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群岛千米级羽状流揭示活跃海底油气泄漏

【字体: 时间:2024年12月10日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编辑推荐: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期刊上,论文作者包括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彦林、副研究员于俊辉、研究员阎贫,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高级工程师涂广红等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阎贫研究员团队联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单位,在南沙群岛北部海区取得重要地质发现。通过分析多波束与多道地震资料,研究人员揭示了该区域存在多个高达千米的羽状流,这些羽状流具有显著的含气特征,推测区内可能存在活跃的海底油气泄漏。

研究团队在南沙群岛北部九章盆地通过多波束及多道地震数据分析,获得了该区域海水和地层的反射结构和海底地形地貌图。发现了该区域海底麻坑和多个羽状流,其中羽状流最高达1300米、底宽1300-1400米,与海马冷泉区羽状流相比,高度更高,是目前为止南海发现的最大羽状流。

近十年的观测结果对比发现,该区域油气泄漏非常活跃,越来越强。例如,在同一个麻坑、不同时间(2013年和2020年)发现了两次巨型羽状流;在2018-2020年期间,一个麻坑深度突然增加了20米,另外出现一个新的麻坑,长248米、宽90米、深16米。

此外,研究区断裂发育,存在多个泥底辟和含气带,其顶部地震速度明显低于围岩速度,这些都是油气藏存在和泄露的直接证据。这些发现预示着南沙群岛北部可能存在丰富的油气资源,应该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

这一发现不仅对于理解被动大陆边缘甲烷渗漏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为未来南沙的油气资源开发提供了潜在的区域目标。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期刊上,论文作者包括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彦林、副研究员于俊辉、研究员阎贫,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高级工程师涂广红等。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特支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的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Wang,Y.,Tu,G.,Yu,J.,Yan,P.,Ma J.,Tian Z.,Chen C.,2024. 1300-m-High gas plume from pockmarks in the north Nansha waters,South China sea.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164,106868。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marpetgeo.2024.106868.

图1?南沙盆地分布

图2?九章盆地麻坑区海底地形及其变化

图3?九章盆地多道地震剖面(a)和多波束(b)显示的羽状流、泥底辟和含气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