分之一的患者(17%)在停止服用安慰剂药物时出现了类似停药的症状。这表明,在停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中,大约有一半的症状可能是由于负面预期(“反安慰剂效应”)或在一般人群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非特异性症状。总之,作者估计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15%)的患者会经历一种或多种由停药直接引起的停药症状。

分析没有发现减量服用抗抑郁药的研究和突然停药的研究有什么区别。然而,作者警告说,研究设计的实质性变化,如逐渐减少的持续时间和使用抗抑郁药的类型,意味着这些不是确定的结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他们还强调了先前的单一研究结果如何表明逐渐减少可能有助于降低停药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率。

“我们希望这项研究的发现能让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和患者了解在停止抗抑郁药时出现停药症状的风险,而不会引起不必要的惊慌。与所有药物一样,抗抑郁药具有重要的益处,但也存在风险——包括停药症状,这在各种普通药物(如高血压药物或轻度止痛药)中也很常见。重要的是,患者能够在临床医生的护理下获得准确的、基于证据的信息,以讨论对他们个人而言的益处与风险的平衡。我们的研究结果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停药期间所经历的一些症状不是“真实的”,或者所有的停药症状都是由于患者的期望。任何引起患者不适或痛苦的症状都应认真对待,并应支持患者。科隆大学的Christopher Baethge说:“患者和临床医生应该讨论哪些症状可能是由停止抗抑郁药直接引起的,以及如何最好地控制所有症状。”

研究人员指出了他们研究的一些局限性,并警告说,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中包括的研究使用了各种方法。此外,在所有关于抗抑郁药停药症状的研究中,一个挑战是停药后再次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这可能被解释为停药症状。虽然主要分析包括62项研究,但只有7种抗抑郁药物在3项或更多的研究中被调查,并且没有发现一些广泛使用的抗抑郁药物的研究,例如米氮平、安非他酮或阿米替林。

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伦敦大学学院的格林·刘易斯和杰玛·刘易斯在一篇相关评论中写道:“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活跃组和安慰剂组之间的区别是很重要的。据粗略估计,停药症状的真实患病率约为8-14%,严重戒断综合征的患病率约为2%。未与安慰剂比较的断瘾症状报告将大大高估此类症状的频率。未来对戒断症状的研究应尽可能与安慰剂进行比较。”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