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髓性白血病起源于胎儿发育期间的证明

【字体: 时间:2024年06月03日 来源:AAAS

编辑推荐:

  来自巴塞罗那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在对一个保存了脐带血的AML患病儿童的研究证明,一些儿童白血病起源于胚胎发育期间,尽管它们在出生后几个月后不会表现出来。

  

急性髓性白血病是儿童第二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类型,可在出生后几个月内诊断出来。这种疾病的早期发病导致人们怀疑肿瘤可能有产前起源。然而,由于缺乏产前或出生样本,依然有待证明。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一例患儿的肿瘤细胞和出生时保留的脐带血,证实了其产前起源。文章发表在《Nature》旗下的《leukemia》期刊上。

作者表示:“基因组分析使我们能够设计出一种个性化的诊断方法来监测这种疾病。”“但是这些数据提出了新的问题,比如肿瘤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突变是如何出现的,”这些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此类研究需要在诊断前采集婴儿的血液样本,而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太可能的。”“研究这种白血病起源的机会来自于马德里Niño Jesús医院的一个五个月大的婴儿被诊断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病例。”“这对父母保存了脐带血,开启了迄今为止还无法解决的一系列研究。”

利用精密医学技术,研究人员分析了肿瘤的完整基因组。与成人肿瘤不同——在成人肿瘤中可检测到数千个突变,在这一例白血病中只发现了两条染色体改变。由于有冷冻脐带样本的存在使研究人员能够分离在出生时不同的血细胞群,并研究在肿瘤中检测到的任何染色体改变是否在胎儿发育期间已经存在。

研究表明,在脐带的一些造血干细胞中,已经存在7号染色体和12号染色体之间的易位,表明了肿瘤的产前起源。t(7;12)是一种与AML相关的染色体易位,通常表现为低分化的免疫表型,是婴幼儿AML中第二大常见异常,占病例数的近三分之一,预后不佳,且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无效。7号染色体上的断点表现出相当大的异质性,影响7q31-7q36区域,该区域靠近运动神经元和胰腺同源MNX1基因,该区域完全易位到衍生染色体12上。同时,12号染色体上的断点位于12p13位置,破坏了ETS变异转录因子6 (ETV6)基因的5 '区,特别是外显子1和3之间。这一例研究分析表明,MNX1可能是疾病的主要驱动原因。

另一种是在所有肿瘤细胞中都存在、但在胎儿正常细胞中不存在的染色体改变——19号染色体的三体——这是t(7;12)易位的AML中常常出现的。这表明19号染色体复制是发生在出生后的次要事件,它有助于增加白血病细胞的恶性。

Josep Carreras研究所和巴塞罗那大学的研究员、该研究的联合负责人Talía Velasco补充说:“这些数据与了解一种毁灭性疾病的发展高度相关,而这种脐带样本的存在对于开展一项迄今为止在急性髓性白血病中不可能进行的研究至关重要。”

除了重建细胞产生这种白血病的基因组改变外,该研究还确定了一种分子机制,这种机制以前在这种类型的白血病中没有观察到,它导致一种名为MNX1的基因激活,这种基因在这种类型的肿瘤中经常发生改变。了解这些变化对于建立细胞和动物模型至关重要,使我们能够了解疾病的演变并开发治疗这些病理的新疗法。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