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成都生物所在蛙类声音通讯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4年12月17日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编辑推荐:
声音通讯是蛙类最主要的通讯方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崔建国团队以海南原指树蛙 (Kurixalus hainanus) 为对象开展了系列行为学研究,揭示了该物种的鸣声规律及鸣叫策略,在动物学主流期刊Animal Behaviour发表论文3篇,具体如下:1. 蛙类鸣声与人类语言竟有共通之处人类语言是动物通讯系统中最复杂、最独特的交流方式,它遵循着一系列能被数学公式描述的统计模式,即语言定律 (linguistic laws)
声音通讯是蛙类最主要的通讯方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崔建国团队以海南原指树蛙 (Kurixalus hainanus) 为对象开展了系列行为学研究,揭示了该物种的鸣声规律及鸣叫策略,在动物学主流期刊Animal Behaviour发表论文3篇,具体如下:
1. 蛙类鸣声与人类语言竟有共通之处
人类语言是动物通讯系统中最复杂、最独特的交流方式,它遵循着一系列能被数学公式描述的统计模式,即语言定律 (linguistic laws)。在众多语言定律中,最常见、关注度最高的是齐普夫简洁定律 (Zipf's law of abbreviation) 和门泽拉斯定律 (Menzerath's law)。简洁定律认为使用频次越高的词汇,其时长往往越短。门泽拉斯定律认为单词越长,组成单词的音节就越短;句子越长,每个单词的时长就越短。Altmann进一步用数学公式描述了门泽拉斯定律,被称为门泽拉斯–奥特曼定律 (Menzerath–Altmann's law)。
简洁定律强调了人们在用语言传递信息时偏好简洁的表达方式,而门泽拉斯定律强调了语言结构在交流过程中倾向于变得紧凑,在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多国语言中均得到验证。近十余年来,对语言定律的探究拓展到动物的声音通讯系统中,如狒狒、猕猴、长臂猿等非人灵长类动物,山雀、企鹅等鸟类及蝙蝠。鸣叫求偶是蛙类最典型的行为特征,该行为不仅极度耗能,还会增加个体的捕食风险。因此,信息的传递效率越高,越能降低雄蛙鸣叫的代价。那么,蛙类的声音通讯是否遵循语言定律,雄蛙是否通过信号压缩提高通讯效率?
对海南原指树蛙的研究发现,音节类型的使用与齐普夫简洁定律的预测相反,可能是由于吸引配偶的选择压力大于信号压缩。另一方面,A音节符合门泽拉斯定律,表明该物种的声音通讯中存在信号压缩。鸣叫中位置越靠后的A音节,其时长越短,暗示该音节与定律预测相符可能是由能量或呼吸限制所致。目前,对蛙类声音通讯的研究主要关注繁殖类鸣叫,尤其是广告鸣叫。对不同物种、不同鸣叫类型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信息压缩原则在人类语言系统外的广泛适用性,并增进我们对动物通讯系统适应性进化的理解。
图1 音节类型时长与其出现频次的关系。红色虚线是简洁定律的拟合曲线,每个点表示1只雄蛙样本,音节类型以颜色区分。
图2 音节时长与鸣叫大小的关系。(a) 所有音节类型;(b) A音节;(c) B音节;(d) C音节。灰色的点表示音节时长 (原始数据),蓝色的点表示对应鸣叫大小的平均音节时长。红色虚线是门泽拉斯定律的拟合曲线,图中右上角为对应的公式。
上述研究以Hainan frilled treefrogs' calls partially conform to Menzerath–Altmann's law, but oppose Zipf's law of abbreviation为题发表于动物行为学经典期刊Animal Behaviour。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邓可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崔建国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已毕业的硕士生汪小萍、陈有华研究员参与本项工作;河南师范大学的博士生何玉晓,海南师范大学的王同亮博士和汪继超教授为本文的共同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772464,32000313)、中科院青促会 (2012274)、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2022JDTD0026) 和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2022NSFSC1736) 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03347224001234
2. 嗅到同伴气味后,雄蛙秒变男中音
化学通讯是动物界最古老、最普遍的通讯方式,在动物觅食、交配、防御等活动中起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对两栖动物化学通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尾类 (鲵和蝾螈) 及无尾类的幼体 (蝌蚪),其成体 (蛙和蟾蜍) 的化学通讯受到较少关注。究其原因,无尾类的求偶活动高度依赖于声音通讯,声音信号在其性选择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雄蛙发出鸣叫吸引配偶,竞争者会从彼此的鸣声中获取信息,并调整鸣叫策略以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如改变鸣叫频次、鸣叫时长、鸣叫类型和鸣声复杂性等。由于鸣声的主频 (或基频) 传递了雄蛙体型大小或占有资源等信息,雄蛙在竞争配偶的过程中通常也会调整鸣声的频域特征,以此增加繁殖成功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雄蛙的鸣叫策略受化学线索影响,个体在感知到同伴分泌的化学物质后会改变鸣叫频次或鸣叫类型等。然而,化学线索能否使雄蛙改变鸣声的频域特征尚不清楚。在记录雄性海南原指树蛙的自发鸣叫后,以随机顺序给其提供不同气味刺激:雄蛙气味、雌蛙气味和干扰气味。用录音笔记录被试个体在每个阶段的鸣叫回应,从录音文件中提取各阶段广告鸣叫的主频。分别计算各处理阶段的鸣声主频与自发鸣叫阶段的差值 (即变化量),以及各阶段的主频与种群平均水平 (2445 Hz) 的绝对差值 (以下称主频绝对差值),最后分析主频的变化规律。
研究表明,当感知到同伴气味时,雄性海南原指树蛙会显著改变广告鸣叫的主频。具体表现为初始主频较低的雄蛙倾向于升高主频,而初始主频较高的个体倾向于降低主频。尽管如此,只有当感知到干扰气味时,雄蛙的主频才会显著地接近种群平均水平。海南原指树蛙的干扰气味向同伴传递了危险信息,之前的研究证实了该气味使雄蛙的鸣叫频次显著降低,能显著引起雌蛙的逃离行为。因此,雄蛙在感知到干扰气味时改变广告鸣叫的主频,一方面能弥补鸣叫频次降低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可增加在危险情境下被雌蛙选中的机率。本研究为化学线索影响蛙类鸣声的频域特征提供了证据,强调了干扰信息素在蛙类种内互作中的重要作用。
图3 初始主频与频率变化量的关系 (n = 72)。每个圆点代表1只雄蛙样本,处理组以颜色区分。黑色实线为回归线,灰色阴影为95%的置信区间,灰色虚线表示种群平均主频。
图4 主频的观测值与种群平均值 (2445 Hz) 的绝对差 (自发鸣叫阶段和气味处理阶段)。(a) 雄蛙气味组;(b) 雌蛙气味组;(c) 干扰气味组。星号表示差异显著 (P < 0.05)。
上述研究以Hainan frilled treefrogs adjust spectral traits to increase competitiveness when perceiving conspecific disturbance odours为题发表于动物行为学经典期刊Animal Behaviour。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邓可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崔建国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已毕业的硕士生周亚参与了本项工作。海南师范大学的硕士生杨锦霞,以及王同亮博士和汪继超教授为本文的共同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2470505,32000313)、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2022JDTD0026) 和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2022NSFSC1736) 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03347224003427
3. 远交近攻——蛙蛙的爱情三十六计
声音通讯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类群,它在动物的社会交往、求偶展示、同性竞争、领域防卫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蛙类的雄性竞争和雌性配偶选择高度依赖于声音通讯,雄蛙主要发出广告鸣叫 (advertisement call) 吸引潜在配偶。广告鸣叫传递了雄蛙体型大小、占有资源或基因质量等信息,它既是雌蛙选择配偶的主要依据,也是雄蛙评估竞争对手的重要指标。当竞争较为激烈时,雄蛙会发出争斗性鸣叫 (aggressive call),如领域鸣叫 (territorial call) 和打斗鸣叫 (fighting call)。大量研究表明,雄蛙会根据对手的鸣声特征或竞争者的数量等调整竞争策略,如改变鸣叫时长、鸣叫频次或鸣声复杂性。
声音信号向远处传播的过程中会不断衰减,动物可利用声音信号估算彼此间的距离。空间距离是影响动物竞争行为的关键因素,那么,雄蛙彼此间离得近或离得远,是否采取不同的鸣叫策略?在雄性海南原指树蛙恢复自发鸣叫后,以随机顺序分别在1 m、3 m、6 m和9 m给其回放3音节广告鸣叫,记录被试个体在每个阶段的鸣叫类型、数量和比例,以及音节的类型、数量和比例。
研究结果证实了个体间的空间距离会影响海南原指树蛙的鸣叫策略。当距离较远时,雄蛙主要发出广告鸣叫以吸引配偶;当距离较近时,雄蛙主要发出压制鸣叫和遭遇鸣叫与对手进行直接争斗。值得注意的是,随距离增加,压制鸣叫和遭遇鸣叫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显示出分等级的争斗性鸣叫。本研究为蛙类基于空间距离的鸣叫策略提供了证据,该策略有助于雄蛙减少能量消耗,同时使繁殖成功最大化,体现了个体在雄性竞争中的繁殖权衡。
图5 不同阶段广告鸣叫、压制鸣叫和遭遇鸣叫的数量和比例的比较 (n = 58),不同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P < 0.05)。
图6 不同阶段A音节、B音节和C音节的数量和比例的比较 (n = 58),不同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P < 0.05)。
上述研究以Attracting mates or suppressing rivals? Distance-dependent calling strategy in Hainan frilled treefrogs为题发表于动物行为学经典期刊Animal Behaviour。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硕士生刘燕媚为论文第一作者,邓可博士为通讯作者,崔建国研究员为末位作者。海南师范大学的王同亮博士和汪继超教授为本文的共同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2470505,32000313)、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2022JDTD0026) 和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2022NSFSC1736) 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0334722400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