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在脑膜淋巴管的活体成像示踪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字体: 时间:2024年05月14日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编辑推荐:

  研究成果以“立体宽场活体光声显微示踪脑膜淋巴管(Advancing insights into in vivo meningeal lymphatic vessels with stereoscopic wide-field photoacoustic microscopy)”为题,于2024年4月25日在线发表于《光:科学与应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杂志,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7-024-01450-0

  


图 脑膜淋巴管和脑血管的活体三维高分辨成像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2335007、62305118)等资助下,华南师范大学光声学影像团队杨思华研究员联合海南大学周非凡教授在脑膜淋巴管活体成像示踪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立体宽场活体光声显微示踪脑膜淋巴管(Advancing insights into in vivo meningeal lymphatic vessels with stereoscopic wide-field photoacoustic microscopy)”为题,于2024年4月25日在线发表于《光:科学与应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杂志,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7-024-01450-0。

  脑膜淋巴管的发现正在改变医学界对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特权和代谢废物清除机制的认识。它的形态和功能差异可能与一些大脑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和进展密切相关。但是,目前研究人员对脑膜淋巴管通过调节脑脊液循环来清除大脑代谢废物的完整理解还存在差距。因此,如何通过对脑膜淋巴管进行全脑视角的高分辨率成像,可以加深对大脑免疫功能复杂性的理解,从而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提供重要的启示,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该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活体三维高分辨可视化脑膜淋巴管的技术方法。这一方法通过设计一种双对比功能光声显微镜,实现了小鼠脑膜淋巴管和脑血管的活体三维共定位成像,如图所示。研究团队利用脑膜淋巴管对大分子的引流特性,将大分子示踪剂注入脑脊液中后,通过脑膜淋巴管的引流功能排出获得脑淋巴活体光声三维高分辨成像结果,实现区分位于硬脑膜上的脑膜淋巴管图像以及位于脑实质中的胶质淋巴通路图像。通过对比观测阿尔茨海默症模型小鼠和正常小鼠的脑膜淋巴管,该方法成功揭示了在阿尔茨海默症早期病程中,脑膜淋巴管的功能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失调,引流量减少了约70%。并随着疾病的进展,引流量持续下降。

  该研究成果实现了对活体内脑淋巴和脑血管的三维共定位高分辨可视化。为脑膜淋巴管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工具,开辟了理解大脑引流机制的新视野。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